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漂亮的红蜻蜓当然要与公子一道看才有意思。
——《公子宜修》
姜太师一党被流放那日,季青临心情复杂。
他戎马生涯算来也已有小半生,见得了刀光剑影,也看得了生离死别,偏偏对自己生父到底是谁一事始终没有勇气当面与珍妃对质。
每当面对奉帝那殷切的眼神,他几次欲言又止,最终到底也还是什么都没说。
珍妃的下场与柳皇后无异,都被幽禁在自己的宫中,无召不得出,让人无召也不得觐见。
季青临思虑再三,还是选择进宫面圣。
走在宫道时,他思绪纷飞,想了很多事,又好像什么都没想。
直至站在奉帝面前,他都没有理出头绪来。
而老狐狸如奉帝,稍微一想便知自己这二儿子前来明德殿所为何事。
只是季青临不开口,他也不打算主动问。
他倒是想看看人人敬仰的青王会如何破这局。
父子俩就这么沉默着,谁都没有出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季青临才幽幽道:“陛下,不知可有时间同微臣对弈一局?”
对弈?
奉帝微微挑眉。
对于季青临提出的这个建议,他倒是挺有兴趣。
距离姜太师一党被流放只剩两个时辰了,他倒要看看青王能够忍到何时。
“也好。”奉帝放下手中朱笔,起身朝季青临走来,边走边说,“我们父子俩当真许久不曾对弈了。”
听到“父子俩”这三个字,季青临心中那种奇怪的感觉又出现了。
他自是不会知晓,奉帝是故意而为之。
两人一同往棋室而去。
奉帝除了写话本子这个不为人知的爱好,另一个举国皆知的喜好便是对弈。
话说回来,奉帝为何故意强调父子俩,又为何知晓季青临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原因很简单。
他安插在珍妃身边的暗哨早已将珍妃那点小伎俩听了个明明白白。
珍妃是如何谎称亲生儿子是姜太师之子,以求姜太师为其谋事的,他早就心知肚明,否则他断然不可能让季青临迎战景阳门之变。
奉帝落座后,季青临也跟着坐下。
他执黑子,奉帝执白子,一场无声的厮杀就此拉开帷幕。
在对弈过程中,奉帝明显感觉自己这儿子心绪不宁,落子不够利落,且毫无章法。
第一局,青王以极快的速度败给了奉帝。
奉帝佯装恼怒:“皇儿可是嫌父皇老了,故意让子?”
季青临惶恐道:“微臣不敢,陛下明察!”
在奉帝自称“父皇”时,季青临依旧将自己放在臣下的位置,可见他内心何其纠结。
“再来一局。”奉帝没有继续这个问题,而是提出再来一局。
“是。”季青临应道。
然而第二局他以更快的速度输给了奉帝。
没等奉帝发话,他先起身跪拜:“请陛下恕罪。”
“皇儿可是有心事?”奉帝不喜不公平的对弈,终是忍不住主动问。
也是这时他方反应过来,原来他这皇儿是想以这种方式寻得一个顺理成章的对话。
不愧是他的儿子,有勇有谋。
奉帝对季青临的满意又多了一分。
“微臣心里藏着一事。”季青临认小心翼翼地措辞着,“只是不知如何说出口。”
“父皇知你想问何事。”奉帝并不想真的从他口中听到那个问题,于是直接道,“朕为有临儿这样的皇儿而感到骄傲。”
奉帝仅此一句话,便消除了季青临心中盘旋已久的疑问。
“临儿,再陪父皇来一局。”奉帝收好两色棋子,送快道“这回你可要好好下。”
“那父皇可要当心了啊。”
季青临这句话惹得奉帝哈哈大笑。
接下来的几局,季青临大开杀戒,奉帝虽输多赢少,心头却畅快无比。
他已许久不曾这样痛快过了。
不知不觉间,两人错过了午膳时间。直到季青临肚子传来一声胡噜声,奉帝才如梦初醒。
“临儿可是饿了?”他刚说完,自己的肚子也叫了一声。
父子俩相视一笑,奉帝笑着道:“临儿今日便留下来陪父皇用膳吧。”
用过午膳,季青临便出宫回了青王府。
奉帝今日难得不想午憩,一个人坐在书房中准备看话本子。
他听闻近来有位作者写了自己作品的衍生版,不由得心生好奇,于是唤来赵公公:“东西可找到了?”
“回陛下,这便是。”赵公公说着递上一本册子。
奉帝看着封皮上的字——
潮湿的你(外传)
著者楚十一
有意思。
奉帝不曾想过自己随手写的话本子还能被别的作者如此喜爱,从而写下衍生版。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了第一页。
这一看便是两个时辰,根本停不下来。
这写得甚至比自己写的还要好!
这是奉帝看完的第一感觉。
不行,朕一定要再写一本超越这个姓楚的!
于是,奉帝又闭关了。
这一闭就是三日不早朝。
古有君王为美人不早朝,今有奉帝为写作不早朝。
当真有趣。
然赵公公早习以为常,替陛下挡文武百官时,说谎眼睛都不带眨的:“陛下近日身体不适,正在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