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直播千古一帝的强取豪夺剧本 > 第17章 第 17 章

第17章 第 1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星星折扇轻点:"丙申年腊月廿三,崔十七郎被典当纹银二两,当票写着'三岁病童,生死不论'!孝慈皇后出阁前日,崔十七郎就被除籍了,第二日,就被典当了。生死不论,这买卖可比匈奴贩子狠多了,完全没留给人一家留活路!”

天幕中浮现出孝慈皇后大婚当日的绣帕,帕角歪斜地绣着"林楠"二字。星星放出一张展开刑部旧档:"洪景帝登基第十年,幽州大牢死囚临终供认,曾奉命劫杀总兵府寻人侍卫!"

画面切换至京兆府尘封的案牍,泛黄笔录记载着更夫证词:"丑时见崔府角门出灰篷马车,婴啼三声而绝。"星星点开了一段视频。

【冬夜风雪不断,当铺青砖墙上的冰棱正往下滴着血水——一位身形佝偻、面容模糊的老道人翻遍全身掏出的一吊半的铜钱、半块太极玉佩并褪色道袍,最后连脚上云履都抵在柜台,才换来那张墨迹未干的"三岁病童死当契"。】

"列位细看这当票附注。"青年主播折扇尖凝出寒光,放大票据边角蝇头小楷:"戌时三刻立契,亥时初刻报官称走失。"恰与京兆府案卷中"崔府亥时二刻报官"的记录形成致命时差。

【画面陡转至一个巷口。

老道人单衣赤足跪在雪地里,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他身上,他却浑然不觉,只是小心翼翼地将滚烫的孩童贴在内衬仅存的干爽麻布处。

檐下药童多年后向刑部供述:"那老道左膝有块冻疮裂到见骨,却把最后半块姜片塞在孩子嘴里。"】

“这位老道人,为了救崔林楠,是从狗洞爬出去求药的。

青石墙上那道狗洞,曾经三法司丈量,恰容七尺男子蜷身而过。”星星冷笑一声,"崔家账房倒是个妙人。这纹银二两,是当年招待孝慈皇后回门所用的费用。"

“安儿,你别笑了,笑的.......”齐乾侧过脸来笑着看洪景帝,洪景帝把后面的话吞回去了,我害怕!

暖阁金丝炭映着太子齐乾眉间温润笑意,他指尖轻叩茶盏的动作像在抚琴。裂纹在青瓷釉面绽成早春梨花的模样:"父皇方才说什么?儿臣不过想起前日读的《悯农》——'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洪景帝喉结滚动的声音被炭火吞噬,三年前太子这般笑说夷三族的时候,琉璃盏也是这般裂成蛛网纹。

他分明看见太子袖中滑落的正是锦衣卫新供上来关于崔林楠的资料,赫然就夹着那张奉命劫杀总兵府寻人侍卫的供词!

那张盖着血红色手印的证词飘进炭盆时,火舌温柔得像在亲吻婴孩。

"铮——"

齐林腰间雁翎刀突然在鞘中长吟,刀柄缠着的玄色鲛绡无风自动。这柄饮过三百北狄人颈血的凶刃,此刻正与主人共鸣着杀意:"别急,会让你喝饱。"

京城北门外的官道腾着白蛟似的霜雾,十二口铸铁官锅沿瓮城排开,青铜饕餮纹的锅耳上凝着冰碴。

新募的户部小吏攥着豁口木勺,皴裂的虎口贴着"赈"字火漆印:"奉旨施粥——见券领粟!"蜿蜒如冻蛇的队伍里,每双皴裂的手都攥着盖有户部鱼鳞印的竹制粥券。

唤作小二子的乞儿仰着脖颈,破毡帽下的眼睛映着天幕流光:"俺娘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话音未落。

后面的老乞儿踮脚指着黄绸龙纹幡,幡下铁锅沿儿凝着指节厚的米脂,"听说今早宰了一头官仓羊放进去熬粥!"他翕动着鼻翼去捕风中零星的肉沫香,却只闻到崔林楠破袄里散出的霉味。

崔林楠打扮的比乞儿还乞儿,一路上是风餐露宿,还不能混进丐帮。

只能在一些连丐帮都看不上的小乞儿中混,他总算把各地追兵都甩在了身后。他也不敢回青云观,只能只身跑到京城,希望先找其他师兄再说!

他第一次知道原来朝廷这么大的力量,天罗地网啊!

连江湖也是超越他想象的厉害!

还好我有两把刷子,看看我这发型,我这造型,我脸上手上的冻疮,都是我特地、硬生生冻出来的!

从来没吃过这么大的苦,要我师父师兄看见了,可不要心疼死了!

崔林楠趁人不在意的顺手抹了把眼角的水痕,又擦了擦冻出冰棱的鼻涕,透过蒸腾白汽望见粥棚金匾——"皇恩浩荡"四个漆金字正往下滴着米汤。

"到俺们了!"小二子突然攥紧崔林楠的袖口。

户部小吏舀粥的木勺在两人瓦罐间犹豫半息,终究给崔林楠多添了片腌姜——那姜片浮在粥面。

崔林楠忽然掰开半块硬馒头,豁口处还留着昨夜野狗的牙印,牙印那一边留给了自己:"趁热吃。"粗粝指尖划过小乞儿开裂的嘴角。

"谢......谢昭武大帝......"老乞丐突然冲着龙旗叩首,额间沾着的粟米混进雪水,带动了排队的一群人纷纷跟着叩首,一时间,雪地上满是叩拜的身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