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瑜机关算尽也没想到,竟然还能吃上这一顿鸿门宴。
虽然迟来了五年,胡大姐总归还是没遗漏这一位。
崔瑜模仿自己,用相同的声线说出:“没什么情况啊。”
cici和Fiona一样,很快就相信了。cici问:“那你对人家不情不愿的。”
崔瑜嘻笑着问:“你怎么知道的?”
cici不说话了。胡大姐才补上:“电话里都听到啦。瑜,你为什么对他不情不愿啊?”
“没有吧。我记得我对不熟的人就是会冷脸。熟了就好了。”
她故意打着哈哈,很快转移话题。
崔瑜问了一圈,最后定了家粤菜店。五人围坐在大堂。
谢瑾说客随主便,杨之行就撺掇着崔瑜点菜,把她往水箱那儿带。
等两人菜都点好返程落座的时候,崔瑜只听见胡大姐和cici在那边一唱一和。
“你也是江宁的。”
“那太巧了。”
杨之行正忙着跟cici对眼神,压根没注意到崔瑜的慌张。
她抬眼看了一会儿谢瑾,见他神态自若,进退有度,心理有了分寸。没自乱阵脚。
就连胡大姐说:“瑜,谢博士和你一个地方的。”
崔瑜都能演技精湛地回复:“是吗?看来我们江宁出人才。”
杨之行切了一声,崔瑜目光追过去,他又拿着茶杯作挡,不肯对视。
一桌子人,八成的人心里都有鬼。她看着认真吃饭的cici从心底感慨。
杨之行不知道路上和谢瑾聊了什么,午饭回来后,对着崔瑜就是一阵坏笑。
坏的还很表面,像是青菜汤表面的浮油,好像巴不得她发现不了一样。
崔瑜躺在椅子上,在入睡前警告他:“别瘆人。我要是睡不着都算你头上。”
杨之行不以为然的耸耸肩。
*
下午的会是崔瑜要开的,自然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她掏出cici的测算后,吕钦就已经坐不住了。他是某大厂空降的新人领导,在QC的时间还不到一年。自恃经验丰富,看崔瑜这种乘着东风起飞的年轻人,本就看不惯。
更何况内部结构混乱,数据中台和产品部门的上下游关系不明,一年来争论不少。之前好歹还有徐清压着,他是敢怒不敢言。以为换了Fiona就可以随心所欲打小报告了,可惜今日高管会议一出,他也明白了「阵营」和时移势易。
憋着一肚子气来的会议室,那可不是一点就炸。
“前端埋点这种事情是产品的事情,我不理解DA做这个能证明什么。”
cici本来志得意满,被他一打击,声音都变小。崔瑜从电脑前移开目光,开口解围:“年会的时候王董说,员工要有「到我为止」的决心。也就是说问题到我为止,流程到我为止。我想cici做这些也不是为了所谓的抢产品的活做,关键还是处理问题嘛。”
吕钦刚张口,崔瑜挥手截断,“吕哥,让我先说完。现在问题的痛点已经出现了。一个是埋点规则不统一,导致不仅是DA,就连我们的上游,产品和研发也出现了重复工作的情况。第二个是数据丢失严重。五条数据就能丢一条。这就要拜托产研侧协助解决了,我们这边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崔瑜的话总结就两个字--甩锅。什么都不是数据中台的错。
吕钦怎么会轻易放过她:“埋点不统一,我们要的在就可以了。数据丢失,每层都丢的话,对结果影响也不严重吧。”
五年前的崔瑜可能会在会上跟他辩驳统计学专业知识。
五年后,她叹着气,不正面回答问题,“那这个几个核心指标变得这么差,我是真的没法了,吕哥。”
“杨之行,把你分析报告说下。”
吕钦听到一半就离场了。
凡事不可做绝,崔瑜也懒得捅到吕钦上司那里。把冰冰的报告摘取了几条重点结论直接放会议纪要里,剩下的直接上传了中台的知识库留作后手。
杨之行是哼着小调回的工位。崔瑜问他:“跟你的业务方握手言和了?”
“也没到。态度好了不少。”他跑过来拍马屁,“瑜姐,你是真牛。”
崔瑜直接把他个人的委屈上升成两个部门,他觉得自己的熬夜也算值得。
不过他只是蹭了春光罢了,崔瑜看吕钦大肆招兵买马,把人家公司不要的人才全招进QC,从而间接增加数据中台的工作量这件事早就看不惯了。她是想祸水东引,让William也看看,他高薪挖过来的产品大神是个什么东西。
吐了这口恶气,杨之行顿觉身体康泰。跑到崔瑜身边,“瑜姐,我周五请个假呗。”
崔瑜正在写方案,头也不转,“请假干嘛?”
“去爬个山。”
“上个月不是爬过了。”
“我们这种老胳膊老腿的,得经常爬。不爬就浑身难受。”
“周五开周会。请不了。”
他“啧”了一声,更靠近崔瑜点,“瑜姐,我现在手上可是有你的秘密呢。”
崔瑜就知道他会来这一套,左不过是关于谢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