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坐等与苏轼和离[美食] > 第79章 莫可名状

第79章 莫可名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有苏轼这个下马观花的一把手,加之上面派人前来剿匪,密州官府上上下下度过了一个极其忙碌的年关。

后宅娘子们也没闲着,各家皆扫尘除旧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作为苏府来密州的第一个新年,也是苏轼一家难得团聚的一年,季璋这个苏府主母本该亲自督办,却因玳儿收养一事再次成了“甩手掌柜”,摇身一变成了刘府的常客。

好在北宋已经有了成熟的收养流程,刘家只需按图索骥便能得到抚养证明,从旁协助的季璋也因此与方月明熟络起来。

北宋的收养具体可分为需要先注销户籍的“经官除附”,以及直接上户籍的“申官附籍”。

玳儿之前因灾情流离失所,离开故乡,户籍早已被官府清查人口时注销了。故而她属于更为省事的后者,直接冠姓上籍便可。

本就是官府自家人办事,这收养证明更是一早就下来了。奈何两家的郎君忙得脚不沾地,庆宴一事硬生生拖到了除夕。三家倒是因此,除夕午膳又凑在了一块。

至于为何是三家,原因无他,赵杲卿这个酒鬼又循着味儿来了。

不过此次他并未用陶柳做借口,直接拎着送玳儿的礼物兴冲冲地上刘府了。

除夕午前,刘府主厅内。

两道屏风将偌大的主厅分隔成了三部分——迎客的主堂,左侧宴请的饭厅,以及右侧稍作休息的偏厅。

眼下午膳时辰还未到,苏轼与刘庭式坐在主堂内谈论着公事,苏迈在一旁聆听;季璋与方月明则带着孩子们在右偏厅歇息。

赵家人的突然到访犹如往平静的水面扔下的大陨石,原本热闹却不喧闹的主厅倏然变得闹腾起来。

右偏厅内。

听着外面男人们的寒暄,陶柳一手牵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娃,满脸歉意道:

“今日本该是你们两家的团聚日子,又被我家给破坏了。”

别人巴不得除夕在家中团圆,也就赵杲卿这个脸皮厚的,赶着往别人家里凑。

玳儿作为今日的小主人公,施施然朝着陶柳行了一万福礼,颇有小主人的风范,“陶姨安心,我娘与王姨扫榻以待,就等着您来呢。”

“你又受苦了。”

方月明知晓赵家的情况,更熟悉陶柳的暴脾气,连忙将孩子支走,“玳姐儿,今日小厨房特地做了素糕,你带着小客人们去小厨房拿罢。”

“是,母亲。”戴着小帽的玳儿起身,又朝三人行了一万福礼作告辞状。

陶柳闻言,如释重负般将俩孩子推到玳儿面前,却仍不放心地叮嘱道:

“去吧。不过,赵知书、赵知砚你俩必须听玳姐儿的话,否则···”

“哎呀!娘,孩儿们知道了。”两七八岁的小娃不耐烦地跑出了门。

他俩可比这新来的更熟悉刘府,一溜烟儿跑没了影。

玳儿害怕出乱子,跟着跑了出去,“你俩跑慢点!”

同样带着小帽的苏迨和只有两岁的苏过则乖巧地看向季璋,似是在等她发话。

季璋瞧着自家在个子上不占优势,在年龄上也不占优势的兄弟俩,颔首道:

“去罢,顺道将你迈哥也叫上。日后考中功名,有的是让他操心的民生。趁着还小,该玩就多玩。”

有苏迈在,她也放心些。

“是。”苏迨拉着苏过,不慌不忙地离开右偏厅,出门前还将苏迈也拐上了。

陶柳瞧着稳重的三兄弟,不禁羡慕道:“还是闰之你舒服,孩子们都如此懂事。”

季璋笑而不语,自顾自引开了话题,“方才月明说柳姐姐你受苦了,发生什么事了?”

原身的痛苦,不应该是她用来笼络旁人的谈资。故而季璋不想提,也不愿说。

提及此,懒洋洋倚着的陶柳刚消下去的火气再次被点燃,当即坐直了身子,

“还有谁?不就是赵家那些平日没什么存在感,一有机会就喜欢在别人身上找存在感的跳梁小丑吗!年年如此,今年更甚,居然还惦记上月明你家了!”

陶柳仍觉得有气堵在心头纾解不了,直接气得站起身来,接着骂:

“连我家都进不了他们的眼了,居然还对你们指手画脚上了。还自诩什么清高读书人家?我瞧那些书莫不是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若不是赵明叔拉着我,害我失了准度,不然我直接把桌上的那些汤汤水水砸在他们脸上,让他们清醒清醒!”

主堂内听见自己名字的赵杲卿,隔着屏风打着哈哈,“娘子莫生气了,我这不是带你们躲出来了吗?今儿是除夕,开心些!”

往年听着族中长辈希望自己无理由多帮衬的话,赵杲卿虽然左耳进右耳出,但这面子还是给了的,表面乖乖听着。

今年他们不知从哪儿听到了刘家收养玳儿的消息,嚷嚷着这么好的事,怎么不送族中的孩子去刘家。

这算计刘家权势和家产的算盘珠子都崩到了他脸上,当真恶心。且不说他与刘庭式交好,就算是官场中的点头之交,这等想法也令人作呕。

故而自家娘子掀桌时,他妇唱夫随递上了桌布角。桌子一掀,他赶紧带着妻儿跑路,离开了那个吃人不出骨头的泥潭。

陶柳听见丈夫的话,没好气地嘟囔道:“除了躲,你还会作甚?需要你出面撑腰说话时,从未见你硬气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