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开局一支笔[全息] > 第13章 第十三章 《章台柳》

第13章 第十三章 《章台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从灵术秘籍出现后,每天都有大量玩家聚集在书铺附近,沈安不方便过去,便拜托陈小江代他去找李掌柜拿工钱。

他这几天紧赶慢赶,将第一个故事写了一半,白天让陈小江去书铺时把手稿一起带给了李掌柜,李掌柜回话,约他今晚在家中见面。

天刚擦黑,沈安便敲响了李掌柜家的院门。

“进来吧。”李掌柜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

沈安推开院门走进去,这是一间位于青莲镇边缘的小院,路过庭院时,借着月色,能看到院内栽种着许多花草,看得出主人打理得很用心。

他有些惊讶,李掌柜平时一副走路都懒得多走几步的样子,竟然还会打理花草!

进屋时,李掌柜正坐在桌前泡茶,听到推门的动静,头也不抬,“你来的还挺早。”

“是,您说今晚,所以我天一黑就过来了。”沈安干笑一声。

“坐吧。”李掌柜手上的动作不停。

沈安在他对面的凳子上坐下,“我托小江带给您的稿子,您看完了?”

“看完了。”

“您觉得怎么样?”

沈安屏住呼吸,十分紧张地等待着李掌柜的评价。

李掌柜没说好也没说不好,而是道:“青楼凶杀案,你的想象力真够丰富的。”

沈安心中一跳,他其实是写了一阵后才发觉这个问题。“梦回蓝星”游戏背景设置为蓝星古文明时期,据沈安观察,游戏中的风土人情其实与真实历史有很大出入,但毕竟是古文明时代,社会风气再怎么开放,像青楼这样的娱乐消费场所在民众心中还是不免带着些许暧昧色彩,他写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发生在青楼的凶杀案,让人看了难免觉得有哗众取宠之嫌。

天地良心,他最开始构思的时候可真没这样想,无非只是觉得像青楼、酒吧这样的地方,总是各类凶杀事件的高发地点,古代没有酒吧,自然只能写青楼。

也怪他最开始没考虑周全,后来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改了。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别的报纸我不敢说,就《江湖周报》,他们巴不得能有这么个噱头好用来宣传。”似乎看出了沈安的担忧,李掌柜淡淡地说了句,语气听不出褒贬。

沈安松了口气,厚着脸皮笑道:“那也不错啊。”反正他的目标也不是写什么严肃文学作品,只要不会影响过稿就行。

李掌柜泡好茶,斟了两杯,一杯放到沈安面前,“你这篇小说的名字叫《章台柳》,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沈安道了声谢,伸手接过杯子,一时不知道要怎么解释。

“章台柳”是个词牌名,也称“忆章台”,章台是蓝星古文明时期,长安城中一条街道的名字,旧时这里多青楼妓馆,后世也将“章台”用作烟花之地的代称。他在写小说时突然想到这个词,觉得挺合适,就用上了。

不过,要是扯到这些,那可就说来话长了,而且可能说很长的话也解释不清楚,索性只挑最简单的说。

“是从一首词里取的,章台是个街道名,街上有很多青楼,用章台柳指代漂亮的姑娘。”沈安含糊道。

“这首词也是你父亲教你的?”

“……是。”

“你在族学讲的那些诗呢?”

“那些也都是。”沈安现在已经可以比较自然地把这些账全推到那位不存在的“父亲”头上了。

李掌柜不说话了,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

说起来,有时候李掌柜会给沈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他不说话的时候尤其明显,仿佛是在克制着什么一样。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描述,非要说的话,有点像前世沈安去支教时遇见过的一些孩子,他带了一些糖果发给孩子们,大部分孩子都很开心地拿走糖果,但有些孩子,明明很想要,却拼命地克制着自己不能表露出来。

像是在把自己伪装成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

直到将整杯茶水喝完,李掌柜才放下杯子,道:“你的稿子我下午已经寄出去了,这会儿也该到了。”

沈安:“……!”

效率这么高的吗?!

···

《江湖周报》的总编路怀嘉这几天过得不太好,准确地说,是很不好,他已经急得快火上房了。

想他路某人坐上这总编之位也有数年之久,在此期间,《江湖周报》在他手中蒸蒸日上,销售量一年胜过一年,他年过而立便在百晓门中颇受看重不说,放眼整个江南府,也是有些地位的。

事业有成,年初又新添了幼子,他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不想却遭了晴天霹雳——玉七公子要封笔了!并且态度非常坚决,无论他怎样劝说利诱,对方都坚持不会再继续写作。

玉七公子是“白话小说”专栏的御用写手,《江湖周报》每一期的报纸销量,至少有三分之一是靠玉七公子的连载小说支撑,而对路怀嘉来说,玉七可不只是个写手这么简单。

路怀嘉之所以能打败一众比他资历更老的编辑当上总编,这几年又能稳稳把持着在报社内的话语权,这一切的一切固然有他自身的能力在,但也与他当年一手挖掘玉七,将“白话小说”专栏由乏人问津做到如今爆火是分不开的。

甚至可以说,只要玉七公子写一天的小说,《江湖周报》的销量就一天不会减少,而他路怀嘉在报社乃至百晓门内的地位也一天不会被动摇。

现在玉七要封笔,这不仅意味着《江湖周报》将失去一棵最大的摇钱树,也意味着路怀嘉的地位不再是不可撼动的了,在报业这个更新换代速度极其可怕的地方,销量就是一切,一旦没有了玉七,报纸销量下跌,他用脚趾头都能想到自己会是什么命运。

报社这周接到了无数读者来信,全都是抗议玉七公子封笔一事的,不少人甚至威胁没了玉七公子就不会再看《江湖周报》。

这也是路怀嘉之所以一力坚持在报纸上刊登征稿启事,还开出千两白银这样的天价作为筹码的原因,要知道,在江南府,三百两银子就能买下一间很不错的铺面了。

下了这样大的力气,结果却让他无比失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