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廷烨坐在白玉京的屋子里抱着自己这个心肝儿一般的妹妹,在脸上亲了又亲,有些惋惜的说:“我这妹妹,最是喜欢我,一想到她要和您去禹州,我可真舍不得。”
是了,白玉京要去的,是禹州。
那个八王爷的封地,当年顾廷烨就是押宝押中了这位王爷,才杀了个腥风血雨回来。
白玉京这次,就是要提前给儿子铺好路。
至于这辈子会不会突生什么变故,顾廷烨也是担心的,母子两索性吃熟不吃生,懒得重新考量了,就他吧。
白玉京走之前,特地去拜访了庆宁大长公主,送上了一本她手书的佛经,还有一串碧玺十八子。庆宁大长公主早先听闻了宁远侯府这事,也气,可是现在看白玉京面相,却无半点怨怼,只说自己这深闺早呆腻了,想着天下这么大,想出去看看,现在也是个机会。
长公主收下了佛经,想着白玉京或许真是得到了佛陀的点化才能如此开明,于是乎,更加虔诚了起来。
年前,白玉京用了三天,一天去忠勤伯府去看望刚怀胎有孕的盛华兰,一天去拜访了自己在京城中的董姨妈,一天特地带了礼物去盛家拜访盛老太太。
两人在房里遣散了下人,关起门来聊了半天,走的时候,留下了一封信。
白玉京原本想着痛打落水狗,要那小秦氏在自己面前斟茶执礼,自己心里好痛快痛快,后来想想,算了,何必和那起子人计较。
是以,没等小秦氏进门,白玉京就搬走了一半的嫁妆,带着车队护卫还有自己的小女儿就走了。
大年初一,白玉京穿了一身新衣,和顾偃开最后一次接受全府人的跪拜,发了红包,初二就启程了,理由很好的——回娘家。
白玉京这是真的要回娘家,出了门就奔扬州去了,那是她母家的故居。
白玉京相约着董姨妈一同出门,得知这次白玉京要回扬州,董姨妈也动了心,毕竟嫁过来几十年还没再回去过,两家的车队还没走到城门口呢,就被林海提溜过来一个脏兮兮的小丫头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是顾廷烟。
白玉京那个气哦,拉着顾廷烟就想回头,顾廷烟这下学乖了,说:“嘿嘿,母亲,您还不容易回一次外祖家,出了门不走回头路的,多不吉利啊。”
顾廷烟这是打定主意不回侯府了,看着她穿着个花棉袄,里面绑着的,全是白玉京给的银票,白玉京哭笑不得。只得一边差人回侯府报信,一边又带上了个累赘上路了。
白玉京先是回到了外祖家,乐乐呵呵的和外祖家的什么姨婆姨妈表姨婆表姨妈,还有这个姨丈那个什么亲戚相处了一段时间,辞别了外祖出发往海宁的方向走了,这次董姨妈就没跟上了。
扬州徐家,在当地是旺族,出了几个出了名的商贾,这回白玉京回乡,是开了祠堂祭祖了的,毕竟,有钱的白女士是家里唯一一个皇帝亲封的正一品的诰命。
这是徐家上上下下都望尘莫及的,加上她带回来的,是那顾侯一大一小两个女儿,可见她在宁远侯府的地位。
看她能把宁远侯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家中的女眷无不让自己的女儿多学着点,是以,在白玉京人都走后几天了,徐家还恍若隔世,咱家这算是出了个一品夫人了呀。
这也是白玉京的筹划之一,若是她真合离了,这诰命就不在了,想到这里,她更坚定了禹州这一路要做的事。
她如今,只能依附那脏心烂肺的顾偃开活着,以后也只能靠儿子孙子活着,可是,她为什么不能靠自己活着呢?
白老太爷如今身子骨还挺好,每年也都有往来的书信,老太爷知道白玉京要回门,高兴得从年前就开始激动得睡不好。她回到白家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白老太爷在门口了,白玉京的眼泪早已夺眶而出。
那是疼了她一辈子的爹爹啊,上辈子自己难产死了没多久,白老太爷也没了,这辈子她和爹爹到死也没能再见一面,这辈子爹爹还活着,她这次回来能见上爹爹一面,哪怕要她现在死了,也心甘情愿。
顾廷烟在旁边扯着激动的白玉京一个劲儿的叫着母亲慢点儿跑,可这情绪上头哪是能刹得住车的。就看白玉京两手提着裙摆,三步并作两步,在丫鬟和顾廷烟的搀扶下跑到了白老太爷跟前,到了跟前就跪下了,一边自诉不孝一边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