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不敢,臣妾定当谨记太后教诲。”子衿跪下。
子衿从福宁殿出来时,后背已经是冷汗岑岑,芸香在子衿身后,手里还捧着太后刚刚插好的花。
“派人,奉太后懿旨将花儿送到了徐府。”子衿回过神。
“是,奴婢知道了。”芸香点点头,吩咐身边的小内侍下去办了。
徐府一早得了田喜的信儿,连忙打扫了上房,摆了香案,各色瓜果,跪迎内侍捧去的那瓶花。皇帝听闻太后赏赐徐府,只当是太后认可了子衿,便又让启全出宫送了好些礼物去徐府,徐国昌见此情况,忙忙地领着儿子去宫里谢恩,一时间徐世珩成了在朝上炙手可热的人物。
婉宁更是乐得自在,得了陛下的许可,跟着徐世珩的军队伍游历去了。
转眼间,镐都初夏已至,徐世珩领兵出征已经走了三个月多了。
这几日陆陆续续地有捷报传来,子衿得到消息,才终于松了口气,徐世珩写了家书递回来,徐母孙氏进宫见子衿时,总会拿给子衿看。
这天徐母进宫请安时,就说起家书上柔南想要和谈的事来。
“你父亲今日在朝上,听陛下说了此事,柔南终于抵挡不住,经过了鏖战,总算是愿意和谈了,这么久了终于有了一个结局,才人你也要宽心,陛下这下不必再亲征了。”孙氏宽慰道。
子衿坐在孙氏对面的软榻上,点点头:“还望母亲告知哥哥,归来路途遥远,万望哥哥一路当心。”
“你哥哥书信里也说了,柔南地势危险,雪山巍峨,我也是担心的很。”孙氏担忧地说。
子衿将面前的糕点,推到孙氏面前,安慰道:“母亲不必担心,恒王和楚将军都在,他们都是骁勇善战的人,哥哥有人襄助,也能轻松一些。”
徐母端起茶盏,思索半晌点点头,看向女儿温柔地说:“倒是你,才人在宫里也要照顾好自己,如今天气暖和了,等过段时间在热些了,陛下或许会行宫避暑,到时母亲就不便在时时入行宫请安了,你一个人可要好好保重啊!”
子衿点点头:“是,陛下近日为了和谈的事情伤神,现在我总算是可以安心了,只是睿王找到的消息...”子衿没有说完,便看向孙氏。
孙氏会意,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安慰女儿说道:“今早我入宫前,你父亲下朝回来,还特地嘱咐我,不要谈此事,既然才人这么说,那母亲也同你说,你一切都放宽心,宫外有我们呢。”徐母伸出手握住了子衿的手。
子衿回握住母亲的手,感恩的点点头。
芸香端着托盘笑盈盈地走进来,盘子里面呈着几匹布料:“才人,裕昭仪娘娘知道老夫人来了,这是昭仪娘娘送来的夏季衣料,裁制新衣是极好的。”
徐母看着芸香身后还跟着几个宫娥也都端着托盘。
徐母立即起身,笑盈盈地谢恩道:“多谢娘娘了,昭仪娘娘与我们娘娘交好,妾身本该去请安,可是今日无旨,不敢前去叨扰,还望娘娘保重身体,妾身改日再写帖子去请安,还请尚宫代为转达。”
子衿也站起来,看这芸香嘱咐道:“替我谢谢姐姐。”
芸香又看着子衿说:“另外陛下也派人送了礼物来,礼物已经装上了马车,同护送夫人回府的马车一起,已经等候在含章门外了。”
徐母笑着点点头,见女儿在宫里有了同好的姐妹,也得陛下宠爱,心中便十分欣慰:“这下子,我就放心了。”
子衿拉着孙氏的手,一路送到未央宫门口。
未央宫门口,内侍早已在此等候,轿子也已经等候多时了,子衿只好目送着母亲坐上轿子,在内侍的陪同下消失在长街尽头。
和谈的事和睿王找到的事,已经在宫里纷扰了好多天了,最后经过了朝中大臣和皇帝多番讨论,皇帝的态度才缓和了许多,和谈的日子终于定下了。
