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大福殿 夜 内
太后着一身素雅的常服,坐在殿内主位上。
姚汇姚汇跪在下方,身形略显佝偻:“奴姚汇拜见太后。”
太后目光深邃:“姚汇,近日宫内宫外皆在传,圣人青睐郑十一娘。你跟随圣人多年,他的心思,你应当比任何人都清楚。你以为,可确有此事?”
姚汇:“奴不敢揣测圣意。”
太后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都已经做了,还有何不敢的。”
姚汇心中一凛,但面上依旧保持着恭敬之色:“太后明鉴,奴明知圣人此举会引发议论,却不加制止,并无他意,皆是为了圣人的福祉与朝廷的安稳。圣人年岁渐长,却对男女之情颇为淡漠,奴心中忧虑,故而借此机会,希望能激发他内心的情感。”
姚汇见太后没出声,猜测太后听进去了,便继续说:“圣人已继位六年,迟迟不愿立后,充实后宫,如今,总算有了一个能让他记住的女子,奴也无心去考虑此女子身份为何,只不愿辜负圣人难得的真心。”
太后:“依你所言,圣人当真是喜欢郑十一娘了?”
姚汇:“是喜欢,但不一定是男女之情。若是郑十一娘有福气得太后青睐,能入选后宫,这份喜欢才会变化,若不能,圣人也许会将感情投射到他人身上。”
太后轻叹一声:“但愿,你是真的了解他。起来吧。”
姚汇正要起身,却因跪了许久,腿上已经没了力气。
太后看到,眼神示意身边的宫人去扶。
太后:“你也老了。”
姚汇由宫人搀扶着,再次向太后躬身:“谢太后。奴年事已高,也恐无法陪伴圣人许久。近日也在物色能代替奴位置的人。从前兴庆宫有一位内侍聪明伶俐,办事稳妥,确是可造之材。奴打算将他调至圣人身边。”
太后:“叫什么?”
姚汇:“孔瑞丰。此人八岁就已进宫,但从未离开过兴庆宫,太后怕是不认得。回头奴带他来见您。”
太后:“不必了,你看中的人定不会有错。”
姚汇:“是。”
179 宋国公府大门 日 外
晨光微露,宋国公府的大门缓缓开启元琭启程去国子监
郑元琭身着一袭淡雅儒衫,步伐稳健地走出府门。齐安手捧书卷与文房四宝,紧随其后。随后转身坐上早已备好的马车,启程。
府内的娘子们也陆续走出,她们或着华丽锦袍,或穿淡雅衣裙,在侍女的搀扶下,缓缓走向各自的马车。
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想要一睹郑家郎君和娘子们的风采。孩子们更是兴奋地跳起来,试图看得更清楚些。
180 宣和殿 日 外
宫殿内坐着许多年轻女子,每人桌前都有一叠金桃。
郑元珹、崔氏、杨令仪三人坐在一排低语轻笑。
在她们对面,有一个身着华服、珠光宝气的中年妇女正热烈地与周遭的夫人们交谈,不时以手轻抚身旁羞涩的年轻女子。
夫人们强颜欢笑地配合她应酬着。
年轻女子略显拘谨,却也难掩其清丽脱俗之姿。
崔氏看着她们,推了推杨令仪。
崔氏的目光在她们之间流转,轻轻推了推杨令仪,压低声音道:“令仪,你看那人你可识得?”
杨令仪:“她是章家的人吧。”
崔氏:“她就是章相公的胞妹,还有女儿姜氏。听说她夫君不过是一介布衣农民,前阵子到的长安,仗着章相公如今得势,在长安城呼风唤雨的,真当自己是大户人家了。太后居然也会请这等人来参加宫宴。”
杨令仪:“说起来章家就这么一位未定亲的娘子,自然也想争一争后位。毕竟如今的局势不如从前了。”
崔氏:“咱们五姓,历经数百年风雨而不倒,岂是区区布衣所能撼动?”
卢韫真和新平县主坐在她们身旁。
新平县主笑语盈盈,与周围人打成一片,而卢韫真则面沉如水,若有所思。
随着一声高亢的“太后驾到!”,殿内顿时鸦雀无声。众人纷纷起身行礼,迎接太后。
太后在宫人的搀扶下缓缓步入,端庄而威严,她轻启朱唇:“诸位免礼,坐吧。”
宴席开启,乐声悠扬,宫人们穿梭其间,为大家剥桃。
太后:“这金桃,吾也是第一次见,色呈金黄,清香扑鼻,诸位不妨一试。”
众人纷纷用竹签挑起桌上已经切成块的金桃吃,尝过之后却皆面露异色,相互交换着眼神,却无人敢言。
只有卢韫真,毫不掩饰地将口中的金桃吐出,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席上的一阵骚动。
太后见状,轻声询问身旁的袁嬷嬷:“那是谁家娘子?”
袁嬷嬷:“是范阳卢家的二娘,前阵子刚进京,太后应还未见过。”
太后:“卢二娘,这金桃可是不好吃?”
卢韫真猛地抬头看向太后,愣了一愣,鼓起勇气起身说道:“太后,这金桃香是的确香,可是,它怕是把好东西都长到香味上去了,吃起来有些泛酸。”
太后:“哦?是吗?我吃的这块并未觉着酸啊,诸位觉得呢?”
章氏闻言,不禁冷笑,出言相讥:“太后赏的金桃,自然是最好的,怎么会酸呢?卢二娘,你可不要瞎说。”
崔氏见章氏对卢韫真出言不逊,有些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