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怀崽后和暴君互换了 > 第16章 委屈

第16章 委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萧沉渊发现了,母后每次指责他的话,其实根本没来由,不管自己说的什么,她都会扯到规矩,跟她说其他的根本没用。

这么不讲道理的母后,萧沉渊难得见到了。

他不明白母后到底经历过什么,或者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对池舟的恶意如此大?

“你和亲到我们这也很久了吧?皇帝才留宿了一晚,你就开始跟哀家玩恃宠而骄那一套,是不是你觉得皇帝把你宠坏了,让你三番两次地忤逆哀家?”

弯弯绕绕,兜兜转转,太后还是围着规矩不放,简直比朝廷里迂腐的老臣还要缠人。

萧沉渊几番听下来后压抑得不行,胃里竟腾起了作呕的感觉。

想吐。

肚子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搅着他的五脏六腑,犹如哪吒脑海在折磨他的胃,苦水酸水接连翻涌,刺激得他更加恶心了。

萧沉渊难受至极,捂上嘴强撑着没吐出来,却也干呕了几下,声音传到了太后耳朵里面。

太后在后宫沉浮多年,见惯了太多招数,看到萧沉渊的动作,不由得笑了出声。

“别装了,这里只有哀家,哀家可不会像皇帝那样心疼你,”太后颇为自信又傲慢地说,“不过这学女人孕吐的声音倒还挺像,只是你别忘了,你可是个男子,再说了,哀家又不是怀过孩子,知道怀孩子是什么样子,你好好练练再来哀家眼皮子底下演吧……”

“……”

萧沉渊胃里翻滚得剧烈,母后说的话他听得断断续续的,大致判断出她在说什么后,萧沉渊头紧跟着眩晕了一下,然后就听不见外界的动静了。

模糊间,全是母后一张一合的嘴巴。

反胃反得他眼眶里不断有泪涌出,他控制不住身体,双脚向前栽去。

原本仗势欺人的侍从,看到这一幕也不由心生同情,伸出手想去扶他。

“不许扶!”

太后的一声命令,吓得侍从立即缩回了手。

那是他真正的主子,主子有令,他不敢不从,但君后眼下……怕是情况不太好。

他很是担心,不过不是主要担心君后,而是担心陛下散朝回来,君后如果告诉了陛下,陛下会不会责罚他们……

***

萧沉渊此刻虽难受得紧,凭借多年的功力和磨练出来的意志,硬撑着稳住摇摇欲坠的身子,踉跄了几步后终是停住了即将倒地的身体。

他答应过池舟,互换灵魂期间,要保护好他的身子和肚子里的孩子,不让他们受到一点损伤。

后面发生了什么事萧沉渊已经记不清了,也不愿再提起。

等到他好不容易缓和了下来,方才的不能说话没有回应,又被母后说成是不尊重她。

几番说辞后,萧沉渊忍不住反抗了句“没有不尊重”,在太后的眼里成了挑衅她的话语。

萧沉渊一口闷气堵在喉咙,他费了老大劲压下去的恶心作呕之感好像又要翻涌起来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萧沉渊既然知晓了他母后背后的这一面,而他现在的身份是池舟,索性还是不说话为宜。

可母后显然没打算放过他。

夏日炎炎,早上的热便足以使他胸口发闷,母后也来这时辰不短了,喝了数不清的茶水。

她在上面坐了多久,萧沉渊就在殿里站了多久。

汗水打湿了他月牙白的衣衫,萧沉渊咬牙任凭额头上的汗滴落,划过脸颊,再顺着脖子流进衣服里。

比耐性,萧沉渊自认无人能敌他。

果然过了几刻,太后就在高座上坐不住了。

她站起了身,侍从想去搀扶,被她拦手拒绝。

太后全然忘记了她今天来的目的,不过是为了皇帝留宿暄和宫一事,前来劝诫劝诫这个宫的主位。

谁承想这个池舟一改往日的温顺,竟有胆子来跟她作对叫板,从一开始就再一味地挑衅,多次触碰到她的底线。

先是最开始的一句“母后”,自池舟和亲过来以后,太后就私底下告诉过池舟,让他在皇帝的面前可以称呼自己为母后,但是没有皇帝在的时候,他就要称自己为太后。

她以为池舟会反驳她,没想到池舟听后当场乖顺地点了点头,没有去询问她为什么要这样。

池舟的做法,属实令太后对他刮目相看。

本以为附属国的小皇子会很不懂规矩,骄纵难管,可看见池舟这样,太后倒是放心了,听话懂事,省的她再一点一点教人规矩。

日子自那以后就这么过着,她每每单独去找池舟的时候,他都会很乖顺地喊着她太后,而有时萧沉渊在场,他也会牢记自己的嘱托,唤她一声“母后”。

太后很满意池舟的乖巧。

而关于“儿臣”一词,太后也是不允许池舟自称的,至于原因,和“母后”所差无几。

池舟也都乖乖照做。

后来太后发现池舟过于懂事了,懂事到她都有点不好意思一直对他这般严厉,也便把自己让他这么喊的理由告诉了他。

池舟来自的是异国他乡,是东川国的人,无论他和亲与否,太后认为他都是没有资格去和萧沉渊平起平坐喊她“母后”和自称“儿臣”的。

听过她解释后的池舟对她说,他早就明白太后的意思,所以才一直听她的话,还让她放心,他不会让萧沉渊知道此事的。

太后就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当即心花怒放,还奖赏了池舟不少东西。

可是,所有的平静全在昨天和今天被打破了。

昨天白日里有人跟她来报说萧沉渊去了暄和宫,太后还不以为意,心想去就去了,大概还是像平常一样两人闹得不欢而散而已。

慢慢的,前来通报的人从“陛下在暄和宫用了午膳”、到“陛下在暄和宫午休了”、再到“陛下把奏折搬到暄和宫批阅了”,太后终于忍不住了,其实当场就想去暄和宫看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