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青山遮 > 第8章 入学

第8章 入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熙逢街,太学院门前。

刚过正午,毒辣的日头褪去稍许,但仍灼得人浑身不自在。

今日是太学开学日,也是太学每逢三年招收新生的日子,但是太学入学要求极其严格,首先就是须得报名考试,而且只收按时间先后到达的前五十个人,哪怕是律京四大世家的人也不能逾矩入学。

但不乏有一些浑水摸鱼的无良商贩。

比如此刻在距离太学远处正在吆喝的人。

“——瞧一瞧看一看,太学测验题目新鲜出炉,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太学入学测验小抄就位,保真保值,假一赔十,童叟无欺。”

“太学测验一对一包过。”

……

太学门前杏花树下挤满了人,都是些年龄不大的少年们,打眼一瞧都还未及冠,有得身着锦衣华服,有的身着素衣,但都目光坚定且专注的盯着对面紧闭的太学院门,对远处的言论充耳不闻。

个中缘由其实很简单。

这些少年要么是朝中官员之子,每一个的家世单拎出来那都是钟鸣鼎食之家。要么就是与当今圣上沾亲带故的宗室子弟,放眼律京没人比他们地位更高;剩下的就是从南椋各地千里迢迢远道而来的各地远近闻名的才子,这些入学的全凭真才实学。

眼见快到太学开门的时辰了,有心人数了一下恰恰好才四十九人,还剩下一个人没来。

这群或金枝玉叶或才学斐然的少年们此刻就站在太学门前自然地分成了两拨人,都对着最后这个人十分好奇,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

“你们听说没有,昨日圣上钦点了镇北侯的嫡子入太学同我等一齐学习。我猜这最后一个就是他了。”

“你这哪来的消息,那小世子不是远在雁城吗?怎么会来律京太学。”有一人出声反驳道,

那人缓缓道:“昨日陛下在鸣琴苑设宴,为的就是给镇北侯接风洗尘及加封事宜你不知?”

那人一袭蓝衣,眉间有一晃眼的朱砂痣,面容白皙俊秀。闻言应道:“镇北侯何时回京了?”

那人应道:“镇北侯没回京,因其还有要事未处理完所以圣上点了镇北侯嫡子闻竹闻世子代父进京领赏。”

“原是如此,那现在怎么还不见那位小世子,眼见就快到太学测验开始的时辰了。”

“——你们看那是谁?”

有人惊呼出声并用手指指向远处,一时间讨论声如潮水般退去,簇拥的人都顺着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

一马车停在不远处的杏树下,一惨绿少年轻巧三两步跃下马车,树上的杏花慢悠悠地打了个转落到他的发带上,高高扬起的浅黄色发带被日光照着,在阳光的照耀下微微发光。

少年后面还跟着一个比他高的青年慢慢踱步,那青年一身素净的黑衣,容貌出挑。气质清俊出尘,正抱着双臂面色冷冷的看着前面慢吞吞走着的少年的背影,那少年走着走着却突然回头伸出折扇挑逗般地碰了碰那青年的手,那少年不知在与青年在说些什么,眉梢眼角都带上了浅浅笑意。

那青年却面无表情地将少年的扇柄挑开。

少年像是习以为常,笑着转过了头。

“那不会就是镇北侯家那位小世子吧?”有一人看着渐近的少年偏头向身边的人问道。

"八成是,我以前在律京从未见过此等相貌的世家公子,这一副好相貌要是在律京,本小姐怎的从未见过。"身穿鹅黄襦裙的少女看着越来越近的少年说道。

“那那位世子身后的又是哪位将相王侯家的小少爷,看那人周身的气度也不像寻常人家。”

“难不成镇北侯还有私生子不成?”有人小声地说了句。

刚踏上台阶恰好听到这一句的闻竹:“?”

跟在闻竹后面的时盏:“……”

闻竹环视一圈,谁在说他爹坏话?可那人说完就没了声响,闻竹也找不到是谁,他缓缓站定朗声道:“是谁在说本世子坏话,怎的不说大声点给本世子好好听听。”

方才还吵吵嚷嚷的人群顿时噤了声。

闻竹目光扫过这群锦衣公子,没什么表情的笑了下。

太学的门也在此刻缓慢地被推开,出来的是一身穿浅蓝长衫的男子,横眉冷竖,蓄着半长不短的白须,面色不苟言笑。

闻竹看了两眼觉得有些眼熟,就听到时盏附在他耳边说:“这是太学掌院宋清源。”

闻竹脑中忽现那册子上的内容。

宋清源,昭州人士。乐宁十一年凭一《醉林记》闻名南椋,乐宁十二年又凭一卷文采斐然的《垂琴赋》惊艳众人,当年负责主考的的太学掌院看完后赞不绝口。后宋清源入翰林院当值。在一次宴会中被先帝问起对当下时势的看法,宋清源当即不卑不亢地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谓是字字珠玑一针见血。先帝感其才学出众与为人谦恭温良,特召入太学任教,至今已历几十个春秋。

其为人最重才华,对有才之人总有诸多眷顾之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