经过了几个月,柔南的事一解决,皇后的身子竟也好了起来,皇后痊愈的消息传过来,紧接着就有长乐宫的人专门传了话出来,要后宫嫔妃明日一早,一同去长乐宫向皇后请安,长乐宫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子衿得了信儿,特意挑了件水蓝色的宫装穿上,又命人在花园里摘了些的新鲜花卉簪在髻上,还在另一侧戴了支绿松石流苏簪,如此打扮一番,子衿这才带着芸香去长乐宫请安去了。
子衿到了长乐宫,静妃和若薇已经到了,子衿便走过去向她们请安,之后才坐下来。
仪才人在子衿后面走进来,她走到静妃和若薇跟前行礼,又和子衿行了平礼,方才落座,仪才人坐下来,宫娥才为子衿和仪才人端上茶水。
长乐宫内殿里静悄悄的,只闻得珠翠碰撞的叮当声。又过了好一会儿,随着内侍的拍手声从内殿里传出来,众人才起身端立,等着皇后驾到。
皇后头戴着凤冠,穿着石青色宫装由迎春扶着从内殿走了出来,一别数月,这是子衿自那日在昭阳殿遇见皇后之后,子衿再一次见到皇后,皇后似乎清瘦了许多,眼里还多了些不得志。
皇后郑重地走到宝座前,由迎春服侍着落了座,便立在皇后身边。
众人向皇后行礼:“皇后娘娘万安。”
皇后扯出一个笑,点点头说道:“赐坐。”
子衿几人刚落了坐,明妃身边的素墨就被内侍带了进来。
素墨低头,走到宝座前,微微施礼,后又端立着回话道:“皇后娘娘,我们娘娘身子不适,不能来了。”
皇后无奈地笑了笑,说道:“本宫知道了,让你家娘娘好好保重。”
素墨又微微欠身就退了下去。
“明妃身子不适,那她宫里的懋昭仪也有事?这也真是奇了。”若薇生气地说道。
仪才人斜倪了子衿一眼,才开口说道:“皇后娘娘,臣妾听说明妃娘娘向陛下请旨,说想要母亲进宫请安呢。”
子衿知道仪才人这是冲着自己来的,最近母亲确实进宫的次数多了一些,她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若薇不悦地瞥了眼仪才人,冷笑了一下:“也难怪仪才人会这么说,明妃娘娘有孕,元才人的哥哥为国征战,她们都是有功于社稷的人,陛下自然会恩准她们的娘家人会进宫探望,不像本宫和仪才人,都是对陛下没有助益的无用之人罢了。”
仪才人见若薇如此说,尴尬一笑,慌乱地垂下头去,不敢再分辩。
皇后只是端坐在宝座上,没有开口缓和场面的意思。
静妃见到这般局面,只好开口道:“明妃如今有了身孕,自然娇贵一些。”
皇后见静妃这样说,只是看着子衿,厉声吩咐道:“明妃身子不适,可懋昭仪,不过是借了明妃的势才会如此,不过后宫如此风气,本宫断断容不得。迎春,你去宁祥宫传旨,罚懋昭仪每日在宁祥宫门口跪两个时辰,由明妃替本宫看着,每日罚跪之后,让明妃到本宫跟前回话。”
“是。”迎春应声退下了。
静妃见势不妙,忙带着众人跪下劝说道:“皇后娘娘请息怒。”
皇后见众人都跪倒在身前,才缓和了情绪,她又看了一眼子衿,才对着众人说道:“本宫知道你们是懂事的。”
众人只敢随着静妃说:“臣妾,悉听皇后娘娘教诲,不敢有违。”
皇后满意地点点头,却没有立刻叫众人起来,而是随手拿起放在案上的玉如意把玩起来,子衿听说前些日子皇后病着,契罗派人送了不少礼物补品来,也不知这柄如意是不是伽罗王送来给女儿,愿女儿事事如意的,子衿看着皇后手中的如意发怔。
皇后抬眼,冷冷地剜了子衿一眼,带着几分蔑视:“明妃是仗着家里替陛下效力,自己又得了些陛下的赏识,才觉得自己可以恃宠生娇了,现下又仗着自己怀了身孕,又因着本宫病着这些几日子,后宫里总有命妇进宫请安,她看不惯,这才让陛下请旨接自己的母亲进宫陪侍,陛下这几日政务繁忙,不曾顾及到明妃,明妃就使了几天性子。”
静妃看了皇后一眼,劝说道:“明妃性子娇纵些,可是她是到底是失过孩子的,心里总是害怕的。”
皇后娘娘面上闪过一丝不悦,看向众人说道:“可各位妹妹要知道,在皇宫里,皇后就只有一位,众位妹妹可不要学错了路,得好好的擦亮眼,知道谁才是后宫之主才好!”
