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不是男子,苏姑娘若是男子,高低能跟您考个一甲回来。”邹嬷嬷道。
老夫人顿时脸上笑开花,邹嬷嬷可不是乱说奉承话之人。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老夫人笑道。
“苏姑娘记性之好,是我生平仅见。”邹嬷嬷道,“教过的规矩,哪怕只说一遍,她也能记得。”
老夫人听了心里也开心,但她记得闺女曾在信上说,玉婉记性极差,前背后忘……莫非那时候太小,后来开窍了?老夫人听说有大智慧的人往往开窍晚,或许玉婉正是应了这个说法,心里越发开心。
“那就好,也叫你少操心些,若再像我孙女那样的猴儿,我可真没脸见你了。”老夫人笑道。
邹嬷嬷也难得露出个笑脸:“贵府两位姑娘都不错。”
老夫人很满意,谁不喜欢听旁人夸自家孩子呢。
之后几日,玉婉每天的作息都是一样的,晨起给老夫人请安,陪老夫人用膳,回院后跟着邹嬷嬷学规矩。在学规矩之余,她也没忘洛先生给的功课,照样每日练字、作画,偶尔练琴。只是棋,一回没碰过。
玉婉规矩记得牢,礼仪学得也快,但邹嬷嬷还是发了玉婉的小九九。那就是当她要考玉婉时,玉婉样样都好,处处都对,不考她时,她原先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邹嬷嬷与老夫人说了两次,今日又与老夫人说起此事,脸色已经不太好了。老夫人安抚了邹嬷嬷之后,便将玉婉寻了来。
玉婉心里似有预感,因此到老夫人跟前时,格外乖巧,把从邹嬷嬷那学的规矩,全都用上了。
老夫人这些日子,得玉婉陪伴,心情舒畅,见到外孙女,心里还是喜欢,不忍苛责,只是慈爱问道:“婉儿,邹嬷嬷说你敷衍她,当她面规矩极好,但她一背过身,你就原形毕露,你是怎么想的?”
玉婉脸有些发红,先是认错:“婉儿错了。”
“邹嬷嬷说你极聪慧,想必你是有自己想法的,跟外祖母说说?”老夫人道。
“婉儿只是觉得,有些规矩是做给旁人看的,若是无人或者与亲近之人时,还是自得些更好。”玉婉道。
老夫人看看玉婉,笑叹:“你这丫头,小小年纪,真叫你说出一番见解来了。如今你也知道京城规矩多,就不怕自得惯了,关键时刻出岔子?”
“有些怕的。”玉婉小声道,“但我更怕,无时无刻守着这些规矩,我失了本性,那样我就不是我了。”
老夫人看着玉婉好一会儿,当真还是个孩子呢,才能说出这般孩子气的话。这些规矩,不就是让女子抹除个性么,有多少女子,尤其是嫁了人的女子能守住本性呢?到时候,性子越强的,便被折得越狠。
还是经历得太少,无亲娘教养,听说有个女先生,倒像是将她当男子来教的,难怪教出这个性子来。老夫人心里思忖,玉婉这个性子一时半会儿怕是掰不回来了。
“好孩子,在家里怎么都好,但是到外头,在外人跟前,可得收了你的性子,京城不比旁的地方,你一出去,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你呢。”老夫人语重心长道。
玉婉忙颔首:“婉儿明白的。”
“你明白就好,别叫嬷嬷为难了,她是为你好。”老夫人又道。
玉婉双颊绯红,点头称是。
此后,邹嬷嬷就再也没见到玉婉松散的模样。玉婉跟着邹嬷嬷学了半个月规矩便“出师”了,是邹嬷嬷教导的女子中最快的。
在这半个月中,老夫人以玉婉初来乍到,要学规矩为由,为她推了不少邀请她赏花赴宴的帖子。
邹嬷嬷一出定国公府,便被有心人盯上了。
第二日便有好几家往定国公府递帖子,其中最令老夫人诧异的是安阳长公主的帖子。
老夫人思忖,莫非是邹嬷嬷与安阳长公主提了玉婉?就怕真正邀请玉婉不是安阳长公主而是宁王殿下。宁王殿下可是长公主最喜欢的侄儿……
老夫人叹气,真是祸福难料啊!老夫人将玉婉和景萱找来,将帖子给二人。
“哎呀,竟然是安阳长公主。”景萱惊讶道,“长公主怎么会突然给我们下帖子,还是去菡萏园。”
老夫人正色道:“景萱,你表姐初来乍到,即便学了规矩,到底没参加过这样宴会,你要照顾好比表姐。”
“是!祖母放心,我一定不会叫表姐掉一根寒毛!”景萱忙保证。
玉婉捏着帖子,心下感叹:长公主啊!皇帝的姐姐呢!玉婉这会儿心里十分想念她爹和两位哥哥,想要告诉他们,她要见长公主啦!
老夫人瞥了一眼玉婉,见这丫头果然全无惧色,也不知道她哪来的胆子。
哪来的胆子呢,一是无知者无畏,二是初来乍到新世界,太过强烈的新鲜感让玉婉只想把这京城角角落落都探索一番,每个人都认识一遍。
菡萏园内,宁王与长公主坐在莲花包围的水榭里。
“你倒是肯费心思,别是对那位苏姑娘真动心了吧。”长公主对宁王道。
宁王哼笑一声:“怎么会,我还要为未婚妻守节呢。”
“你最好没有,别忘了你父皇给你的差事。”长公主道。
宁王摇着折扇,沉沉地嗯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