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昭仪娘娘万安。”宫娥立刻俯身行礼。
元慧一听也跟着行礼:“妾身睿王妃元氏,给裕昭仪娘娘请安。”
“王妃同安。”裕昭仪微微施礼。
原来这位就是让皇帝亲赐封号的裕昭仪啊,果然是风姿绰约,不同反响。
裕昭仪正了正色,看向那个小宫娥:“若是让王妃伤着,你可是罪过。”
小宫娥深知此事,只有元慧能救她,便求救似的看着元慧。
“妾身无碍,娘娘别责罚她了,是妾身不小心撞了她。”元慧微笑道。
小宫娥见裕昭仪不再追究,见状忙跪下谢了恩才敢退到一旁。
这时,传来迎春的声音:“皇后娘娘说听见昭仪的声音了,叫奴婢出来看看,是不是观音娘娘请到了?”
“多亏了静妃,善能师太派弟子送来了,本宫也是刚刚接到,正好能赶上后日合宫。”裕昭仪笑着说道。
“多谢静妃娘娘和昭仪娘娘。”迎春笑了笑,微微施礼。
“妾身还在闺中时,就听家里的嬷嬷说过,在城外拢月庵里,有尊极灵验的送子观音,是庵里的宝物,轻易是见不到的,皇后娘娘定能心想事成。”元慧也奉承着。
“多谢王妃吉言,来人,好生送王妃回去。”说完迎春向着元慧微微施礼。
“姑姑不必麻烦,妾身能自己回去的,姑姑快去照顾皇后娘娘吧。”元慧笑了笑。
迎春又施一礼:“是,那奴婢就先进去了。”随后迎春看向裕昭仪。
“本宫要去更衣,迎春你先进去,本宫稍后就来。”裕昭仪道。
“蔓心,咱们先进去吧。”迎春道。
那个捧着锦盒的小宫女跟着迎春向正殿走去。
长乐宫殿外就只剩下元慧和裕昭仪,昭仪走向远处,在一旁的白玉阶边上站定,停下来看着元慧。
元慧心中明白,便凑上去笑问道:“娘娘有话对妾身说?”
“王妃可知皇后娘娘为何要请那尊观音娘娘吗?”一丝冷笑显在裕昭仪脸上。
宫里的人,元慧一个人不敢得罪,她不知裕昭仪此话何意,于是只好答道:“送子观音自然是祈求子孙兴旺的。”
“怎么都是从秦王府出来的,静妃娘娘都已经生过两个孩子了,可这皇后娘娘一直无所出,王妃道觉得这是为何?若是夫妻不和,本宫觉得就是观音下凡,都未必能让皇后娘娘顺心随愿!”裕昭仪冷冷地道。
“皇后娘娘和各位娘娘都是有福之人,必定会顺利诞下皇嗣的,睿王还在等着妾身,妾身要先行一步了。”元慧不敢置喙这些宫闱里的事。
“但愿天随人愿。”裕昭仪看出了元慧的心思,淡淡一笑,不再多言。
“娘娘既然没什么吩咐妾身就告退了,睿王还在等着臣妾出宫回府。”元慧行礼。
裕昭仪点点头,元慧告退,一点点走下长乐宫玉阶,裕昭仪站在白玉阶上,望着元慧远去的背影,她永远也忘不了自己第一次侍寝时,听见皇帝梦呓喊着“元慧”这个名字,那时她便开始留意这个叫元慧的女子了。
她记得元慧住在尚阳宫时,是皇帝特地让王内侍挑了一批伶俐的宫女和内侍去给她解闷,她同睿王大婚那夜,皇帝独自一个人在银雀阁待了一夜,银雀阁是整个永安宫最高的地方,那里是能俯瞰整个镐都城的地方。
她明白皇帝对眼前这个女人的感情,就如她对楚晏的感情一样。
元慧独自一人走在宫里,细细回想起裕昭仪的话来,不巧正迎头撞上了皇帝的仪仗,元慧只得退在一旁,低头跪在地上。
仪仗到元慧面前时,元慧不知趣的抬了一下头,正巧碰上了皇帝看元慧的眼神,那眼里的神情元慧说不上来,是之前不曾遇见过的。
元慧一直目送銮驾远去,突然想起刚刚在长乐宫里熏着辰合香的皇后,刚刚裕昭仪所说的话,又不免有些惆怅。
元慧按照原路返回福宁殿,她刚走到门口,远远儿地就看见睿王等在一旁,原来是太后请了大师讲经,睿王就退了出来,等着元慧一同回府。
回王府马车上,对于刚才的一幕元慧依旧不能释怀,于是问睿王道:“殿下,你说我们用不用去庙里拜拜菩萨?”
“拜菩萨做什么?”睿王立刻反问道。
“让咱们快点有孩子啊!”元慧答。
“谁同你说了什么?为什么要快点有孩子?”睿王显得有些紧张。
“殿下这是怎么了?难道你不想同妾身有孩子吗?”元慧见睿王的样子很不解。
“本王当然想要有自己的孩子,只是皇上刚登基不久时局不稳,若是本王过度沉溺儿女私情,有负太后和陛下的期望,况且你我才刚刚成婚,孩子的事也不必急于一时。”睿王握住元慧的手解释道。
“嗯,妾身明白。”元慧心中复现起了刚刚睿王紧张的神情只是顺从的应答。
“明日还要回门,咱们回去就早点安置了吧。”睿王道。
“是。”元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