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顾清笙停下,前桌转身离开。
“你留一下,有事儿说。”
顾清笙点点头,半垂着眼,无意瞟到了擦身而过的前桌手里的表格,因为太过熟悉,只看到贫困两个字便知晓了它的全称。
“这张表格给你,”江柒月拿出一模一样的空白表递给顾清笙,“回家抽个空填一下,和我刚才对林梓叶说的一样——对,林梓叶就是刚刚那人,我课代表,你前桌,有什么不会填的问她或者问我也可以,不用怕麻烦。”
“……嗯,”
顾清笙双手接过,对江柒月笑:“谢谢老师。”
江柒月看着她,也笑:“客气什么。”
分针环绕表盘,扯着晨光,兜转一圈又一圈。
折断的铅笔芯丢弃进垃圾袋里,黑色走珠笔走过英语的尾巴,划过数学的公式,提拉起汉字的工整,尾指染上的墨色被水冲洗掉,镜子里的顾清笙捻起胸口前的一根碎发丝,丢进旁边的垃圾篓里。
圆方形的镜子圈住形形色色的学生,统一的校服衣领上,束不住青春的洋溢,廊外的校园广播里放着悸动的情歌。
顾清笙站在镜子面前,与自己的双眼对视。
左胸口的空白,漂浮着云书一中的校徽,她披着高二的校服,站在镜子面前擦手。
此时此刻的她,才算是与这一整栋楼的学生统一了,包括与她擦身而过,身后毫无关联的欢声笑语,纵使她没有开口——只要微笑,足够礼貌就好。
临近八月末,学校要组织一次月考。
顾清笙跟着时间走,看着黑板上的课堂笔记,用掉了一小半的便利贴重新被扯下来一张。
“月考,08.30-31.”
加粗的字体被圈红,贴在桌角。
顾清笙一天会有五次去办公室。
大课间一次,一次问两个题,问两个科目老师;下午自习课课前一次,一次一个题,针对题型,问一个科目老师;晚上第一节晚读报后的自习课,及最后一节自习课,问半个小时。
如果遇见老师不在办公室,她会自己再琢磨一会儿,留到第二天,或是上正课前去问老师。
她没有选择问同学。
尽管她前桌就是英语课代表,前桌的同桌是学习委员。
这个询问习惯是从医院返校开始的,一直坚持到月考前一天。
前一天的顾清笙应着学校的安排自己复习。
月考考两天,顾清笙最后一门答完,收卷铃声响起。
实验楼的人陆陆续续走出,顾清笙从最后一个考场出来,两侧是白墙,窗户在上面,空气不流通,人群很拥挤。
顾清笙站在后门边上,看了眼密密麻麻的方向错乱的人头,转身向后面去,走到了栏杆边上。
她背对人群,身后的吵闹被她抛弃,她站在五楼高楼外,窥望远处的天边祥云,窥探脚下的渺小蝼蚁。
“听你小姨说你去学校了?”
“嗯。”
顾清笙点头,摘掉耳机,跟着进了玻璃门。
“那怎么还来我这儿了,”付怡收起钥匙,顺了眼手表,“还这么早过来,不上学了?”
“不是,我放假了。”
顾清笙抬脚,拦住付怡给她踢过来的高木椅,靠在吧台边坐下,看着对面冲泡咖啡的付怡。
付怡是顾清笙休学后跟着的烘焙师傅。
这个师傅是顾清笙的父亲买的课时教程顺带的,也是顾清笙坐在雾蒙蒙的草地上,痴望着凌晨的日出时接到了付怡的陌生电话后才得知,她的父亲给她报了个烘焙班。
而她,居然是休学后才知道。
从那天后,顾清笙才算找到了实感。
尽管交通信号灯一直闪烁,医院的消毒水随时都能染上,她也没想过要放弃烘焙。
所以她今天过来就是跟付怡说假期兼职的事情。
“OK啊,我这店什么样你还不清楚吗?”
付怡是个随性的人,店开店关全凭心情,面包当天出炉当天能卖完,如果开了半天不开了,剩下没买完的就会献爱心,送给福利院或员工自己拿点。
或许是因为这种不稳定的工作时间,员工也不好招,加上老板付怡统共也才三个人。
另外两个人,其中一个是顾清笙自己留下来,还有一个是老板主动招来的,也是顾清笙现在要去找的人。
顾清笙在一中坐上公交,看着窗外的景色,平坦的路上,阳光照着,她有些犯困,没几站就开始钓起鱼了。
脑袋磕在玻璃窗上,轻微的碰撞也没能敌得过她的瞌睡虫,潜意识里想着醒来后自己的脑袋里应该会肿起漫画包,想着想着就真睡着了。
睡得很实,连玻璃的冰凉触感都没感知到,睡梦中,像是掉进柔软的棉花里,不敢相信真实,脑袋虚虚地枕在上面。
还有几站时,公交车颠了一下,顾清笙睁开眼,仰起脑袋抵在靠背上,她抬手挡了挡透过窗帘刺进来的光,低头看了眼手机上的目的地,右手一抬,拉严实了。
公交车停了,后门打开,顾清笙身后有人起身,走过过道,经过她的椅子,黑色书包扫过她的余光。
顾清笙切了首歌,刚一关屏,左胳膊就被什么东西碰了下,她还没来得及看清,下意识地伸手抓去,一个玩偶就被她捏住。
因为玩偶掉落的角落靠近前面的靠背,顾清笙抓住时身体有点前倾,再一抬头帮玩偶找主人时,后门的黑色书包就离开了,顾清笙起身,在车门关闭前一秒,下了车。
“林梓叶!”
背着黑色书包的人回头。
身后的人向她走来,金色的发丝在光下散着,树荫的缝隙洒满了光的细雨,一粒粒,逐渐放大眼前的眉眼。
“你的玩偶掉了。”
顾清笙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她。
玩偶被伸到眼前,林梓叶却没有动。
顾清笙看了看她,“不是你的吗?”
以为自己弄错,顾清笙收回手,后退了一小步,但林梓叶突然出声:“没有。”
声音有点小,有点沙哑。
甚至因略带急切而有点快。
顾清笙想了两秒才识别清楚她说的两个字是什么,她点头确认,又说:“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