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沈嫣与西内藏库是每月对账,但半年才分一次红。年初沈嫣已经拿过一笔了,现在年中分红还没到时间。
所以沈嫣可以调用的钱就是之前的分红收入、“俱欢颜”的租金收入和两个煤矿上的账面资金。
开春之后,煤矿收入减少了,而沈嫣又在买地和云来项目一期投了重金,难怪资金吃紧。沈嫣想了想,这云来二期必须控制建筑成本。
她带着洪兴在工地上转悠,洪兴问道:“大娘子,您回头造塌房,也用砖木加水泥么?这造价也太高了吧?!”
这话不错,云来客栈全面采用砖木混合结果,并使用了大量的水泥。前期投入是可控的,尤其她使用的木材是小舅林为先从永春运来的,给她的价格也是亲情价。
可是随着新都洛城大兴土木,木材、砖块等建材价格节节上涨,对比年初,上涨了三成左右。
砖块、石灰价格上涨,沈嫣当然是开心的。可是木材价格大涨,尤其是可以用作通天柱的上等大料的价格疯涨,一时又找不到替代品,她就开始急了。要知道她手头只囤积了一部分木材,用来建造二期工程,还是远远不够的。
“附近工地用的木材来自哪里?”沈嫣问道:“我记得大兴和洛城附近曾经大肆砍伐树才,如今好的木材,所剩无几了。”
洪兴叹道:“确实如此,前朝连年战火,大兴和洛城附近都受到波及,关中日渐衰败。后来洛城几度成为都城,附近山上能用的木材都已经用了,这回重建洛城,上好的材料都从云南、川贵和福建路运来的……”
附近的林木不能再砍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当为子孙后代着想。古代人也不是完全不懂涵养水土的概念,何况几次特大水患,也让古人对滥伐林木有了一定的反思。所以这次迁都,朝廷并没有征用河东路、永兴军路和秦凤路的木材。
做大梁和立柱的木材都要从南方调运,这成本就增加了。而以目前的技术,还造不出钢筋,那么竹筋呢?在新中国钢铁产量还很低下的年代,不少建筑是使用竹筋混凝土的。
沈嫣就曾经随导师去南方,协助对一座民国竹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做加固和保养。事实上竹筋混凝土在做好防潮防蛀的基础上,使用寿命也可以延长至50年到70年。
沈嫣评估了一下陕州这边的自然条件:陕州这边湿度较低,所以腐烂虫蛀的可能性比南方小很多,建筑寿命也能延长。
沈嫣并不需要竹筋混凝土的塌房使用50-70年,事实上只撑过前期的10-20年,沈嫣可以逐步用传统木材来进行替换。
甚至她也有炼钢的想法,如果在二十年内完成煤钢复合体的初步建设,她可以直接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来建造新的塌房。
沈嫣心里盘算了一下,传统木材立柱和竹筋混凝土并用,应该能够完成云来二期的工程建设。不过沈嫣只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竹筋混凝土中竹材的选用、具体比例和施工工艺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想到此处,沈嫣赶紧回去给义阳工场的王国胜写信,给他写了相关理论知识,请他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
第二封信则是写给远在广州的二姐沈娇。如今二姐夫吴澈任广州市舶司勾当公事,请他出台一些“进口业务窗口指导意见”不为过吧。如今朝廷正在建设新都,对木材的需求疯狂增长,从海外大量进口高级木材,或能缓解目前的困境。
沈嫣写完这两封信,然后就开始监督一期工程中的邸店的建造,邸店包含一个交易大厅和小型临时塌房,属于云来客栈的配套设施,目前已经进入包砌台明的阶段了。
孙匠师和张匠师都是非常负责的人,尤其是他们还有质量保证金扣在沈嫣手里,更得加倍小心了。
交易大厅也是两层楼的结构,一楼除了邸店的咨询、收费柜台,还设有立契盖章、交割税款的柜台,日后这里可能有陕州当地的吏掾进驻,所以还单独设了一个休息室。
二楼有供商人谈判的雅间,更加私密。同时邸店的行政办公室也在此处。
附属塌房规模较小,只有一层楼,但是这里离邸店最近,后面又是员工宿舍,所以治安应该是最好的,一些价值较高、且易于携带的货物可以存放在这里。
沈嫣查看了一番进度,根据孙匠师的估算,邸店和小型塌房还有两个月就可以建成了。到时云来项目一期就将全部完工。
“大娘子,您若要建二期工程,”张匠师犹豫道:“咱这点人手可不够啊!那运河,不是我们这些人就可以挖的。”
沈嫣自然明白,这些人是高级技工,让他们专职挖运河,那是屈才了。事到如今,只能先调一批契奴工人过来。他们工钱低,力气大,但是技术水平低,正好是干重活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