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市井养老日常 > 第63章 旱情

第63章 旱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没得几日,徐雪芝带着印章与凭据来了铺子。

瑛娘一看印章便知那匠人的确称得圣手,只是临了来了几位订购攒盒的食客,她忙着去招呼,一时倒也没注意徐雪芝颜表未尽之言。

徐雪芝也不在意,见她确是不好分心,索性与她说了一声就自个儿先行去了后院。

也不知她与云氏说了些甚,待离店时,端是不认识她的食客也瞧出了她脸上的喜色。

“瑛娘,我瞧着你们着实忙不过来,今日便先回村头去了,改明儿你与你娘空了再到家中闲坐。”

“今日着实怠慢了芝姨,改日我们一定去庄上。”

徐雪芝摆手示不在意,乐呵呵乘车而去。

瑛娘本打算待鲜果上市后多做些果酱再去秦家拜谢,不成想,真到五月里,却先传来了灾情。

昨年便有旱情。

府城周边河水丰沛,农人辛苦些自也能保六、七成收获,若是没有增税,勉勉强强也能糊口,偏生旱情与重税压得农户直不起腰……

周边旱情倒是没影响到小食铺的买卖,只是云氏忧着外嫁的女儿,听得食客传言便在堂前走了神。

这几月小食铺的生意,瑛娘已经尽数交给了云氏,见云氏把着账本神思不属、幽幽叹息,便招来了小草,自个儿拉着云氏去后院。

“娘,可是担心姐姐们?”

“嗯……听着今年地里头怕是没几分收成,大家伙儿日子不好过,咱们在府城买卖倒是还能做,瑾娘和阿客却怕是不好卖那肉畜了。还有琼娘一家……都指着地里收成,今年这般,怕是不好过了。”

旱情持续了一年,整个府城界内的储水也救不了所有庄稼,如果六月还降不下雨,今年的收成估计只存一、二。

瑛娘不禁闭目。

她明面能动用的只有这几月小食铺的盈利,共计二千一百两余,但仓中还有存银一千五百两银并五百两金、以及能够置换成银的花露、颜料、墨锭、纸等,如果冒险清一清库存,约摸也能凑出万把两银。

如果只是旱情,从外收粮救济百姓也能保一时苟活,就怕天灾人祸并行,那般再多的银钱也救不了人命。

瑛娘叹了一口气,也顾不了那般许多了。

“娘这几日先别管食铺的活计,带着银钱走一趟。”

“好。”

能放下家中大小事务帮着收粮的也只有云客了。

府城周边能收的粮不多,云客便拿着钱跑远了些,只他一人恐一路不太安稳,便又拉了五个信得过的劳壮,带着瑛娘给的三千六百两银上了路。

云客出行,瑛娘也没闲着。

如今粮价不似从前,她并不觉得三千多两银能收回多少粮,索性叫玥娘守着云氏逗趣,自个儿驾车去了秦家。

眼下能信的唯有秦家了。

秦放与徐雪芝并非多话之辈,虽不明瑛娘为何清仓揽银,却无二话便先安排了人手清点货物与她结银,事后才避讳着问了因由。

“可是急用?若还缺银钱,不如先从秦家公账上借支些?”

秦放给的价十分客气,瑛娘也不计较那点儿零散的银钱,最终清仓所得一万一千两银。

依着目前瑛娘所了解的粮价,一万一估计能买来一万石稻米、一万石生麦并四十五万斤红薯,加上此前仓中所藏及云客能收来的稻米、生麦、生稻、红薯,最后约摸能出一百八十万斤稻米、一百二十万斤麦粉、五十万斤红薯。

若按一村四百口、一口一日一斤半的算法,这些粮起码能保差不多八个村子两年的嚼用。

应是够了。

瑛娘不觉得自己能救世,有这三百五十万斤粮食保府城周边不乱,便是足矣。

面对秦放的关心,瑛娘笑了笑,坦言道:“置换这些银钱也是以防万一,我手头还有此前从秦叔手头得的五百两金,便是这些银子全抛洒了也不怕。”

“成。”

秦放并非多疑之人,闻言只道:“今年庄上收成不好,正好商队要去南边儿,我欲收些粮回来备着,不若帮你也带些?”

瑛娘往年收粮的动作并不隐晦。

于秦家而言,丰县界内可谓无甚隐秘之事,故而,瑛娘坦诚,秦放便也处处与她打算。

瑛娘正想从商队借人,当即点头,“多谢秦叔,不过我有别的打算,秦叔可否借两队人马与我?”

瑛娘信任秦放,却不尽信商队管事。

而且此番囤粮,她不打算要生稻,且收来的生麦也要全部碾磨成粉,这般便不好全拖累秦放,如果能借到人,再由汪文、汪武两位兄长领队最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