众人忙道:“臣妾不敢。”
皇后听罢,又看了眼子衿,见她正诚惶诚恐地跪在自己面前,皇后这才扯出一个笑来,满意地点点头:“都起来吧。”
众人才敢起身,又重新归坐。
静妃见气氛有些冷,便岔开了话题说道:“陛下每年夏季都要去行宫避暑,不知今年会去哪里?”
皇后的神情和缓了许多,接过了静妃的话头,说道:“昨儿陛下那边递来消息,说陛下这次选了颐春园避暑,所以和谈的地点也就定在那里,本宫已经命内司局去布置了。”
静妃顺着皇后的话,又问道:“那不知陛下会带哪位妹妹去呢?”
皇后低下头,轻轻摩挲着玉如意,说道:“陛下的意思是,让你、明妃、裕昭仪和元才人跟着去,行宫夏日风光极好,咱们一起去做个伴,也是好的。”
子衿暗暗看了一眼仪才人,仪才人不敢露出一丝不悦,垂着头不住地眨眼。
皇后继续说道:“父王来了书信,信上说,今年笙儿也要跟着父王回来,静妃也是好久没有见到笙儿了,自然是想念。”
静妃点点头,皇后看向静妃,静妃起身:“多谢陛下,多谢皇后娘娘。”
皇后又看向座下众人,语气严肃了几分:“只是一样,这次几位跟随陛下驾幸行宫的姐妹,本宫的意思是,各宫出行需以节俭为尚,不可奢靡才好。”
几人起身应声道:“谨遵皇后教诲。”
皇后一手抚着如意一边问若薇:“对了,嫣儿在妹妹哪里还好吧?”
若薇恭敬起身回话:“回皇后娘娘的话,一切都好。”
皇后微笑着,点点头再无其他话。
静妃见皇后有些倦了,识趣地起身告退,众人也跟着退出来,各自散了。子衿和若薇一道回未央宫。
路上,若薇担忧地看着子衿:“皇后被禁足了几个月,对外虽说是生病,可宫里上上下下谁不知道,今日突然宣召咱们,皇后还打扮的如此隆重,想必她也是担忧如今的局势的。”
“皇后娘娘今天的话分明就是冲着我来的。”子衿低声说。
“你母亲进宫请安,皇后知晓;明妃有孕向陛下请旨让母亲进宫,皇后也知晓,可见皇后人虽禁足,可知道的事情一件不少啊!”若薇叹了一口气。
“皇后背后毕竟还有契罗在。”子衿看着远处太液池湖心岛上的蓬莱阁,就像是压在她身上一般。
若薇想起皇后来,又细细思索道:“你说,皇后怎么突然问起嫣儿了?”
“许是笙儿要回来了,皇后也想起自己的女儿了。”子衿答。
“如果皇后真的接嫣儿回去了,那我真的是舍不得的。”若薇道。
“姐姐要是舍不得,哪还不赶快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子衿打趣道。
“你呀。”若薇有些不好意思。
两个人回到未央宫后,就各自分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