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农家子,但人上人(科举) > 第15章 第十五章

第15章 第十五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从牛二开始料理起王家的那块地,他每天把地里的农活干完回来,一样样归置农具,瘸着腿打水劈柴,还会把王家院里的角角落落他能看见的活儿都干一干。

心中对王家这处小院和王家一家人,油然萌发出了责任感。

王景禹说做一他必自发的干三,王景禹指东他绝不往西。

那天,王景禹和牛二领着大夫进了小峦山,到山民元四的木棚屋里,一住就是七八天,丫妹的病也真的好转了。

大景朝女子十三岁即可成婚,丫妹今年十五,家中遭逢大变,自然也没有正经的亲事可说。

山民元四当初与丫妹在山里,于几户熟识些的山民和牛二面前简单拜了礼,便算成了婚。如今,眼看丫妹的病来势这般凶猛,却碍于逃户的身份束手无策,也急出了一身的火气。

没成想,破天荒的来了个大夫到家里,将整个小峦山都轰动了。

山民们听牛二说大夫是那个十岁的娃请来的,而大夫显然也是对那个娃儿态度很不一般,什么事都同他商量,所有人看他的神情也都不一样起来。

不少山民都打着借口过来,请教什么病症该用什么药。

那大夫来都来了,又呆了这么久,这些山民只是问如何用药,并不随便向他索取自己从药铺带来的药。

因此,倒也有问必答。

在丫妹病情稳住,大夫有的那日,散落在小峦山山坳里的几十户山民几乎集体出动,把王景禹和大夫直送到了浅山坳口。

牛二自不必说,丫妹既已好转,又有元四照料,便把整副身心扑到了王家这里。

这天早晨,牛二从山里出来,取了锹下地前,把一个清洗干净的胃袋装的羊奶和半斤不到的香菇递给王母。

“香菇是给大哥儿有用处的,劳你交给他。元四哥家拴养的母羊下奶了,叫俺给你们送来些,给娃儿们补身子。”

“不不……”

王母本就对牛二如今这副给她家当牛做马的架势,一直不解。

眼下牛二一个流民、元四一个山民,都是有了上顿没下顿的苦出身,竟还要拿东西给她,她如何肯接。

王景禹从堂屋走了出来,看了眼前情景,对王母道:“您收着吧。”

又转而对牛二说:“晚上你若还进山,把灶房里的盐巴取些带去元四家。我找大夫救你妹妹,换了你这个劳动力,你只要把地种好就行,不用再拿东西。”

山民们出山不便,最是紧缺盐巴、糖、酒、铁器这样的货物。

牛二心里念王景禹的情,王景禹说什么都是对,都有他的道理。哪怕这时候王景禹说的是叫他把一天之内把豆种赶着全下完,牛二也不会忤逆他。

牛二回道:“嗳!”

牛二走后,王景禹在院子里支了桌子,先捡了一段手感不错的南榆木,找出王父当初留在家里的手斧,坐下开始了雕刻。

经过这几日的观察,他确认了一点。

这牛二即使腿脚不灵便,却真如他自己所说,是个料理农活的好手,地里的庄稼王景禹不用操心。

王母也放下了一个心结,身体恢复的快多了。

院子里王父留下的椴木枝所能产出的香菇实在有限,这是个不错的产业,他已经做好了规划。

眼下这种古法的原木砍花栽培,自然出菇的周期很长,通常都要在做好布置的两年后,才会出第一轮菇,周期太长了。

小峦山的气候不错,很适合作为天然养菇场,他可以把现代的食用菌类的种植和栽培技术应用起来。

至于当下,还得弄些可以快速变现,又不会突兀的引人注目的东西。

二郎和二丫吃饱了饭又才睡足了觉,正是一天中精神头最足的时候。

此时也都一边一个的聚在王景禹两侧,二丫好奇问:“大哥,你这是要做什么呀?”

王景禹看了看眼珠瞪得溜圆,专注看着他手里物什的两个小家伙,笑着道:“给你们变个魔术。”

“变魔术?怎么变呀?”

二郎和二丫同时发出疑问。

“看到这段木头了吗?”王景禹扬了扬手,“等会它就会变成一朵梅花。”

“哇!真的吗?”

两个小娃不可思议的叫道。

二丫又忍不住问,“那它还会变别的吗?”

王景禹问她:“你们想变什么?”

“小兔子!”

“大饼子!”

二郎和二丫同时喊了出来。

二丫听二郎不变大饼子,而要变什么小兔子,不服气道:“变个兔子干什么,中看不中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