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之后,阿宸的身后便又多了一个小身影,一个是小狗,另一个是流光。
阿宸一想到流光年幼之时就被家人抛弃,又被旁人长期欺负。现下一时换了环境,恐怕不适应,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这才一直跟着她。
说来倒也和小狗没什么两样,索性平日里读书、习武的时候都带着他。
转眼便是几年后。
原本在武场中聚精会神练着红缨枪的健壮少年,听闻着阿宸的到来,一把丢掉了手中的红缨枪,夺门而出,路过花园之时还采了一朵向日葵。
他心中迫切的想要告诉阿宸,他近一年来的所学所闻,刚步入阿宸的院中,便看到了跟在阿宸身后的常文……
常文近年来通过科考,也在京城中谋取了一份官职。又凭借着出人的智谋,很快便一路高升。
不过流光感觉常文自从步入朝堂后,便怪怪的说不上来。他几次想要提醒阿宸,却又因为阿宸面对着常文露出那样纯真的笑容,他又怕是自己多心。
他不敢言语,只能独自生着闷气,手中的花被他一用劲便折断了根茎,丢在了池水之中,砸开了浮萍,沉入水中。
沈千雪心里一阵发酸,现在她以旁观者的身份知晓了流光对阿宸这样难以言喻的情,可那时没有人倾诉的流光,又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看着阿宸和常文成双入对的呢?
她不免止住了自己的胡思乱想,出声询问,“师尊,我不能理解。”
“什么?”白泽淡然的看着眼前的场景变化。
沈千雪指了指流光。
白泽没有说话,沈千雪也没有再问。
良久,白泽才说到,“也许往后看就知道了。”
过了半晌,白泽又听见沈千雪开口,“师尊,从我进来至今都未见过孟师兄,孟师兄会不会……”
沈千雪有些后怕。
转眼间,两人站在阿宸的殿内,看着常文搂住双肩忍不住颤抖的阿宸。
此时,庆帝病危,消息四散。一时之间,朝廷之上,云诡波谲。又因时局动荡,内忧外患。
“常文,太医说父帝以无多少时日,我怕……”
“阿宸……”常文将阿宸搂的更紧,“别怕,陛下定会长命百岁的。”
半个月后,阿宸为了远离党派之争,特意选在了蔺国进犯之际,请旨前往边塞御敌。
临行前晚,流光第一次踏入了阿宸的殿中,他固执地拉着阿宸的衣袖,“我也想随你去。”
阿宸抬手摸了摸他的头发,“流光,边塞过于艰苦,况且,此行远去,不知还能不能回京。你留在京城中,常文也能照拂于你。”
流光的头摇的像个拨浪鼓一般,“我不愿殿下独自前去。”
到达边塞之时,庆国已连连丢失了三座城池。
收复城池之事,已刻不容缓,待粮草大军刚至城中,阿宸立刻开始鼓舞士气,不少边关的将士在之前已在阿宸的率领之下与蔺国展开过激烈的战斗,对阿宸的率领信心倍增。
就在阿宸点兵之时,才看见了藏在队伍之中用黑色眼罩覆于左眼的流光。
流光仰视着她,右眼中充满了坚定,好像在不断的同阿宸说着,流光是她最为坚定的信仰者,是可以为之付出生命的追随者。
沈千雪也侧头看了一眼身旁的白泽,如果自己和师尊到了这样的一日,恐怕自己也会为师尊置死地而后生。
“你不许参加征战。”阿宸的语气冷冰冰的,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威严。
流光不解,“殿下,小人练武多时,只为了今日。”
“你叫什么名字?”
流光一时不语。
“麻烦两位副将,把他给我带上来。”阿宸转头便对身旁的人吩咐道。
不久,流光便被两位副将架了上来。
阿宸仔细端详着流光的脸,“把他关入柴房三日。”
流光一时慌张,“殿下,小人一心为国,为何不让小人参与征战……”
话还未说全,阿宸便用枪一挥打瘸了他的双腿,命人带了下去。
众人一脸茫然,不知道六公主为何突然对一个未曾见过的小兵动怒,但众人无暇顾及缘由,现下收回城池迫在眉睫。
城池之战,并非三五日就能结束。期间流光从柴房移到了阿宸的旁殿之中,小漓每日替他换药时,都会看见流光的膝上趴着白白,神色哀怨。
直到阿宸回了寝殿,流光看见她一切安好,紧皱了一天的眉头才略有舒缓。
而阿宸每晚都会阅读,京城中传来的书信,其中不乏询问进度等朝廷之事,其他便是以常文居多。
流光每每看到阿宸将书信覆于鼻尖之上,又贴近胸口的时候,他都会嫉妒的想要失手将这些书信丢进碳火里一把烧个精光,可那样阿宸会生气。
他也不愿阿宸生气,他只想阿宸能够快乐。
思索良久后,在一个午后,他趁着众人出征,召来了一只三足金乌,写了一封书信,绑在了三足金乌的脚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