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废后竟是太师白月光 > 第22章 祖母

第22章 祖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明姝不愿意多讲这个,她移开话题:“这个点心不错,你多吃些。”

裴意满见她不愿多说,也不好追问,咬住她伸过来的点心,对她也没什么办法。

马车驶向明家,明姝整理好身上的衣物,与裴意满道别,再次相邀下回再聚。

待她下车时,一直跟在身边的谢玄璟不见了踪影,明姝摇摇头,在裴意满的遮挡下不至于很狼狈地钻进去。

明姝一边拍着衣裳上的灰尘,一边往后院走去。

她有意识地绕过她们会出现的地方,明宅立府也快有百年之久了,有过修缮也有扩建,整个宅子规模颇大,院落划分清晰。

但其间又间接错落着景致相差无几的亭台楼阁、流水花苑。

明姝以前就甚少出门,此刻毫无悬念地迷了路。

她只能停在原地回想出来时的路径,又怕这里突然来了人,撞上了尴尬,自己主动隐入花团锦簇中。

*

话说那边老祖宗回了府,明家举家出门迎接,派往城门口接送的人都有几十个,浩浩荡荡地往明家赶。

明大夫人领着二房三房四房五房的夫人等在各自的丈夫身后,大门外站满了小辈,各个伸长了头想要去瞧,却被旁边的大人打了下脑袋或是叱喝一声,又将头缩了回去。

明大夫人站了会儿,一个婆子拉过杨嬷嬷耳语一番,杨嬷嬷心中拿不定主意,接过拜帖走近她,在她耳侧轻声道:“夫人,裴家的三姑娘给五姑娘递了贴。”

大夫人低眸扫了眼,还没说话,杨嬷嬷迟疑了会儿,组织好语言,继续道:“听后门的守卫说见到五姑娘爬着狗洞溜出去了……”

杨嬷嬷说完,也不敢抬头看大夫人的脸色,等着她的发落。

“……”大夫人果真听了面色铁青,险些没忍住将那句“没规矩”呵斥出声。

她想通其中关节,冷呵了声,语气不明道:“她倒是聪明,也白费我今儿让秀禾去跟她安排的一份苦心了。”

杨嬷嬷垂首不敢回话。

大夫人接过拜帖,看了眼,又道:“罢了,她出去便出去吧,与那裴家小丫头在一起出不了什么事。不在府中那是最好的,谁知万一她若是想在府中晃悠撞见了老祖宗,那可还得了?”

“那,娘子就随她去了吗?”杨嬷嬷还是觉得有些不妥,府中大姑娘还在备嫁,若是那五姑娘在外惹了祸事,传出去了对她们大姑娘的婚事也不好。

“不用。”大夫人不在意道,“裴家至少还是知府,那三丫头是他们的宝贝疙瘩,明里暗里不知有多少护卫,不必管,你让人瞧着时辰,若她按时回来了,便罢了,若是忘了时辰,自己去祠堂跪着。”

“可……”杨嬷嬷还想说那些护卫是护裴家的姑娘的,谁知道会不会护着五姑娘,但大夫人没有聊下去的意思,她只好应声去安排。

大夫人瞧着已经肃清行人的街道,嘟囔了声:“也不知这丫头撞了什么福运,竟然能跟裴府搭上关系……”

她嘟囔声方落,街角那边驶来了插着明家徽志的旗子的马车,浩浩荡荡,络绎不绝,做足了派头。

大夫人收了心思,跟在丈夫身后往前去迎接。

几个儿子依次上前喊马车内的人:“母亲。”

“母亲舟车劳顿,府内已照母亲习惯安排好了事宜,入了府便可歇息。”

“嗯。”苍老的声音从厚重的帘子后响起。

明二爷亲手将马凳放好,明大爷与明三爷伸着手搀扶发须皆白的妇人。

老太太一身墨绿金丝缂绣白鹤长寿松纹的狐裘披风,拄着鸠杖,白皙面皮,深刻的皱纹于眼尾,一双浑浊锐利的笑眼不见笑时泛着肃意,一笑却又显得和蔼可亲,背脊挺拔立在车前扫了眼府中的一众人等,没有老人的一丝臃肿与沉重。

“都进府罢,外头冷莫要冻着了。”

“多谢老祖宗。”大家齐齐福身行礼致谢

到底还是老了,一群人乌泱泱迎进去,见过礼后,再闲聊几句老太太就撑不住了,摆了摆手,让儿子孙辈等人都退下,该做什么做什么,不用在里面挤着。

赶完男人出去了,又细问了几句府中的事宜,也让一群儿媳离开,身边的嬷嬷扶着回屋歇息。

躺在榻上时,老太太迟迟没有闭眼,她忽地问道:“今儿请安的小辈里有她吗?”

身边候着的嬷嬷也是跟了老太太几十年,知晓她说的是谁,回想了番便道:“没有。”

“……”

老太太沉默。

李嬷嬷给她掖了掖被角,道:“许是知晓您心里还有疙瘩,不想让那孩子出来冲撞您……”

“呵。”老太太睁开眼,目光锐利地扫过她,而后又闭上,慢声道,“你也去歇息罢,这儿不用你伺候。”

“是。”李嬷嬷叹了声,知她心中扭捏,查看好炭火后又叮嘱待侍的婢女,便回了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