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午饭,柳笙就带着柳兰湘出门了,柳芸则在儿媳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打着哈欠回去补觉。
临走之前,柳芸还特意关切的说道:“我们家就是这个随意的,每个人都享有绝对的权力。以后你身体乏了累了,或者心情不好了,就直接说出来,该休息休息,该发泄发泄。千万不能委屈了自己。行了,我也不多说了,等相处久了你自行体会便是。你们小两口去玩吧,笙儿你多带银子,兰湘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不用给家里省钱。”
“好的母亲,您好好休息。”柳笙忍俊不禁的答应道,目送柳芸离开后就拉着柳兰湘出了家门。
直到离家很久了,柳兰湘才回过神来,叹息道:“之前我一直害怕嫁人,就是怕到了夫家后被婆婆折腾欺负,谁能想到我竟是白担心了。也不知道我上辈子做了多少的好事,这辈子遇到一个这么好的婆婆。”
“只是婆婆好吗?”柳笙凑过柳兰湘脸颊旁,轻轻吹了口气,故作不悦的模样,却又十分暧昧的在她耳畔说道:“不夸夸我吗?我觉得我这个夫君做的也很好啊。”
柳兰湘当即羞红了脸,微微用力将柳笙推的远一些,娇嗔道:“你干什么啊,在外面呢。”
柳笙哈哈大笑了几声,也没有再继续调戏柳兰湘,而是将她的手拉的更紧了一些,嘴角含笑的往前走去。
走了没几步,柳笙就听到身边的小姑娘轻声说道:“你也很好。”
嘴角眉梢染上笑意,柳笙和柳兰湘相识一笑,两个人都满心甜蜜的大步向前。
*
柳笙先带着柳兰湘视察了一下自家的店铺,因为柳家的生意主要是经营布料、成衣、首饰和脂粉,这些都是女子喜欢的,所以柳兰湘一路逛下来开心的不得了。
店铺伙计们早就得知少东家娶了媳妇儿,娶得还是老板的亲侄女,可谓是亲上加亲,现下见了少夫人真人,都围过来打招呼。
他们又见少夫人不仅漂亮,性格还特别的好,一点架子都没有,围着店里的货物看来看去,时不时的问上两句,态度也是谦和有礼。当下众人对少夫人印象都非常的好,不少人在小夫妻走后还感慨说道:“柳老板和少东家都是顶好的人,所以老天保佑,他们又娶进门一个好媳妇。”
柳家的店铺生意都非常的红火,柳笙和柳兰湘连着去了好几家店,都是人满为患,东西根本不愁卖。
柳兰湘津津有味的看着店内的商品以及伙计们招呼客人,发现店里生意好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母亲的品味奇佳,售卖的货物每个都好看,她自问在扬州见过不少的好东西,仍旧会被店里的商品吸引住。由己及人,她觉得自己喜欢的,绝大多数的女子也会喜欢。而且店里雇佣了一批长相出众品味也好的姑娘们,总是能精准的为客人挑选出最适合她们的。
其二,店里的经营方式特别的有意思,什么会员制度,买赠活动,拼购政策……花样层出不穷,她虽然是商贾人家出身的小姐,却也没见过这么多花里胡哨的经营方式。她完全看不懂,但却也知道这种经营方式非常成功,而且显然店里的老顾客们都已经熟悉甚至习惯这种经营方式了。
其三,店里以老主顾回头客为主,店里的伙计们能精准的记住老客户的喜好和需求,那些老客户来到店里还没开口,伙计们便能猜中她们需要什么。有时客人想换一个风格,伙计们也总是能提供好的建议。
柳兰湘仔细观察了几笔交易,印象非常的深刻。
比如一位三十岁左右风韵犹存的少妇刚迈进店门,店里雇佣的一个叫红儿的姑娘马上迎了上去,两人亲昵的打了招呼,似乎这位少妇就是红儿主要负责招待的顾客。
少妇挑选了几盒胭脂和口脂,说是要送人。红儿耐心的询问了对方的年龄、肤色和日常打扮,然后精准的给出了提议,告诉少妇哪个颜色适合那位她要送礼的女子。
少妇满意的买了东西却没有付银子,而是红儿拿出一本账簿,在里面找到写有少妇名字的那页,算好了价钱后之前在账簿上销账,最后再由少妇签上名字。看来是这位少妇在店里预存了银子,每次来购买东西,只需要在预存的银子里扣除就行,非常的方便。
最后,红儿看了看账簿,对少妇说道:“林夫人,您的桂花养颜膏已经买了三个月了,算算日子是不是要用光了?这次不带一盒?”
林夫人一拍脑袋,笑着说道:“看我这记性,出门的时候还想着今天再买一盒的,结果扭头就给忘了。确实只剩下一点点了,幸好有你提醒我,否则我还得再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