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穿越杨玉环,重揽长安月 > 第28章 白草军集市探香,杨玉环营帐谏请

第28章 白草军集市探香,杨玉环营帐谏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地方的名字让杨玉环想起了那句“北风卷地白草折”。

白草军,好好听的地名。她暗自想。

来这个世界这么久,她第一次看到集市。

杨玉环悄然融入这喧闹的烟火人间。眼前的摊位琳琅满目,像一幅流动的市井图。

不远处,一个卖布的摊位上,色彩斑斓的蜀锦在风中轻摇,织工不如她见过的那些高等蜀锦,但也花纹繁复,每一寸都藏着巴山蜀水的灵秀。

旁边,卖糖人的手艺人正专注地吹着糖泡,晶莹的糖液在他手中幻化成栩栩如生的鸟兽,引得孩童们嬉笑追逐。

当然,更多是卖一些日常农杂品的人,他们面前的麻袋里放着不少她分不清的谷子。

突然,她看到一个香料摊子。摊位上摆满了形状各异的陶罐,浓郁而独特的香气弥漫开来。

一个串着吐蕃服饰的老人守着摊子。

杨玉环走近,轻声问道:“老人家,您这香料可是从吐蕃而来?”

老爷爷抬头,旋即笑道:“姑娘好眼力,这些香料都是我从吐蕃千辛万苦带来的。”

杨玉环的手指轻轻抚过陶罐,“听闻吐蕃香料独特,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只是,如此长途跋涉,运输香料想必艰难。”

“我卖的香料都不是简单加工的,是多种香料混合在一起调制出的味道,各有各的效果。你看这个,”说着,他打开了一个罐子:

一股奇异的甜香瞬间逸散开来,“这罐名为‘梦安香’,在吐蕃,失眠的人常焚此香,它能助人在睡梦中忘却日间烦忧,进入平和安稳的梦乡,一觉到天明,醒来后神清气爽,仿若所有疲惫都被这香气一并驱散。”

老爷爷又拿起一个陶罐,轻轻打开盖子,一股淡雅的香气飘散出来,“姑娘,这罐名为‘慧忆香’,乃是我精心调制而成。若是学子们闻了这香,能让头脑变得格外清晰,记忆力也会大大提升。用来背诵经文,那是再好不过,只需诵读几遍,便能深深印在脑海中,不易忘却。”

这两个香加起来的话,就是期末周救命恩人了。她想。

期末周先是紧张睡不着觉,又是脑子不够数记不住东西,如果真的管用的话,复习能省多少力气。

还有其他作用离奇的香料,比如“相传闻了能提升运气”、“点着香就有财富涌来”、“点着香就治疗百病”、“闻了之后能看到幻觉”……

接着,他探手在摊位后方摸索一阵,捧出一个被黑布半掩的陶罐。

他的动作极为小心,像是在对待稀世珍宝,轻缓揭开覆盖的黑布,一股幽微却勾人魂魄的香气袅袅升腾。

“姑娘,这香可有些特别,名叫‘情蛊香’。”

老爷爷声音压得极低,“此香一经飘散,闻者便会被情思缠绕。无论是懵懂未觉的少年少女,还是早已心如止水的人,只要吸入这香气,心底最深处的情愫便会被瞬间点燃,难以自持。”

说完,他立刻合住盖子往后退了两步。

杨玉环扇了一下面前的香气,这味道确实有摄人心魂的能力。单单闻这一下,她甚至看这个陶罐都觉得眉清目秀。

“姑娘有没有要买的?”

那老人双手撑在桌子上,坐了下去。

杨玉环正要开口回应,目光不经意间扫到老人撑在桌上的手腕,她看到了……

一串手链。

很眼熟,但她一时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老人家,您手上戴的是什么啊?”她问。

“哎,这是天珠。”

“这个挺好看的,可以卖吗?”

老人笑了笑,说,“姑娘说笑了,我这里不卖的,这不过是我家中传下的寻常物件,在吐蕃,类似的天珠并不少见。”

“有什么寓意吗?”她又问。

“这能有什么寓意呀……不过是保平安罢了。不过,就算是有天珠,也没保住我的女儿。”

他似乎是回忆起什么事情,有些哀伤地叹了口气。

“那天,来大唐采香料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在竹篮里顺流而下。”

吐蕃的晨曦刚刚破晓,古老的经幡在晨风中沙沙作响。

他来到了大唐。

大唐山水如画,一片繁华。

那时,他只有四十岁左右,他背着装满工具的行囊,步伐稳健地来到河边。河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

作为调香者,他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每一株植物,一一辨别是否能用来制作香料。

他兴奋地穿梭在植物之间,仔细地辨认、采集。

忙碌间,太阳渐渐西斜,他也开始准备收拾行囊返程,忽然,一阵细微的哭声隐隐约约传来。

他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竹篮正顺着河流缓缓漂来。

老人心中一惊,急忙快步走到河边,伸手将竹篮捞起。

竹篮里,一个襁褓中的小女孩正挥舞着小手,小脸哭得通红。

她……似乎是被父母抛弃了。

他家境也并不富裕,这些香料赚不了多少钱。

平时,自己就是饥一顿饱一顿,时常吃不饱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