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子夜无情剑 > 第152章 轻舟

第152章 轻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春天走到了尽头,夏天来了。

江湖已快被熬干了。武林混战,刀剑把水都搅浑了,又都洒了出去;怒火蒸煮着,仇恨又新添做柴火,直把这一锅江湖烧的滚烫,烧的咕噜冒泡,它沸腾了,又沸腾着冒青烟,嗓子眼也哑了,再叫唤不出来了。

太热了,也太干了。

没了水,土地也被晒老了,皮肤龟裂,像被风化了,然而还冒着热气,好像还在垂死挣扎着喘息。还没有死,却已离死不远了,能看见死神招手,却又还吊着一口气,不进不出、不上不下,活不了,也死不成。

庄稼却都已枯萎,地上再长不出新的养料,也再供养不了一方人。路上没有行人,却满满一地都是人——一地死人,死法却各不相同,有的被饿死,有的被晒死,也有无辜被累,被刀剑砍死的。

死了人,开始还有活人来收尸,后来连活人也没有了,于是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像是躺在自家院子里晒太阳。死人渐渐多了,又渐渐溃败、腐烂,散出来恶臭气,臭气哄天,引来一群嗡嗡乱哄的苍蝇蚊子,盘桓上下飞着,逗留着,吃饱喝足了,还都不肯走。

有人来了。

一个人,还有一匹马,马蹄子高高扬起,苍蝇们再不飞走,便要被它踏扁了,变作烧饼了。

虫子四散而逃。

这匹马走了大半个中原,跨过山河万重,如今已似渴了。它低着头,寻觅着水源,四方却没有水,连血也已干涸,叫黄土地变作红土地。

明黛摸了摸马儿的头,安慰它道:“再等一会,咱们再往西走,翻过前边那座山,到了蜀中便好了。‘蜀江水碧蜀山青’,那是天府之国,还有藏剑山庄,有唐门……”

马儿应了一声,好像听懂了,又没有听懂。但它知道有水喝了。

一人一马又走了起来,跑了起来。

红土地渐渐变作黄土地,又渐渐变绿了。

明黛说的不错,蜀中有藏剑山庄、有唐门,又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战乱还未波及到这一带。

农人扛着锄头上山下塘,明黛与他们搭了几句话,又讨了几碗水喝。他们神情之间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只不过几个山头,便像是换了一个世界。只不过这样从容的岁月,也许也快到头了。

农人听说她是从东边来的,脸上从容的神情都颤抖了,只几个小孩子还绕着她的小红马嬉笑玩耍,浑然不知情。马儿吃饱喝足,也懒得搭理这群无知的幼崽,只鼻子里喷出来一口气。一位老人家道:“哎呀,哎呀,近来东边可不太平呀,小姑娘家家的,怎么不回家,却跑出去冒险?小心碰上山匪贼寇哇!”

明黛笑道:“我是冒险惯了的,一日不动弹便浑身不舒服,何况我会武功,他们奈何不了我呢。”

“你会武功?”老人家打量着她,顿时警惕了,“你是江湖人?打家劫舍的?”

明黛无奈笑道:“江湖人……也不都是打家劫舍的。”

“那小姑娘你是干嘛来的?”

明黛道:“我想上唐门瞧瞧。”

农人们给她指了路:从这里往西,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脉,十二峰连亘不绝,林深叶茂,为一众门派盘踞之地。其中有一座鹊月山,本名为“阙月”,因此山山峰被天火分劈开了一道缺口,形似缺月得名。经由此山栈道南下,会抵达一处渡口,名曰“鹊月渡”,在此地坐船渡过跃星河,便到了双峰山下,唐门山脚。

鹊月渡原先是唐门建的,从前不少武林人士要拜访唐门,都是从这里坐船渡河过去,不过季云亭“去世”之后,唐门不与外人往来,这处渡口也已渐渐荒废了,而今能不能再找到船夫渡河,只能碰碰运气。

第二天,明黛赶到了鹊月渡。她擦了擦汗,把马儿栓好,又仰头望天:夏日高悬,好在被绿荫遮住了,倒没那么晒,却添了几分金翠交错的可爱。不过明黛知道,这轮太阳色厉内荏,看着厉害,实则再过一阵子便要偏西了,若是她不能及早找到船家渡江,只怕她便不能在天黑之前赶到唐门,要在这里过夜了。

明黛往东转了一圈,别说渡船了,连只船桨都没瞧见,人影没有,鬼影也没有。

她折了回来,又往西走,这次走了一小会,便瞧见一间船屋,可惜早已被废弃了,里边的船都破破烂烂,又结了蛛网,积了一屋子的灰尘。明黛差点被呛死,嗓子都快咳出来了,忽听得一个男声懒洋洋地道:“谁啊?怎么扰人清梦?”

明黛心下一喜,循声跑了过去,见到一条藏在树荫下的小船,却没有看见人。她敲了敲船舷,又走进船舱,道:“有人吗?”

船舱里倒确实躺着一个人,还是一个青年男人。他躺在船里,拿斗笠遮住了头脸,整个人好像陷了进去,明黛压根没瞧见他,还差点踩了他的脚。他被惊醒了,嘟囔着翻身起来,船身一个颠簸,明黛一时没站稳,那人眼明手快,一把抓住明黛手腕,带她站好了。他刚要开口,却看见明黛的脸,愣了愣神。

船身摇摇晃晃,像天宫里的一弯月亮,日光碎金,从树林缝隙撒了下来,撒到船上,又撒到明黛的脸上,一会跳到她的鼻尖,一会又跳到她的眼睛,她的眼睛亮的也像月亮,像太阳。

明黛道:“多谢船家。”

那人退了一步,弯腰捡起来掉下的斗笠,道:“北人果然不习水性。”

明黛道:“你知道我是北方人?”

那人道:“不仅是北方人,而且还是关外来的。”

明黛笑道:“船家好耳力!”

那人漫不经心地坐了下来,道:“我行船惯了,走南闯北的,自然练就一副好耳力。”

明黛道:“那船家可识得去唐门的路?”

那人忽地回过头,仔细看了看她,道:“你要去唐门?”

“正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