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直播千古一帝的强取豪夺剧本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翌日,几位紫袍玉带的老尚书站在满地散落的账簿间,枯瘦的手指攥着空了大半的粮仓黄册,连牙牌碰撞的声响都带着颤。

"当真是......连瓦缝里的陈年积灰都抖落干净了。"刑部尚书白衍望着楹柱上墨迹未干的赤字,玉笏坠地的脆响惊飞檐下寒鸦。

他们忽然记起七年前那个血染宫阶的清晨,太子立在殿前,脚下蜿蜒的血河漫过一道道的汉白玉阶。

彼时新桐初引的晨光里,太子广袖沾着飞溅的血珠,玉冠下的眉眼仍如春山含翠,却将李族七百余口人的生死说得如同碾碎蝼蚁:"着镇抚司查抄三族,明日午时三刻,菜市口行刑。"

那日刽子手的鬼头刀砍卷了刃,监刑官换过三匹坐骑才踏完刑场血泊。

至今老臣们午夜惊醒,仍能听见朱雀大街上稚童的哭喊——三岁小儿腕上系着"逆党余孽"的木牌,被铁链拖过青石板时,指甲在石缝里抠出道道血痕。

人们总说岁月能磨平棱角,却忘了有些刀锋是愈陈愈利。

自高祖起兵陇右至今尚且不足一甲子,大景龙椅上哪个不是踏着尸山血海走来?

昔日北狄叩关,高祖亲率玄甲军出居庸关,不过旬月便筑起九丈京观——七万颗胡虏头颅垒成的塔楼至今仍在关外沐雨栉风,每当朔风穿隙而过,便发出万千冤魂恸哭般的呜咽。

洪景初年江南盐税案,洪景帝连斩七十二名贪墨官吏,血水把秦淮河都染成了绛色。

遗忘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啊!齐家帝王之路那都是血铺就的,高祖是,洪景帝是,太子更是!

大朝会上,太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自把齐林引到武将首位。

二皇子带着几个弟弟行礼时,嘴里"长兄"叫得格外响亮。几位御史盯着齐林战袍下若隐若现的四爪蟒纹,生生把弹劾咽回喉中。

朔风卷过枯枝,齐林腕间的玄铁护甲磕在青铜虎符上,竟激出塞外风雪般的铮鸣。

他抬眸望去,校场东侧五军营的旌旗猎猎作响,玄底金纹的"殚忠"二字被阳光镀得刺目——那是祖父当年握着他的手一笔一划写出的营旗。

"五军营今日当值的是河南班军。"神机营提督姜延年突然开口,枯枝般的手指划过城墙箭垛。

顺着他的目光,可见校场西侧阵列中夹杂着靛蓝绑腿的军士,这是山东卫所特有的标识。

三大营统领中唯有这位老将敢穿文士襕衫,腰间却悬着三眼火铳。

三千营都督裴玉嗤笑着扯动缰绳,他座下那匹玉照狮子骢立刻昂首嘶鸣。

这位出身帝王家臣的老将惯用马鞭指点江山:"看见那面龙纹金鼓没有?上月南苑围猎,圣上亲赐的新制更鼓仪——二十四面金钲、七十二副画角,昨夜才从内承运库抬出来。"

话音未落,五军营阵中突然传来整齐划一的跺地声。

八百重甲步兵以枪柄击地,震得角楼梁柱簌簌落灰。中军旗下转出一位虬髯将军,手中丈八蛇矛竟是当年先帝破阵所用,矛尖暗红血槽在日光下宛如游动的赤蛇。

"末将五军营坐营官郑英,请郡王验看围子手营新阵!"吼声震得城头积雪扑簌簌跌落。只见阵型突变,前排叉刀手突然矮身,后方竟露出三架蒙着油布的重器——赫然是神机营最新研制的百虎齐奔箭,这种需要十人操纵的火器本不该出现在步军阵中。

齐林握紧虎符的指节微微发白,他终于明白三位提督为何要选在五军营校场交接。

这些纵横交错的后手,这些跨越营别的布局,分明是在告诉他:三大营从来不是分立的山头,而是盘根错节的战争巨兽。

"末将斗胆,请郡王指点神机营新制的炮。"神机营都督捧上乌木托盘,十二枚鎏金符牌在烈日下泛着冷光。他布满刀痕的手背微微发抖,他不过是五军营马槽旁的小卒,若非在先楚王救他性命......

齐林接过符牌的刹那,校场东侧突然传来战马嘶鸣。

三千营掌旗官挥动蟠龙金旗,八百重甲骑兵如黑云压城般奔袭而来,马蹄震得地面青砖都在颤动。这是三大营给他的下马威,亦是老将们最后的试探。

"取本王的雁翎刀来。"齐林扯下绣金蟒纹披风,露出腰间狰狞的旧伤。那是昔日征战留下的箭疮,此刻在烈日下泛着不正常的潮红。

当第一匹战马冲至三丈时,他忽然旋身劈向校场左侧的榆树,碗口粗的树干应声而断,轰然砸在骑兵阵前七尺处。

烟尘散尽,五军营都督抚掌大笑:"好个七尺生死线!当年......"话音戛然而止,老将军别过脸去,甲胄下的苍老身躯微微佝偻。

角楼阴影里突然传来机括转动声,十二名幼官舍人捧着鎏金铜匣鱼贯而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