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古代食铺经营日常 > 第21章 酸梅鸭

第21章 酸梅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晚食时分,天又下起了濛濛细雨。

沈春蕙把食客送出门,转身之际余光扫到一道撑伞而来的月白色身影。

天青色竹纹伞面下是一张年轻俊朗的脸庞,浓密如刀锋的眉毛,形似桃瓣的眼,眼眸黝黑明亮,身形修长,宽肩窄腰,缓步行走间衣摆摇曳,矜贵风流。

朦胧的雨丝仿佛给他如玉的脸庞镀上了一层莹润柔光,少了前日初见时的倨傲,多了几分温柔。

“沈大娘子,我来了。”宋临停下脚步,微笑地道。

他一笑,脸上的婴儿肥展露无遗,添了几分乖巧可爱,沈春蕙晃了晃神,笑盈盈地道:“宋郎君快里边请,今日有……”

宋临看着她笑靥如花的脸庞,脑中不自觉浮现窗台上那一直婀娜的海棠花。

晨间起来时天色尚暗,有一缕烛光落在海棠花上,衬得花瓣越发娇嫩,他鬼使神猜地用手抚了抚花瓣。

微凉、莹润的触感让他头皮发麻,心神荡漾。

他走在她身后,垂眸就能看到她小巧莹润的耳垂,纤长的脖颈,靠近衣服的地方,一颗黑色的小痣若隐若现,引人浮想联翩。

宋临眼睛像被烫到了一样,猛地扭头,却不知该把目光落在何处,只仓促地游移着。

沈春蕙介绍完菜式,刚想问他要吃什么,回头就见他心不在焉地四处打量,显然没把她的话听在耳里。

她以为他对墙上的界画感兴趣,笑问道:“宋郎君可是擅长画画?”

宋临猛地回神,谦虚道:“尚可,算不上擅长。”

他看进她的眼里,期待她的回答,却见她走到金茂那一桌前,道:“没有空桌了,宋郎君可愿意跟金郎君他们坐一桌?”

宋临失落。

金茂回头见是他,心里一惊,下意识地大声道:“宋同窗,你怎么这么迟才来,没有菜了。”似是生怕宋临抢他的吃的,他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吃菜速度。其他三人互相看了一眼,没有说话。

宋临嘴唇微扬:“沈大娘子给我留了一份。”

金茂一噎,惊天动地地一阵咳嗽,后默默地挪了位置。

宋临走过去坐了下来,道:“酸梅鸭、春笋炒肉、凉拌马齿苋、老鸭汤面各来一份,白糖糕……也来一份吧。”

他喜酸不喜甜,白糖糕甜腻无酸,着实不合他胃口。

只是听说沈大娘子擅长白案,宋临想着,便问道:“白糖糕可是沈大娘子的手艺?”

沈春蕙原本见他无视她的话,心底多少有些不快,如今听到他流畅地报出菜名,便知自己错怪他了。

她态度上不自觉地多了几分殷勤,盈盈一笑道:“是我做的。我红案一般,远远比不上宜姐儿,菜只能辛苦她炒了,我白案尚可,早食、糕点都是我做的。”

宋临认真地道:“沈大娘子切勿妄自菲薄,你做的荸荠糕清甜爽口,我吃着比如意斋的好。”

被人夸赞,沈春蕙心里受用,嘴角眉梢控制不住地疯狂上扬。

宋临又道:“我本不喜甜,也不爱吃糕点,只是吃了你做的荸荠糕才知原来我不是不爱吃糕点,是之前没吃到合心意的。”

常有人夸她们的厨艺,各种各样的夸法都有,因此沈春蕙并都没有多想,落落大方地笑道:“合你胃口就好。”顿了顿,又道:“白糖糕不会甜的腻人,你放心就好。”

果然如沈春蕙所说的一般,白糖糕软糯,但并不甜腻。

宋临不爱吃甜,却偏爱吃糯,嘴又刁钻,糕点只吃燕京最好的糕点铺如意斋的。

许是爱屋及乌,他甚至觉得沈春蕙亲手做的糕点比如意斋的好吃。

一碟白糖糕,不过半晌功夫就进了他的肚子。

时下人吃点心一般都是饭后吃,许华还是第一次见有人在饭前吃完一碟点心的,纳闷不已,只以为白糖糕味道惊为天人,也跟着夹了一块吃。

吃到嘴里,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惊艳,但也软糯可口,甜香得宜,比寻常糕点铺的要好上许多。

宋临咽下嘴里的白糖糕,垂眸看向其他菜式。

酸梅鸭切的刀工利落,大小均匀,摆盘整齐,颜色红艳艳的,用白色莲花瓷碟装着,更衬得鸭肉油亮红润,诱人异常。

宋临没有犹豫,筷子伸向了酸梅鸭。

酸梅鸭才到嘴边,一股甜酸味扑鼻而来,其中还夹了丝丝梅子清香。

对于酸味,宋临毫无抵抗力,迫不及待地把酸梅鸭放进口中,嘴巴酸了一瞬,而后满嘴酸甜清香,轻轻一咬,鸭肉嫩且入味,鸭肉的香气中夹着梅子的酸香,让他欲罢不能。

酸梅鸭宋临还是第一次吃,却瞬间俘虏了他的胃。

一块又一块,一碟子酸梅鸭不一会儿被吃掉了大半,他才把筷子转向其他菜。

竹笋炒肉的笋吸收了猪肉的香味,油香脆嫩,凉拌马齿苋酸酸甜甜,还带一点点辣,好吃得紧。

最后一块酸梅鸭吃完,宋临放下筷子,惊觉他竟吃撑了。

家里祖母爱养生,讲究吃七分饱,从小耳濡目染,他也习惯了吃七分饱,如今竟然破了例,且还意犹未尽,仍想再吃。

见宋临吃完了,金茂大声道:“沈大娘子,结账。”

店里就剩下他们一桌了,沈春蕙听到声音立即抬脚走了过去,问道:“还是一起结账吗?”

金茂刚想点头,就听到宋临道:“我单独结。”

如此,金茂改口道:“我们四个一起结,沈大娘子你算一下多少钱。”

沈春蕙拿着算盘噼里啪啦一通算,抬眸道:“金郎君一共五百一十八文。”说完扭头看向宋临道:“宋郎君一百零八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