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恕罪,公子恕罪。”惊慌失措的声音突然传来,引起了众人的注意,薛家三人也并不例外。
只见薛家兄弟斜对面不远处的陆远道,正一脸愠色,用衣袖擦拭着衣摆上的酒水。他身后侧还有一名衣着低调却气质独特的少年站直身子,也在拂去衣衫上的酒水。而陆远道身旁跪着一个姑娘,浑身发抖连连磕头。
陆远道却连一丝眼神都没有分给那姑娘。
“砰”。
传来重物落地的声音,又再度将众人的眼神所吸引。
薛子翛抬眸望去,正好看见陆远道收回自己的腿,先前跪着的姑娘却已经倒在了几步之外,捂着肚子艰难地直起身子。
想来,方才的一声巨响便是陆远道一脚将那丫头踹了出去。
姑娘强忍着腹部的剧痛,手脚并用跪爬到陆远道脚边,连连求饶:“公子,求您大人有大量,原谅奴婢。”不知那姑娘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浑身打了一个颤栗,头磕得更猛了。
陆远道自上而下面无表情地看着她匍匐在自己脚边,心中升起一丝隐秘的快感,冷冷开口道:“聒噪。”
身侧的少年连忙上前,托着那姑娘的衣袖将人拉了起来,摆摆手让她下去。姑娘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转身就走,像是身后有什么恶鬼在追她似的。
“哼,陆长安,你可真会做好人。不过是族老们看好你些许罢了,能不能当上家主、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陆远道拂袖,陆远道不屑。
“呵,你本也没打算追究她,何必伤人呢?”陆长安仿佛根本没有听出陆远道言语中的挖苦之意一般,只是温和地笑着,又重新落座,自斟自饮,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被打断的乐师们又重新开始演奏,丝竹之声悦耳动听,舞姬身姿轻盈体态曼妙,令人沉醉其中。
舞蹈一个接着一个,薛子翛都有些厌烦了,抬起手打了一个哈欠,顺道看了看周围的人。一看之下才知,怪不得除了她,其他人全然没有任何表态。原来,邻座的那些,大多怀中都抱着一到两个美人。
有美人在怀,自然不会在意这舞蹈是否雷同,只忙着一亲芳泽了。
薛子翛正欲起身出去走走,只见一楼大堂的台子上,方才进门所见的那女子娉娉袅袅地走来。
她换了一身大红的衣裙,层层叠叠的裙摆随着她的行走在脚边泛起阵阵红色的海浪,仿佛被鲜花丛簇拥着一般。她的眼睛又大又明亮,可细看,却又在眼眸深处瞧见一丝过尽千帆的淡然。真是一个矛盾的人。
“今日,多谢诸位捧场。牡丹在此谢过诸位。”说着,她双手合拢在腰间,虚虚福了福身,“众所周知,今日便是我们秦淮阁的寻芳宴,想必大家都是为了这花魁之争而来,姑娘们也早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拿手好戏,就等诸位品鉴了。”
牡丹抬起手轻轻拍了拍,纤细的手指末端被凤仙花染成了鲜红,妖冶而使人迷醉。
鼓声忽然响起,随着鼓点的节拍,一名身穿紫色异域风情衣裙的姑娘从帘幔后边闪身而出。她赤着双脚,脚踝上挂着铃铛,随着她的舞步发出清脆的响声,拨动着众人的心弦。
女子蒙着一块面纱,只露出一双明媚的眼眸,欲语还休,动人心魄。伸展着双臂旋转着,恍若一只翩然振翅的蝴蝶,在繁花中自由自在地飞舞。
一舞毕,整个秦淮阁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女子从另一侧的帘幔处下了台,随即又有新的女子上台表演。
这次上台的姑娘与前一位又截然相反,若说上一位如火一般热情,这位便是如水一样淡然。她一袭白衣,简洁却大方素雅,在秦淮阁遍地艳色的衣服中,别具一格。
白衣姑娘抱着一把古琴缓步上前,虚虚行礼,席地而坐,将古琴放在自己的膝上。
琴音响起,缠绵悱恻,余音绕梁,引得众人沉溺于琴音之中。
薛子翛闭着眼睛欣赏着这如同泉水叮咚的音色。忽而,姑娘手下指法一变,曲调瞬间也发生了改变。若说方才的琴声像是一个坠入爱河的姑娘在倾诉衷肠,如今的琴声便是高水流水,愿觅知音。
薛子翛讶然地睁开眼,看着台上的那名姑娘。女子神色淡然,浑身散发出的气质与秦淮阁的基调格格不入。与其说她是一个落入风尘之人,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大家闺秀。可一身清雅之中,又带着几分欲拒还迎的味道,真是两相矛盾,令人费解。
姑娘们一个接一个的上台,看客们一杯接一杯的喝,喝到兴头上抱着一个姑娘就走的也不在少数。除了开头那两位姑娘,其余也没给薛子翛留下太大的印象。
薛子翛要了一杯茶,慢慢喝着。这会儿,台上正有两名身材魁梧的大汉搬了一块巨大的画架上来,薛子翛好奇,多看了几眼。
忽然,整个秦淮阁的烛火齐齐熄灭,唯有台上四角之处留下几盏。在朦胧的烛光中,一人拉着绸带从天而降,瞬间点燃了看客们的兴致。
“云裳姑娘,是云裳姑娘!”
“终于等到云裳姑娘了!”
“今年的花魁必是云裳姑娘没跑了!”
“哈哈,老子今天带了很多钱,非要和云裳姑娘春风一度不可!”
“呵,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砚清,还不快回去给少爷我拿银票!”
“还带这么耍赖的?文远,你也速速给少爷回去取钱,本少爷就不信了,还有人能砸过我?”
雅间里的看客们风风火火争抢起了今夜云裳姑娘的归宿,正在台上表演的云裳对此却一无所知。
云裳穿着一身鹅黄色的裙衫,双臂间绕着一块绯色的披帛,垂至地面。长发盘起一个发髻,上头插满珠翠,随着她的动作在发间摇曳生辉。她的眉心中央画着一枚红色的花钿,眼角处寥寥几笔勾勒出一朵盛放的曼珠沙华,整个人散发着迷人的光彩,牢牢吸引着一楼、二楼各色看客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