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诸事顺遂。
徐应悟回归师门后不久,惠老太医突然决定退休返乡,另外那两个资深年长的徒弟,也都在一夜之间攒够了另立门户的本钱。百惠堂无人坐诊,徐应悟顺理成章填补上去,提前出师当上了坐堂医士。
他改了祖制,坐堂第一天便挂出招牌称“不收诊金”,只在百惠堂门口设一木箱,病患若有心酬谢,便可往里捐献,多少不问,全凭自愿。高门大户不在乎银钱,病去欣喜,往往一把把碎银往里扔;那些贫困艰难的,没钱也不必再苦忍病痛讳疾忌医。
百惠堂因此善名远播,不出几月,木箱旁又不得不搁下一木盆,常有百姓往里放粮食蔬果、山珍百货,甚至活鸡活鸭,徐应悟成了远近闻名的仁心医者。
看官听说,这徐应悟连《内经》《本草》都看不透彻,如何能治得百姓疾苦?
须知常见疾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自限性疾病,病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无需治疗,便可凭借自身免疫系统作用自行痊愈。古人所谓的风寒,即上呼吸道感染,泄泻即肠道病毒感染,以及一部分病毒引起的肺炎、肝炎,会引起幼儿高烧惊厥的急疹、风疹、玫瑰疹等,都是自限性疾病。徐应悟只需识别并对症处理此类疾病,便可“治愈”很大一部分患者。
另有一些慢性功能性疾病,如痛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富贵病”,虽不能治愈,但只要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改变饮食习惯,便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症状。再加上无菌操作的观念,和对人体解剖知识的粗浅了解,徐应悟还能应付一些非致命的外伤。至于那些他确实无法诊断或医治的疾病,徐应悟便老实承认自己才疏学浅,请患者另寻名医高士,倒也无可指摘。
此外他还恢复了锻炼身体的习惯。因胸骨有伤,不能使力,惯常的健身动作不能做。好在那年单位工会活动,请了武术协会的老师教同志们打八段锦。领导们推说没时间,各个部门都派新来的小年轻儿去捧场。徐应悟一向做事认真,要么不学,要学就学得扎实,活动结束后,他就被老师选中加入了武术协会,在一众大爷大妈们的衬托下,成为协会的门面担当。他穿着练功夫的照片,至今还挂在文广局的宣传橱窗里。
徐应悟每日清晨来到百惠堂,先在院里打上一套;对一些缺乏运动的患者,他也将其作为强身健体的“功夫”教授,渐渐地,练习这套舒筋活血的气功在清河县蔚然成风,竟还有临县习武之人,慕名上门向他讨教,吓得他连忙认怂,又落下了宽和谦逊的美名。
冬去春来,一日徐应悟下堂回西门府,行至门首只见人头攒动、喧哗热闹。上回元璟的事闹得他心有余悸,见状不禁犯怵。他硬着头皮挤到前边儿,只听院里有人高声喜道:“……几十年才出一个!实乃我清河县之大荣光!”
原来,童试近日发榜,消息传至县学,学监大人亲自来贺,张松不仅考中秀才,竟还取了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