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公子宜修 > 第2章 公子宜修

第2章 公子宜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幸好,在你床上的人是我。

否则这醋,是要吃一辈子的。

——《公子宜修》

十岁那年,季修大病一场。

自那之后,他性情大变,每天在皇宫里一哭二闹三上吊,除了想死还是想死。

在奉帝的众多皇子公主中,属季修最得圣上喜爱。

十岁以前,他和父皇曾拥有在皇室里难能可贵的父子情,加上他小小年纪就展露过人的才智与胆识,所有人都认定他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只是这一切在他十岁那年倏然终止。

那场大病过后,他变得不再像原来的三皇子。

体弱、噩梦连连,甚至幻觉不断,他慢慢变成如今这副对人世毫无眷恋只想去死的散漫之态。

如今七年过去了,无论是宫人还是百官,都对他失去了兴趣,唯独奉帝不曾放弃。

多年来一直遍寻名医替他诊治,更是搜罗天下奇人异事供他娱乐。

想起这些,季修内心一阵酸楚,面上却无所谓道:“不知父皇是怎么想的,难道他老人家不知道人才是最无趣的东西吗?派你来有何用?”

对于三皇子的乖张无礼,阮相宜早有耳闻,所以只是淡淡地一笑:“我想问三皇子几个问题。”

“哦?”季修回头,双手抱胸,讥诮道,“向来只有我问他人问题的时候,你胆子倒是不小。”

胆子何止是不小,这人都敢在他站着的时候还坐在椅子上不动如山了。

要不是他生性不计较,此人不知要被砍多少次头了。

“那我能问是不能?”阮相宜又给自己斟满茶,昨夜陪着季修饮了几口酒,这会儿正口干得不行。

“问。”季修重新在圈椅上坐下,他倒要看看这人想要做什么。

“第一问——”阮相宜神情自在,仿佛面对的不是拥有滔天权势的三皇子,而是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三皇子这内寝,可有外人来过?”

季修毫不犹豫道:“自是没有。”

“第二问——”阮相宜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不紧不慢道,“那三皇子可曾与陌生人同床而眠过?”

“自是也没有。”季修道。

“最后一问——”阮相宜放下茶杯,直视季修,缓缓道,“我是否为第一人,第一个有幸与三皇子共度良宵之人?”

季修:“……”

能不能好好说话,好好的一句话非要说得这么暧昧不清吗?

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承认:“是。”

话落,他反问:“是又如何?”

阮相宜却不说话了。

他展开手中折扇,动作优雅地起身,走到距离季修三步之遥的地方停下,才重新开口:“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斗胆请求三皇子答应我一事。”

季修微微皱眉。

不知为何,他沉寂许久的心竟真在此人的三言两语之下有了复苏的迹象,生出一种名为“好奇”的陌生感觉。

“何事?”他到底还是按捺不下这种新奇之感,顺着阮相宜的话问道。

“若我能在这重华殿待上三日,且不让三皇子觉得无聊,那便将我留在身边,我所求之事就这么简单。”阮相宜直视季修,语气依旧淡淡的。

“这个请求倒是有趣。”看来父皇这次找来的人有点本事,不仅目无尊卑,还敢跟他提要求。

“这么说,三皇子是答应了?”阮相宜有些讶异事情如此顺利。

“我也有一问。”季修懒懒地靠在金柱上,目不斜视道,“你若如实回答,我也不介意陪你玩玩,反正日子无聊。”

“三皇子请问。”阮相宜合上折扇,示意他继续说。

“你如此费尽心机想要留在我身边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其实季修并不在意他的真实意图,他要是能刺杀自己那可再好不过了,但他就是突然想问这个问题。

问题一出,只见阮相宜原本淡然的神情突然变得哀戚起来,只差两滴泪就可以表演我见犹怜了。

季修:“……”

这唱的是哪出?

然后他听见阮相宜略显凄凉的声音响起:“小人家中贫苦,上有重病老母,下有幼弟幼妹;我自小又体弱多病,这皇宫里样样都是顶好的,要是能留下自是小人几世修来的福分……”

“停——”季修打断了阮相宜快要潸然泪下的陈词。

这番话怎么听怎么耳熟,前几日他是不是才刚从哪个话本子上读过?

季修半信半疑地看着阮相宜。

“总之就是家里穷,缺银子。”阮相宜的情绪丝毫没有因为被突然打断而受到影响,哀伤之情依旧溢于言表。

季修严重怀疑此人在演戏,可是他没有证据。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答应了阮相宜的请求。

这厢有人头疼,那厢有人头更疼。

大奉十年,前朝动荡,后宫□□,时疫流窜,战火四起,民不聊生。

不过寅时,朝堂下已经黑压压站了一片人。

文武百官无不战战兢兢,神情肃穆,都等着龙椅之上的那人发话。

奉帝微闭双眼,抬手揉着额角。

——废物,一群废物。大奉朝养你们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让你们站在底下当鹌鹑的吗?

大殿里鸦雀无声,无人敢当出头鸟。

“各位爱卿可有事启奏?”奉帝威严的声音响彻大殿,话音落下却归为平静,久久都无人应话。

落针可闻的静谧空气被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打破:“启禀陛下,微臣以为,眼下最要紧之事有二,一为与他国友好邦交,二为派人驱疫赈灾。民乃国之根本,是以,眼前赈灾实为头等大事。”

开口之人乃奉帝的第二子季青临,二皇子年方二十又一,已封王开府六年有余。

他说的奉帝何尝不知?难就难在如今国库空虚,兵力疲弱。

不等奉帝追问,季青临已然继续道:“微臣斗胆,愿带头缩减青王府每日用度,并捐白银五万两及金银首饰、布匹粮食若干,以作赈灾之用。”

他年纪轻,每年俸禄不过万两,愿意拿出这个数无疑是起到了巨大的表率作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