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那个2-3也是主任跟我说的啊,谁知道进去之后打开发现比之前判断得更严重。”
“你是什么问题的啊?”穆晴只知道父亲是鼻息肉但对于其他的细节一无所知。
“哦,我就是鼻息肉啊,爷爷原来也有这个问题。”
“啊,爷爷也有啊!遗传啊。”
“哎,你不要担心,传男不传女,你看姑姑不是一点事没有。”
“哦,是哦。那你什么症状呢?”
“就是每天早上起来流鼻水,分泌物增多,这个不要紧,做了就好了,这次给我做的是他们主任,技术好呢。”多年后穆晴才发现,穆伟也是个很乐观的人,生活中碰到的许多人和事他都觉得是最好的安排,只是从小李媛就将穆伟营造成一个大傻子的形象,但穆晴内心其实一直佩服自己的父亲。虽然她从小就不懂穆伟说的单位的许多事情,但她能听得出来,父亲这一辈子都没有做过有违内心的事情,坦坦荡荡做人,这点对于人来说很难得。虽然说获取成就等等也很难,但是再穆晴看来,良心的安宁是一种人需要摒弃一切唾手可得的利益以及蠢蠢欲动的心动而选择的一种令自己平和的状态。
“我在学校话剧社找到一个男生他说他有空,想先看看我们剧本,我能发给他看吗?”田甜给穆晴发来微信。
“当然可以呀!”
“好!”
“我昨天都在想,不行就咱俩上呢。”
“是啊,我也这样想,其实我很喜欢男孩这个角色,但我怕我弄砸了。”
“怎么会呢,你和我说了许多你的想法,我都挺感动的,我没想到我的剧本能令观众想到这么多剧本以外的内容。”
在这个剧本中,田甜和穆晴结下了很好的情谊,她们有许多相似的艺术观,而且毕业后的穆晴很难与别人走得很亲近,而田甜是一个很有边界感的人,于是她们竟然就很神奇地玩在一起。田甜是金融跨考戏剧戏曲学的硕士,这让穆晴觉得很神奇,但田甜一直很谦虚,她说自己就是县中模式长大的孩子,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穆晴后来才发现田甜是一个非常认真、极其自律的人,只是她过谦了。
“他说他想来参加!”
“真的吗!”
“真的!”
“今天你学校有排练室吗?”
“不知道,不行也可以去一个教室,那个肯定有。”
“那就去那个吧!”
“妈,我们早点吃午饭吧,下午我还有事要出去。”
“又出去玩啊。”
“不是,就是那个戏排练。”
“哦”,李媛表情有些复杂,对于女儿的这些东西,她总觉得都是孩子过家家,但也和女儿争执过,包括大学填写志愿的时候。李媛和穆伟都觉得穆晴学的内容不在他们未来能帮忙的范围内,他们希望在找工作上可以帮助女儿,所以当时劝穆晴填写师范类的志愿,但是穆晴觉得既然有机会去北京为什么不去呢?她记得高中英语老师给他们讲过,选城市有时候比学校更重要,穆晴觉得可以首都见识四年这是个多么难得的机会。
但是,现实有时候就是比较残酷,只是人在年轻的时候还不懂得,不愿意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