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觉得我那点知识水平,连个收菜的村口老太太都不如,根本没什么付费的价值。他要真是冲着农业知识来的,在我这里简直纯属自讨苦吃,哪有什么参考意义。
于是每次看到他推门进来的身影,我的心情就变得极度复杂。用“复杂”这个词都显得不够贴切,简直是一种想笑又忍住、想吐槽又得克制的微妙情绪。
而且这个人莫名其妙,每次来都带着一个金发的小女孩。
小女孩看起来才五六岁,扎着两个毛茸茸的小辫子,穿着公主裙,手里抱着个毛绒玩具熊。
而她爹(姑且这么称呼吧),就在旁边慢条斯理地挑西红柿。
不过,他从来没明说过那是他的女儿。要说是父女吧,倒也不太像。
我试着描述一下,他们的互动有点……怎么说呢,虽然不像父女,但也不完全是带着亲戚的小孩的那种氛围。
小女孩特别强势,说话奶声奶气的,但又总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这次别再买错了,你要是买错,我就再也不理你了。”
男人完全不以为意,低头轻轻捏了捏她的帽子边沿,语气温柔得让人起鸡皮疙瘩:“好好好,这次一定不会错,你看,我什么都准备好了。”
我站在柜台后面听着,吐槽欲都快憋不住了。
她就算是个小孩子,也不该这么理直气壮吧?更别提他还一副宠溺到无下限的态度。要是我小时候跟长辈说话这么横,估计早就被揪着耳朵教育了。
每次那小女孩的表情从一进门就写着“我不想来”。她手里时常抱着那只毛绒熊,一脸不情愿地拖着步子,像是被人强迫着来菜店“受刑”。要不是他拉着她,她大概早就转头出门了。
“我不喜欢这里。”她皱着小鼻子抱怨,“一点也不好玩,什么都没有。”
他低头哄着她,声音轻得好像怕惊到什么:“乖,再待一会儿就好,待会儿带你去玩新的玩具。”
“你每次都这么说,但还是要在这儿呆很久。”她气鼓鼓地撇过头。
他没有生气,反而笑得很温柔:“这次是真的。我们就看看,看完就走。”
小女孩却不买账,抱着熊缩在一旁的椅子上,甩了甩腿,语气很冲:“你喜欢待在这种无聊的地方,我才不要。”
他低头拍了拍她的头顶,声音不急不慢:“等一下就回去了。”
“你每次都这样骗人!”她提高了音量,眼神里透着不满,嘴里嘀嘀咕咕:“每次说一下下,结果每次都好久。”
他却不急不躁,只是轻轻地说:“再给我五分钟,好吗?”
小女孩嘟着嘴不说话,转开头,一脸的不耐烦,但还是没跑出店去。
这一幕,让我忍不住扶了扶额。不是我多事,而是实在太奇怪了。每次这两人一出现,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别扭感。
他的态度实在让人不舒服——那种对小女孩无下限的宠溺,已经完全失去了成年人该有的基本边界感。不是偶尔的迁就,不是因为小女孩太可爱而心软,而是近乎谄媚的顺从。
他不是哄,而是哀求;不是宠爱,而是奉承;不是溺爱,而是无条件服从。
小女孩说一,他绝不会说二。小女孩让他跳,他绝对不会问“多高”,只会立刻弹起来。即使小女孩的要求再无理,再荒唐,他都完全没有任何异议。
每次他用那种低声下气的语调对她说话的时候,我总觉得全身上下的寒毛都立了起来。那种温柔得过分、顺从得离谱的语气,根本不像一个成年人对待孩子的方式。
这种关系,不管怎么看都让人觉得不对劲。尤其是他对小女孩过度的顺从,已经让我忍不住开始感到有些恶心。
小女孩有着一头亮眼的金发和一双蓝色的大眼睛,从外貌上看,跟这个男人完全不像。这差异感让他们看起来更不像是亲子关系。
这俩人凑在一起的氛围,说不清是哪里不对,但就是觉得奇怪。
我试探着问:“您女儿真可爱啊。”语气带着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希望能从他嘴里得到些确认。
他眉头微微一挑,嘴角扬起一抹温和的笑意,语气轻飘飘地回了一句:“不是哦。”
我一下没反应过来:“不是?”
他点点头,似乎没打算多解释,随手拍了拍小女孩的头顶。小女孩哼了一下,嘴巴撅得老高。
气氛突然变得有点尴尬。不是女儿,那是什么?邻居的孩子?老同学托付的?还是哪里捡来的?还是……我脑子里一连串的问号疯狂冒出来,但他显然不打算解答。
他像是完全没意识到我的困惑,甚至连解释都不多一句,低头看着小女孩,语气柔和地问:“还想挑点别的菜吗?”
小女孩摇了摇头,抱着毛绒熊站在原地,一副等着结束的样子。
是啊,他越这样不明不白,越让人觉得心里发毛。
他那随意的一句“不是”,不仅没解开我的疑问,反而让一股隐隐的寒意爬上心头。如果不是女儿,那他们是什么关系?他的语气虽然平静,但那种看似漫不经心的回答,却更让人觉得奇怪。
而小女孩呢,似乎对他的回答并不意外,依旧抱着毛绒熊,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好像早就习惯了这种模棱两可的说辞。他们之间的相处,没有亲情的温度,反而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别扭感。
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试图从他们的举止中找出点线索。但他始终挂着那个温和得过分的笑,带着一点若有若无的意味深长,好像一切尽在掌控,却又什么都不点破。这越看越让人觉得恶心了。
他那随意的一句“不是”,不仅没解开我的疑问,反而让一股隐隐的寒意爬上心头。
如果不是女儿,那他们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