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市井养老日常 > 第27章 香露

第27章 香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两样备好,几个半大小子也送来了第一批蚌壳,瑛娘教他们如何烧壳、刮外层,再将净壳研碎筛过,入陈艾滤水沉淀,这活儿便算成了一半。

徐氏见这做法简单,也上手试了试,确保自个儿能成,这才抚掌大笑,叫瑛娘教她之后又该如何。

“奶取一碗前个儿炼好的猪板油,烧化滤渣,加茶油搅匀,再把镇好的陈艾水混入翻搅,直至水成灰白粘稠状,期间不能停,需得时时往里头加陈艾水,直到盆中的油水混作白膏,方能加入茶枯粉。”

徐氏拿了勺便开始搅,直搅得手酸臂软,盆中的油水才成了白膏,待加入茶枯粉,听得还需再搅匀,当即叫了汪木匠来帮忙。

“赶紧弄!”

“……”

汪木匠认命接手,待茶枯粉搅匀,又将提前备好的竹筒拿来,将灰白掺杂的乳膏舀来装满竹筒,以油纸扎口封好。

“这便成了?”

“还得放上半个月,待得脱模切块,再放置月余风干,如此才算成了。”

“……照这般说,这茶枯皂还得四五十日才能卖来钱?”

“奶,好饭不怕晚。你一日制得两竹筒,也能切出约摸三十六块了,四十五日合计可得一千六百二十块,待这一千多块全做好,一并拿去城头杂货铺代销,到手的银钱可得多达十四贯余。”

十四贯分瑛娘一半也还剩得七贯,可不比几个媳妇儿日日垂着头盯着那绣篓子挣来强得多?

徐氏心头得劲儿,催着汪木匠去磨竹筒,“磨个百来件儿,我瞅着我一日能搅出来四五筒。”

如此只需两旬便能做完第一批,便是等上四五十日再一并拿去城头卖,算来一个月也能挣来七贯余。

徐氏连带着汪木匠一同忙起来,瑛娘便也给自己找了事儿做。

大王村村头多植槐树,眼下春暖,槐树含了花苞,日日都有开的,瑛娘便领了玥娘和汪连家家户户串门子,拿了糖块与他们换花。

这糖块自然不是现熬的麦芽糖。

瑛娘仓里没吃完的糖不多了,但敲碎来也装了一匣子,一小块换得一捧花,便是邻里间的大人人乐得与她换。

汪连倒是舍不得,换一家,自个儿也偷偷吃一块,乐得没几天就开始叫牙疼。

林氏:“……”

林氏自是不能怪瑛娘给自家房里的老小吃糖,“等你爹忙完春耕你就得读书了!牙要吃坏了,便是能读得书将来也考不上大官儿,可有你悔恨的!”

“我要做大官儿!我要做大官儿!”

“那可别再偷吃你七姐的糖了,那也是用来做正经事儿的,以后你读书少不得你爷奶贴补!”

林氏不知这等没甚稀奇的花能做个甚,不过见瑛娘成筐的弄回家来,瞧着不像小打小闹,拎着汪连耳朵一顿敲打,好悬叫汪连保证再不敢偷吃了。

“知道了!娘!我知道了!”

家中槐花攒了许多,瑛娘便取了半筐来,淘洗后入桶上水蒸,又顶天锅放冷水镇热,插得一支细竹导水入罐。

待天锅水热,换水之际加花入桶、将罐中花露回桶复蒸,如此反复三次,才将罐换成细颈瓷瓶。

香露入瓶,半筐槐花蒸来也不过三小瓶。

槐花香味雅淡,因着蒸花,老汪家倒是整个儿浸在花香之中。

邻里闻着味儿来凑热闹,瑛娘也不瞒他们,只道:“这花的味道很得城中富家小姐喜欢,各位叔伯婶娘若得闲,也可去山头打了野槐花与我,一筐算作一百文。”

“……嚯!”

有钱挣,村头的人便没恁多想法了,索性田间地头的活儿也做得差不多了,一家出来两个人便能结伴上山打花去,一时好不热闹。

瑛娘得了清闲,索性将糖块换来的槐花全蒸了香露,得了二十瓶才算罢了。

香露沸蒸亦可熏染衣物,瑛娘琢磨着还得进城再买些细颈瓷瓶来,便缠着汪木匠编了个熏笼,将自个儿进城要穿的鹅黄新衣熏上了槐花香。

如今家中少了瑾娘,玥娘便叫云氏赶来偏间儿与瑛娘睡,但玥娘惯会歪缠,每每入睡都要叫云氏哄哄。

云氏惯了她,晚间自然也在偏间儿歇觉半晌,闻得瑛娘香露熏衣,便止不住感概,叹道:“这槐花平时闻来却没觉得多香……我前个儿听你奶说你还识了字?能给小九抄书……仙官儿当真是什么都懂啊。”

瑛娘没说那糊弄话儿,见玥娘歪歪扭扭的睡了过去,只笑了笑,便催着云氏回去睡,“娘别多想,明儿早上还得帮我梳头呢。”

“成,你也睡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