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星辰点满夜空,姜骅朗正悠然地躺在院中摇椅吹着晚风,崔武悄然落在姜骅朗身后。
“殿下。”
姜骅朗轻嗯一声,“卫姑娘那如何了?”
“明日卫老夫人与柳氏会被送去城阳。”
姜骅朗缓缓睁开眼睛,月光下清冷的目光钉在崔武身上,“卫老夫人也去?”
“是,卫姑娘生母的死是柳氏唆使郎中下毒,但卫老夫人为了让郎中进府也曾给谢夫人下毒。”
闻言,姜骅朗惊诧地挑起眉梢,“卫姑娘现在如何?”
“卫姑娘晚间同卫舍人一同用了晚膳后独自去了江边。”
姜骅朗站起身唤来赵然,“咱们去永城河。”
*
和卫怀镕一同吃了晚膳后,天边还挂着彩霞,但卫无双想早早歇息,遣散了屋中众人,褪去衣衫躺进被窝。
但是心情烦闷,翻来覆去许久,她都没能入眠。
薄纱隐隐约约映出一个侧卧的曼妙身姿,青丝落在腰后,叹息声时不时从帷幔后发出。
屋中没有点烛,只有将暗的天光从床旁花窗透进来,一枝带着两片小叶的细枝随风摇曳的影子落在窗纸上。
卫无双翻过身平躺在床上,眼神忧郁地盯着挂在床顶上一个红色香囊,卫无双坐起身,将其取下放进手心。
香囊因为太过老旧,红色已经褪了许多,香味也早已散尽,荷包上用蚕丝线绣的平安顺遂几字却是柔美依旧。
轻轻抚摸针脚,仍是旧日那般细腻,如同母亲的温柔的手,在月光的映照下,卫无双眼眶续起泪水。
许是因为自己歇下院里太过清净,她似乎听见远远的几声“糕点,糕点”的叫卖声。
将荷包重新挂回床顶,轻捋过流苏,卫无双起身穿上衣裳走出房门。
守在门外没有离去的玉华同春桃见卫无双的身影,立马担心地迎了上去,“姑娘要去何处?”
卫无双从她们之间穿过,“我出去走走,你们不必跟来。”
春桃玉华对视一眼,在瞧见卫无双身影消失之时,春桃拍拍玉华胳膊,“你快去,悄悄跟在姑娘后边,别叫她出事了。”
卫无双从侧门出府,并未惊扰任何人。
沿街叫卖声络绎不绝,路两旁家家户户门口挂上彩灯,行人皆欢声笑语地从她身旁走过,好一副热闹场景。
酒楼门口站着几位勾肩搭背醉酒后依然不舍离去的男子,几名少女跨着篮筐分享着框中的花环。
“姐姐,姐姐。”
卫无双本毫无兴致地从众人中穿行而过,却不料被人忽然拉住衣角。
卫无双停下脚步,垂眸看去,只见是一个跨着小筐,框里放着许多花灯,脸上布满尘土的小姑娘。
“怎么了?”卫无双蹲下身子温和地看向小姑娘。
小姑娘从筐里拿出一盏花灯,“姐姐,买个花灯吧,可以许愿哦!”
小姑娘俏皮地笑笑,将手中花灯递给卫无双。
卫无双见小姑娘一人在街上售卖有些疑惑地问道:“你娘亲呢?”
小姑娘手指向一旁正挑着扁担卖草鞋的头发花白,身上衣裳皆是补丁的老妇人,“我奶奶在那卖草鞋呢。”
那老妇人本在认真编着草鞋,似有心灵感应般抬头看了过来,连连笑笑。
卫无双收回视线从怀中拿出了一小块银子递给小姑娘,“你这些花灯我都买了,快和你奶奶回家去吧。”
小姑娘没有去接卫无双的银子,而是开口问道:“姐姐,你买这么多花灯做什么?”
“姐姐要许的愿望有很多,一个花灯盛不下,所以就多买几个。”卫无双轻柔地刮了刮小姑娘的鼻梁。
小姑娘这才恢复了笑容,将篮筐一并递给卫无双。
“姐姐,希望你的花灯可以顺着河水飘到天上去哦,这样天上的仙人就可以帮你实现愿望啦!”
小姑娘接过银子,快速跑到那老妇人怀中,老妇人看着小姑娘手中的银子有些动容,忙起身朝卫无双微微垂头表示感谢。
卫无双只回应她一个微笑后转身离去,朝永城河边走去。
上游飘来许多花灯,远远地还能看见那些花灯上写下了许多人的愿望。
卫无双同河边一摆摊写字的书生借来笔,也在花灯上写下自己的心愿。
书生看见卫无双一个接一个的花灯写,有些吃惊,“这位娘子,你写这么多花灯,是有什么宏大的愿望?”
“不过是写给亡人,求一个慰藉罢了,没什么宏大的愿望。”
话音刚落,卫无双写好最后一个字,又给那书生几块铜板,“多谢你的笔墨。”
或许是文人风骨作祟,书生不愿收下那几块铜板,将铜板推还给卫无双。
“小生在此摆摊是为代笔,我未曾替娘子代笔,如何能收。”
卫无双虽然手上在收拾自己的花灯,但余光瞥见了他的纠结,毫无意外他会拒绝自己的铜板。
“若无你的笔墨,今日我便不能与故人言。”
“烧饼,烧饼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