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白曜已经在太和宫等候多时,拓跋弘并未立刻让他起身,目光在他身上审视片刻,才示意络迦将慕容如意的奏本递过去。
慕容白曜双手接过,展开一读,脸色微变。
“这是臣弟……”奏本所写,乃是由拓跋道符谋反一事牵扯出的私采铁矿之事,波及者众,封辙的名字赫然在列。
“你弟弟,朕并非信不过,他到底没有你老成。”帝王悠悠说道,“ 铁矿一事非同小可,晚些回青州,帮着他好生查明此事。”
回平城路上,他已经接到家书,那些曾与拓跋道符有所牵连的宗室和官员人人自危,生怕谋反牵扯自身,哪里知道谋反还没平息,又引出这等事来。
帝王此刻如此态度,他自然明白是为了保住外戚封辙。
大约是封昭仪吹了什么枕头风。
慕容白曜心中暗忖,面上却不动声色,叩首道:“陛下圣明,臣定当竭力协助臣弟,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还有个人会帮你。”拓跋弘微微眯起眼睛,似在斟酌言辞,“常喜刚从武川赶回,有两日也就到了。”
有常喜助力……
这根本就不是在查案。
他再次叩首应道,“陛下思虑周全,臣等必不负所望,定会让真相大白。”
拓跋弘微微点头,摆了摆手,慕容白曜正要退下,又忍不住问道,“倘若一切属实,陛下……”
拓跋弘微微一怔,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地看向慕容白曜,似在思索他此番问话的意图,半晌才沉声道:“倘若一切属实,朕自然不会姑息养奸,即便牵涉外戚,也定要按律惩处,以正朝纲。”
“陛下圣明,臣谨记于心。”言罢,他缓缓退出殿外,阳光明晃晃地刺人眼,他眯着眼站在殿外许久,心中思绪万千。
慕容白曜刚回到府邸,赵默已经等候多时了。
竟也是为了封辙。
“并州铁矿一事,实在是另有隐情。当年并州雪灾,封辙主政,确实将部分铁器熔作农具,以解百姓燃眉之急,绝非私挖铁矿勾结谋反。”赵默长叹一声,“我来就是想请将军劝令弟三思。”
“大人可有证据?若真如你所说,封辙为何不早些将此事禀明陛下,非要等到如今东窗事发,才想起来辩解?”
“当年局势混乱,这些铁器的处置并未留下详细记录,何况,封辙大人也是一心为民,当时只想着尽快解决百姓的困境,哪顾得上那么多繁文缛节。”赵默抱拳说道,脸上满是恳切之色。
慕容白曜面色冷峻,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耐烦,“赵大人,空口无凭的话,就不要再说了。倘若他当真无辜,自然不会让他受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