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周家小院,不养闲人 > 第12章 请人干活

第12章 请人干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初村长带着他去县衙登记户籍的路上,是想把周景年当逃犯的后人移交官府,赚取赏钱。

毕竟哪来的穷苦人家,能咬牙花下十八两银子。可即便他少言寡语,从他的神色和状态还是发现这个孩子对山外的世界一窍不通,也没有土匪罪犯眼中的狠厉。

看着周景年走入当铺,村长脑中逐渐清明,不管是哪里的逃犯,家底能有十八两,谈吐上像有学识的,不可能连年号都不知。

就当他是山里来的,就当是这家外孙好了,能活下来就是不容易了。

如果是一个重犯,怎么可能会带着看着才四五岁的妹妹逃亡,还带着牲畜。

就心软这一回。

那段时间村长经常半夜惊醒,怕周景年实际上是逃犯,更怕自己因为一时心软害死了整个村里,这件事更不敢跟老伴说,让她跟着担心。

直到后面看这个人每天都在干活,不像一个富家公子,也没有去算计村里,村长才放心了些许,但还是经常盯着周家。

“那间屋子的事我会跟村子里说,你尽管放心交给我,我会挑好人看住,不会有人捣乱,你原本打算出多少建这个晒场?”

周景年听到村长的话反而更放心了,既然只有他们二人知道,作为一根绳上的蚂蚱,那村长只会帮忙将这外孙的名号坐实。

“村长,我愿意出上八两,圈出一小片地,最好用篱笆遮挡一下,然后有地方存放陶罐就行。另外再给二两管午饭,还要请两个婶娘帮忙做饭,粮食的另外在村里买。”

小时候农村里建房子,村里都会派一个人帮忙,主人家管饭,所以周景年打算按这个标准来。

那座房子是在村子的最前面,左边是村口的大樟树,不远处是村里的小溪,右边有一大片空地,正是村里的晒场。

在每年秋收前,村里会用泥土混合秸秆碎,倒在晒场上,用工具夯实,最后用滚筒压平整,晒干后就会变成一块平整的泥地。

村里会对这片地划分,抓阄决定各家轮流打稻穗和晾晒稻谷。

经过村民多年的夯实打理,这片地已经变得异常坚硬,即便是大雨天,也不会被冲垮和露出裂缝。

假若一直不去晾晒稻谷就有可能会发芽,甚至返潮发霉。而这种晒场可以减少稻谷里面掺杂太多泥沙,而且可以更快的将收割上来的稻谷晒干,毕竟差役老爷们收税时,还会检查晾晒情况。

为了防止被人和动物偷摸粮食,耳房里还有简易的一片片的竹篱笆。方便将晒场围起来,各家留小孩看管和翻晒。

村长打算到时候就用这些篱笆,从那座房子门前围到小溪边。有几家还没晾晒完稻谷,就不占用晒场了,况且要是晒场里架上竹竿很容易戳出洞,秋收就在寒露以后,正好村里忙完这个过段时间开始秋收。

“那你就交给我来办,我会安排人将那座房子门口围起,到时候叫上几个娃子看着,干活的人你有什么打算吗?”

村长已经决定好了,那座房子的耳房修葺一下并没有什么问题,有这多余的钱财,不如给村里人留着买粮食。

“收豆角的人手我会找李大婶负责,场地还是要多劳烦村长您了。另外,我打算再起几间屋子,到时候得老师傅那边跟你商讨我家请人的事情。”既然豆角的事情已经安排的差不多,那自己还是要去问一下老师傅们如何扩充自己的院子。

周宁听到兄长跟村长三言两语就决定好了这么多银子怎么花,心里在小小的肉疼。

出门的时候她的兴致都不高,她觉得这些银子明明可以省下更多,就像豆角,她们上次在村里收也只用了两文钱一斤。

如今却要花上,而且她家也有院子,明明可以直接在她家做的,这样就能省下更多。

周宁忍不住把心里的疑问说了出来,却看到兄长特别惊喜的样子。

“周宁,放我们那里,绝对会是一个商业天才,你现在才五岁就已经有这样的头脑,一定能在澧朝富甲一方的,以后兄长就要靠你养了,你真是最聪慧的小孩。”

看到兄长这样手舞足蹈,周宁更加不解,听话里的意思自己说的是对的,那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

是因为他没想到吗?

周景年也反思了一下自己:”周宁,这件事情是我的问题,昨天忘了跟你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周宁,你要知道,有时候一群人的力量会远超一个人,比如这个豆角,它老化非常快,那我们就需要一些帮手更快完成。”

“可是这跟把陶罐放在我们家有什么关系呢?”周宁还是有点不理解。

“财帛动人心,到时候村里人都知道我们做大生意,万一有人因为眼红一时冲动闯进家里破坏陶罐怎么办?就像那天哪有小偷砸坏我们的窗户。所以这件事交给村长来干最好,我们要知人善用,这样我们虽然赚的钱少了,但是更轻松了,这也是一种赢,我表达的清楚吗。”

周宁似懂非懂,但是大概理解了一点:“意思是就凭我们两个是守不住的,但是村长是这个村里最厉害的人,他就能守住。”

周景年刚想再夸奖她一番,老师傅就过来了。

即便不给村里另外建房子,那他家也还是要修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