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永安叹 > 第35章 第 35 章

第35章 第 3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庆安城里因为时疫家家户户都紧闭门窗,街上的摊贩连以往的一半都没有,行人也都带着面巾将自己捂紧。

周景初和林县令陪着刘大人和李将军将城里查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后,周景初问李将军要了些人手,带着去了乡下,先前顾宴清他们带去的那些差役是远远不够的,一旦遇上蛮不讲理的村民,他们怕是要遭殃。

宁安堂里,这两天前来看诊的病人渐渐增多,宋今禾神色很凝重,前两天医馆里的病人并不多,谁想到这些发热的人像是一夜之间突然冒出来,将宁安堂塞得满满当当。

郑大夫看着前厅里排着的队伍有些发愁,对宋今禾道:“其他几家医馆情况如何?”

宋今禾脸色有些难看,无奈叹息几句,然后小声道:“我刚刚去看了,跟宁安堂差不多。”

她将提前备好的药材递给病人后,又继续道:“看这个情形,我们现有的药材只能再用一天,我看不如直接熬大锅汤药吧,不然京城的药材还没到,我们这边无药可用了。”

郑大夫沉默半晌后下定决心,将病人交给宋今禾,起身道:“我去一趟隔壁,跟孙掌柜他们商量一下。”

其余几家医馆的情况跟宁安堂相差无几。

他们先前将药商那里的药材都买空了,除去顾宴清带到乡下的和这两天开方出去的,剩下的都只能支撑一天,几人合计了一下,遣人去请了刘大人和林县令过来,大家商议一番后决定在几家医馆中间设几个大铁锅,按药量轻重划分出顺序出来,接下来的病人都按照脉象的轻重缓急直接喝熬好的汤药。

东西都是现成的,林县令吩咐下去不到半个时辰,药材就已经熬上了,药童们一边看着火候,一边给病人分发汤药。

幸亏老天眷顾,最近天气不错,都是大晴天,白日里站在廊下也不会太冷,林县令看着巷子里排出老远的病人有些忧心,对刘羡之道:“大人,刺史大人那边的药材可否派人催上一催。”

刘羡之心里也犯嘀咕,他出发时刺史大人已经派人去采买粮食和药材了,柳州是商贾重地,再慢两天也能筹措完这些,按理说今日药材应该到了才是。

他面上不动声色,对林县令安抚地笑笑,道:“药材应该在路上了,我派人去半路上迎一迎。”

林县令不知道其中的曲折,见上官这么说,紧皱的眉头稍微松开一些。

刘羡之想到之前夫人告诉自己的那些隐隐约约的传闻,转身招来心腹,让他遣人回柳州一趟,去刺史府里探探虚实,若是药材能送到还罢了,若是真让庆安断了粮草,他不介意回头参上峰一本。

隔日,庆安城里的情况急转直下。

病人越来越多,几个医馆的药材都见了底,只剩下门前炉子上的铁锅里最后一点药材,宋今禾心头发紧,封城到现在已经八天,说好的药材和粮食却一直没到,百姓家中还有余粮可以应付,药材却是万万缺不得的。

就算找理由应付过去,也顶多再能撑两天而已,若是柳州或京城的人再不到,城中的百姓们没了药材也不会再相信县衙,她叮嘱青叶最近不要出门,就算有人敲门也不要应声。

到了下午,铁锅里的汤药见底,就算重新添水也失去药效,宋今禾拉着三七作伴一起找去县衙,林县令正在县衙坐镇,他也急得团团转,似热锅上的蚂蚁,盯着刘羡之,欲言又止:“大人,当日说好的刺史大人三天内会送一批药材过来,如今八天了,发生了何事?”

刘羡之派回柳州的心腹还没回来,心知这里面怕是有些不好,但事关重大,他不敢透露分毫,只镇定地对林县令道:“林大人,当日出发前刺史大人是这么说的,我便以为真能如此,如今你我同在庆安,本官是真不知道柳州发生了何事?”

早两天城中一直等不到药材,李将军看情形不对,亲自出城往京城的方向去接应,这会儿也不在城中,让刘羡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宋今禾到的时候,衙门前只有两个值守的差役,这些日子大家已经熟识,见了她上前道:“宋大夫怎么过来了,是医馆那边有什么事吗?”

宋今禾笑笑,因为带着面巾,声音听上去有些闷闷的,问道:“我想求见县令大人,劳烦差役大哥通禀一声。”

差役进去后没一会就出来对她道:“宋大夫进去吧,大人在里面呢?”

宋今禾还是第一次进县衙,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下四周,林县令愁容满面的坐在上首,见她进来,已经猜到所为何事,问道:“宋大夫,是药材用尽了吗?”

宋今禾应声后道:“大人,不若您和刘大人出去安抚一下百姓,只是最多能拖延两天,再长时间就不行了,发热的人越来越多,没有药材,大夫们无计可施。”

林县令没有说话,一脸为难地看向刘羡之,宋今禾见状,也跟着看过去。刘羡之对上两人的目光,满心苦涩,他现在不知道柳州城里如何,京中回信更是迟迟未到,心里有些不祥的预感,偏偏又不能对其他人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