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寒,万物眠。
一朝春风化雨,再迎新年,刚出正月,宋家正式运送木材,预备破土动工。
破土动工是大事,又不到春耕农忙,狐狸便同贺清来、苗苓和梁延又聚到了小桃家,远处苏、宋两家院子间的空地上,陈平康、邓进和宋诚不断商讨,梁庭也站在一边准备帮忙。
小桃泡了壶香茶,桌上搁着一叠点心并果子,等她坐下,好奇看了一圈:“芮儿姐怎么没来?”
“她在屋子里绣花呢,忙着。”苗苓斟茶,抬头朝屋子里瞧了一眼,“你哥怎么不出来?”
“他也忙着,宋夫子给他接了个抄书的活计,”小桃笑地眯着眼,“好多书呐,不过我哥的字也真好看。”
“能不好看吗?那会写不好要挨手板子。” 说着话,苏昀推门而出。
他站在阳光下松快肩膀,环视一圈,正要张口,小桃忙道:“芮儿姐姐在家绣花,所以不在。”
苏昀了然地点头,接着走到桌边坐下喝茶。
狐狸扭头向苗苓问:“芮儿几天没出门了?我们待会去看她吧。”
“好。”苗苓说。
微风徐徐,梁延忽然皱着鼻子闻,闻了闻茶,又凑着闻手中糕点,小桃奇怪道:“梁延,怎么啦,你闻什么?”
“我闻见了一点香气,不知道哪里来的。”梁延闻了又闻,终于扯住贺清来袖子,拎着少年袖口辨认,眼前一亮,笃定道:“清来哥,你是不是熏香了!好香的山茶花!”
众人一愣,小桃笑着道:“你傻啦,哪里来的山茶花!”
谁知贺清来却慢慢点了点头:“是山茶花。”
狐狸登时愣住,不住地上下打量梁延,同苗苓对视一眼,苗苓惊讶道:“你好厉害的鼻子,怎么闻出来的?”
梁延放开贺清来袖口,笑嘻嘻道:“猜的!”
小孩装模作样地理理衣襟,轻咳一声,吸引众人目光,梁延得意道:“因为我知道,阿兴哥给衣衣姐送山茶花了,而且我还听小桃说,衣衣姐在做香囊,刚才闻见一点香气,可不就是山茶香囊吗?”
小桃听了,暂扯了点贺清来袖子,闻了闻,笑骂道:“我说呢!这么点香气怎么能认出来,简直比狗鼻子还灵!”
梁延嘿嘿笑着,大家也都笑了。
说着话,只见远处邓进忽然跑开,大声答应着什么,狐狸的目光好奇地追随:“邓大哥去做什么?”
“不知道,不过宋家的房子怎么还不动工,我听姨父说,好像要拆掉东屋,通向书塾。”小桃说。
狐狸的疑惑很快就被解答,只见那些堆在打谷场上盖着的木头被散开,平坦一地。
苗苓惊讶道:“那些木头要派上用场了?”
“其实有几根粗壮的还能用,又是现成的。”苏昀说。
邓进摊平了木头,让其尽情晾晒在春日暖阳下,微风吹过,驱散冬寒。
再跑回来,邓进瞧见院子里颇闲情逸致的一群孩子,便笑着奔来,倚在篱笆外问:“小桃,我能讨一杯茶喝吗?”
小桃扑哧一笑,斟了一满杯茶送去,邓进笑着接过,一饮而尽。
“唔,好茶!只可惜我喝茶如牛饮,不懂滋味。”邓进笑呵呵道。
“阿进哥,那些木头宋爷爷家也愿意用吗?”小桃借机问。
邓进笑道:“当然能用!幸亏当时没把它们一股脑扔了,你瞧那些木头,被雷击中了也没烧坏,虽然不能当主房梁,但是也很不错了。”
“况且这算雷击木,在风水上对宋家家宅有益,我在沐川做工时,还有些大户人家专门求买。”
邓进说清楚了木头的妙用,尽管它们去岁夏天混着泥土滑进稻田,但如今也能派上用场。
邓进还了茶杯,又摆摆手:“不说了,我得去和你姨父商量些别的。”
几人坐了约莫两刻钟,苏昀起身回去继续抄书,狐狸和苗苓、贺清来便也起身告别,等走到打谷场上,苗苓目光落在木头上,好奇道:“雷击木?真有用吗?”
狐狸凝眸望去,粗细有别的木头静静躺在地上,她眸光一闪,只看阳光下,木头周身果然萦绕着一点淡淡的星子,只是太少、太浅,几乎看不见。
于是她犹豫道:“应该有用吧?”
走到尽头,贺清来说:“衣衣,我回家去了。”
“嗯。”狐狸点点头。
进了屋子,果然见芮娘坐在绣架前,专心致志地下针,狐狸轻叩门槛,让着姑娘抬头看来。
张芮露出个温柔笑意:“阿苓,衣衣,你们来啦。”
狐狸和苗苓自然地在她两侧坐下,狐狸探头看绣架上的花,只见是祥云纹样,用上了金黄线,看起来熠熠生辉。
“真好看。”狐狸由衷夸赞。
“这是裙边上的,我想绣成一圈,再绣三朵就好。”张芮抿唇微笑,稍显羞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