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日的摸索,沈春宜和几家蔬果铺子、鱼虾铺子、肉蛋铺子签下了契约,每日送货上门。
她们只需在前一日拟好食材单子,让人送到铺子即可。
不用亲自去买菜,又多了孙六娘跑堂,她们终于有时间坐下来歇一歇了。
沈春宜坐在院子的石桌旁,脚边趴着乌黑一团的春生,另一边是欲言又止的沈春蕙。
“想问什么,问吧。”沈春宜俯身伸手去逗弄春生。
沈春蕙绞着双手,半晌,才吞吞吐吐地道:“宜姐儿……我们和谢大郎君不是一路人。他是高门大户,我们只是平民百姓,不般配的。你不要……不要被他蛊惑了。”
谢大郎君对谁都冷着脸,唯有看到宜姐儿,眼里才有温柔。
她都能看得清,宜姐儿这么聪明,不会看不清。
春生被沈春宜逗得生了气,龇牙咧嘴的要来咬她,沈春宜收回手:“我知道的,你放心吧,我不会动心。”
谢端表面上温柔斯文,骨子里强势,无论是性格,还是相貌,都在她的审美点上。
那一夜初见,她是有些上头了。
这两日,她也彻底清醒了。
国公府世子,十八岁的探花郎,二十二岁的大理寺少卿,无论哪一样,都和她这个碌碌一生的平民百姓不相配。
她有这种想法,不是因为自卑,而是因为看得太清太清。
现代如此文明先进,不同阶/层都难以修成正果。
更何况是在等/级分明的大燕。
她也曾想过,如果在现代,她或许可以试着接受他,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但在这个时代,即使民风再开放,女子都不可避免地遭受到更多的非议。
她们如今已经背井离乡了,再不想,也不能再经历一次了。
明知没有结果,也不可为,她不会沉沦。
沈春蕙松了口气:“那以后你避着他一点,昭昭对他赞赏有加,想来他也不是蛮不讲理的人。”
想起谢端的态度,沈春宜皱了皱眉,轻声道:“我已经跟他讲清楚了,你放心吧。”
她弯着腰,沈春蕙看不清她的脸色,信以为真。
春生被沈春宜挼得不耐烦了,抬起头“汪汪”地凶了她两声,奶凶奶凶的。沈春蕙见了,也俯下身来要挼它。
春生瞪大眼睛,站起身来一溜烟跑到角落里,警惕地盯着沈春蕙。
气得沈春蕙想上去揪它耳朵,臭骂它一顿。
孙六娘端着一簸箕萱娘切好的竹笋出来,放到日头下晾着,等晾干水分了,再腌酸笋。
沈春宜站起身来,笑道:“好了,别跟它一般见识,我们该去做青团了。”
艾草焯水捞出,用石臼把它舂成泥,放到以一定比例混合的糯米粉和粘米粉里,揉成光滑的青白色面团。
沈春蕙揉着面,萱娘和孙六娘把肉松团成小团,沈春宜则在肉松外裹上一层红豆沙,团成圆圆胖胖的小球,放到一旁备用。
等红豆沙肉松球做好,沈春蕙的面也揉好了。
沈春蕙便做剂子,几人包青团,不一会儿,厨房里的长案上叠起了好几摞装着青团的笼屉。
好久没吃青团了,沈春蕙闻着味就馋得慌:“不如我们先蒸几个来吃?”
萱娘咽了咽口水。
孙六娘手上动作不停,没说话。
沈春宜把青团轻轻地放在笼屉上,才道:“萱娘,你去蒸青团。”想了想,“蒸六笼,待会给玉娘和枝儿姐各送一笼过去。”一笼六个青团,她们刚好一人三个。
萱娘响亮地应了声好,扬声道:“杨桃,来生火嘞。”
不一会儿,杨桃进来了,后面还跟着两个小尾巴,是杨柳和妙妙。
孙六娘叮嘱过杨柳不能进后厨,杨柳听话地站在门外,和妙妙一人靠着一边墙,探出脑袋,好奇地往厨房里看。
沈春蕙见到她,笑眯眯地打趣道:“要做好吃的,你们想不想吃呀。”
妙妙看了一眼她手上的青团,脆声道:“想吃。”
杨桃咽了咽口水。
火已经升起来,厨房里一股烟火味,沈春宜朝她们摆手:“好了,你们去玩吧,等蒸好了再叫你们。”
妙妙闻言乖乖地拉着杨桃的手,连蹦带跳地跑了,惹得沈春蕙忙喊她们慢一点。
不到一盏茶功夫,青团出锅。
萱娘忍着馋意给柳枝儿和周玉娘送去一笼屉,匆匆赶回来。
见所有人都没有动手,萱娘眼眶都要热了:“大娘子,二娘子,你们怎么还不吃,不用等我的,我,我自己会吃。”
她已经感动得语无伦次了。
沈春蕙翻了个白眼:“谁等你,这不是太热了,等凉一点了再吃嘛。”
萱娘用袖子擦着眼睛:“我知道的大娘子!”
沈春宜轻笑道:“好了,别哭得鼻涕泡都出来了,杨桃她们还看着呢,羞不羞人。”
萱娘低头见杨柳和妙妙都张大眼睛看着她,嘴巴微张,满脸疑惑,立即挤出一抹笑容:“我刚才眼睛进沙子了。”
“应该凉了,都吃吧。”沈春蕙给妙妙递了个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