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第一批学员出师,织缎坊终于开始有所产出,让前期不少往里投钱的吴月皎周佩宁松了一口气。
有了成品,便可以着手出售。
吴月皎给织出来的缎取了个名字,云霞缎。
本是想以她们的姓氏名字来起名,想到就连吴月皎自己都还不知道这书到底出自谁手,她们也不好意思带上自己的名字了,便另起一个。
她们不打算在梓州城卖,而是直接运到成都府去。
成都府比梓州富裕,有钱人更多。那里有蜀锦这种贡品布匹,往来的布匹商人很多,云霞缎定能畅销。
运送云霞缎的车队出发往成都走没几天,从梓州城的方向来了几辆车到林家湾。
是詹夫人亲自来接儿子儿媳回梓州了。
她本可以不来,想着可以趁此机会出游一趟,也见见阔别已久的吴月皎。
她们二人闺中结识,关系虽谈不上最好,却也很合得来,现在又成了亲家,亲近程度又上一层,长时间未见也很想念。
詹夫人没在林家停留太久,她身为官太太,事情还是很多的。
林家湾风景不错,即便天气已经开始转冷,四周依旧苍翠,只是无花可赏,没有春夏时节漂亮。
詹夫人的到来意味着林安淑即将离去,对此大家都很不舍。
詹夫人也没办法,儿子儿媳总不能一直住在娘家啊,再住下去,林安淑月份一大,更加没办法走远路了。
好在林家提前知道詹夫人要来,送信要她带来一个厨子。詹夫人不明所以,还是照做了。
詹夫人到后,林家的厨娘就对她带来的厨子进行了紧急培训,待他们走时还送上了一口大铁锅。
住了几天已经尝过炒菜的詹夫人带着儿子儿媳满意离开。
林安淑走后,林安澜的生活更加平静。
拿出来的瓷器和织缎方子都有了用处,两处工坊经营得如火如荼,也都有了进益,她不用再担心揭不开锅。
红薯也到了林易的手里,待明年开春再种下。
吃的也比以前更合胃口,这段时间个子都长了不少,她实在是没什么可忧心的。每天只需要读书和快乐的玩耍就行。
这天,林安澜照常到了学堂,她一向是会早到一会儿,总是女孩中来的最早的。
谁知道她今天到的时候除了薛善怡以外的四个女孩竟然都在。
女生们的位置不在一处,此时四人却都围在她的桌边,看到她进来,赶紧和她打招呼:“安澜,你来啦!”
林安澜见她们脸上带着兴奋欢喜的笑容,有些摸不着头脑。
什么事这么高兴?
“怎么了?”林安澜走到座位旁,透过四人看到她的桌子上放着一只碗。
碗很普通,就是农家人惯常用的粗陶碗,里面却放着一块成人巴掌大的充满蜂蜜的蜂巢块。
“这是?”林安澜疑惑。
林安桃说道:“安澜,这是我们几个送给你的。你快尝尝甜不甜!”
林安澜惊奇地看着林安桃,蜂蜜可是稀罕物,她从哪弄来的?
赵芝解释道:“这是我们一起凑钱从我阿爹那里买的,一起带给你吃。”
“你家养蜂吗?”林安澜更是不解,她还以为是她们几个在山上掏的野蜂蜜。
赵芝笑道:“对啊!我阿爹每年都养几箱蜂子。你家没来村子的时候都卖到县里。现在好了,大多都卖给你家了。你不知道吗?”
林安澜知道家里有蜂蜜,也常喝蜂蜜水,却不知道是在村里买的,也不知道赵芝家养蜂。
她只知道赵芝她娘和族长家的大儿媳是表姐妹,赵芝一家是前几年家乡遭了难才来了林家湾落的脚。
林安桃耐不住了,催道:“阿芝的阿爹在家乡就会养蜂,在咱这也有养。哎呀,安澜你快吃,这可是我们特意给你的礼物。”
林安澜看看碗里的蜂巢块,黏唧唧的,但还是捏起来咬了一口。
“嗯,很甜。但是你们为什么要给我送礼物?”林安澜嘴里嚼着,体会着有些奇妙的口感,问道。
不年不节的,也不是她生辰,怎么突然就送起礼物了?看样子还只有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