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大云公主养成手册 > 第9章 交替

第9章 交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苏稚宜跟着女官们读了宫内独有的藏书,学到了好些阴阳五行和三焦五脏六腑的医理;有了素华这位专业医药世家传人的专业指导,大小姐觉得自己现在强得可怕。上午的苏稚宜精神头最好,便跟着沉悦复习曾经修习过的四书五经,给自己半旧的《论语》和《孟子》补充些说明,连柳大娘子为女儿上学专程准备的空白记录簿都记录得满满的;诗书读得乏味了,珂若姑姑便会过来教她画些园林种植的图纸,拿着果子水稻给大小姐讲解适合庄稼作物们的土质和天气,直说得苏稚宜无端想起自己在林溪老家种田却几乎从未谋面的外祖父了。

我们的苏大小姐也不是一用功起来就废寝忘食的,她十分懂得保养自己,从不累到自己:晌午时分完成当天的课业之后,苏大小姐用过膳便会抓紧时间小憩小半个时辰松泛精神。待苏稚宜睡醒起来就会让人上些小食当作下午茶,接着才会和林家的素华和素心两姐妹泡在小厨房学着按剂量抓些药材给母亲熬制补药,或是按着早早抄录的食谱配方,研究些宫里才能吃到的点心式样和滋补功效,晚膳后和女官姑姑们分着食用,做些个夜宵。

如此无忧无虑的日子持续了一月有余,苏大小姐没课的时候便会去寻柳大娘子看些账本,学些管家理事之术;就在二人相谈甚欢之时,柳大娘子身边的王妈妈打帘快步进来,面色凝重地叫小丫头们都下去,轻声道:“大娘子,大小姐,我听圣上身边的高公公传话回来,圣上已经下了御旨:四月里,待安尚书和次子回到上京城,便是加封安氏皇贵妃和安公子羽林将军之时。同时圣上也称,昭阳公主亲自巡视粮储之事也颇得圣心,三月里便会开设女学堂,以殿下的名义,指派各家小姐也去学些文史呢!”

苏稚宜不动声色地喝了口茶水,听母亲柳大娘子伤感道:“若是稚宜能去那女学堂是好事,我还从未听说皇后还在位时就册立皇贵妃的呢!堂姐,不,皇后娘娘,日子又要难过了吧。”

王妈妈听了柳大娘子声音中的难过之色,赶忙宽慰道:“公主仁善,咱们大小姐又有筹谋,必定得昭阳殿下眷顾。好在安贵妃没有孩子,不过是分些后宫事宜给她,也不怕她怎么样;若是过分了,还有圣上呢。”

看着柳大娘子还是愁眉不展,苏稚宜想着自己的话茉雅宫令是听进去的,女学的事情是板上钉钉了。可是新的疑问又出现了:安贵妃自出嫁就从未听过她有孕的消息。苏稚宜想着是否有人对她下手,可又不像,因为就连贵妃自己都不甚在意,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苏稚宜摇摇头,不再想这个事了,还是女学要紧。此时柳大娘子也发话了:“时候不早了,你去和宫里来的女官们聊聊吧!若要用人用银子,你尽管和母亲开口。”

苏稚宜与母亲关系极好,当下也不客气,开心笑道:“我就知道母亲最好了,那我不和您客气了。不过您以为我今儿怎么不学功课去,宫里的差役们今早和女官姐姐们说有些信件要她们亲启,姐姐们赶着时间就去听旨了,此刻应快回来了,我且去看看。”

柳大娘子点点头,小声附耳说道:“你且回去吧,母亲为你准备了一份大礼,你稍后便可知晓。”

说罢,柳大娘子不顾女儿疑惑的眼神,就让自己最引以为傲的女儿回去了。王妈妈见苏大小姐走了才对柳大娘子说:“咱们大小姐争气,又是个有主意的,就连那让人头痛的人情往来都一点就通,大娘子可安心了。只是这么多年,您总是不肯原谅老爷,我怕您苦着自己啊!”

柳大娘子嗤笑一声,一脸不解道:“你哪里看出我过得苦了?这么多年,我也攒了不少银子;虽然不能像那两位姨娘般花钱如流水般的日日穿金戴银,可我和稚宜也够花了。至于苏南那个脏东西,我原谅他什么?原谅他当年切断了我和皇后、唐大娘子的联系,不让下人们帮我?原谅他为着我母家不能给他带来好处了,就故意找茬责骂我几个时辰?原谅他故意嘱咐府内账房短着我和女儿的银钱,就为了给我立规矩,让我知道谁才是赏给我银钱的主子?”

王妈妈见着柳大娘子如此气愤的神情,暗自恼怒自己不会说话,倒惹得柳大娘子生气了,急忙认错道:“您别生气,是我不好,让您想起这陈年往事了。我只是看老爷这段日子为着讨好安尚书大人四处应酬,才与您说的。”

柳大娘子轻蔑一笑:“我的话你记住了,我也会嘱咐咱们大姑娘。心疼贱男人,倒霉一辈子。他做什么事,都与我柳氏无关,左右皇后娘娘这几年因着公主殿下能干,地位已稳;苏南再生气,也不兴把我和稚宜掐死是吧?”

在大云朝,臣子们只得在早会上朝时远远扣见天子禀报事宜,而进入长生殿直接面见圣上,是得天子重用的近臣才能有的体面。上京城的官员按例是每日需上早朝奏报天子,而外省的官员们则是将要事上报给各地知府,由知府们将折子转交给皇城差役们。厚脸皮的苏南想仗着自己这些天一直为贵妃说情奔走的功劳和与礼部尚书王荀的交情,一起前往上京城进入长生殿再详谈册封皇贵妃和迎接将军们凯旋之事,却被王大人以苏南忙碌需要休息为由拒绝了,直白来说:苏南资格不够,虽同为一个阵营的蚂蚱,但他太丢人了。

与此同时,上京城圣上的长生殿内。年轻的帝王坐于上首,正执黑白棋子交替着布棋局,被棋谱挡住的脸下面叫人辨不出喜怒,只听得沉稳却威严的声音自上而下传出:

“朕刚刚于朝会已说明,一月后昭阳会指派各世家女子去女学听课。三月后待安大将军及其长子从西凉得胜归来,朕已答允封其长子为二品卫将军,其国公头衔由他的次子承袭;待嘉奖的接风宴毕,朕还会破格册封大将军在宫中的爱女安氏,从贵妃至皇贵妃,恩准礼部好生操办,你们还有何异议?”

恭敬屈身位于下首的两名臣子正是礼部尚书王荀,还有兵部侍郎赵朗-跟随安尚书多年的下属,也是为安尚书传递上京城消息的眼线。听得此话的王尚书慌忙跪下连道不敢,林侍郎虽也草草跪下,礼行得却松散,大剌剌的少了恭敬之意,后听得赵侍郎大大咧咧道:

“回陛下,臣不敢。只是臣以为,昭阳公主的女学之事一来劳民伤财,会耗费宫中银两;二来,依臣愚见,女子们在家绣绣花儿、学着伺候人就得了,念什么书呐?”

圣上并未言语,殿内落下棋子的咔哒声清晰可闻,那道平静却掷地有声的男声再次响起:“王荀,你乃当朝礼部尚书,你怎么看?”

被点名的王荀鼻尖上已沁出了点点薄汗,硬着头皮小心接话道:“回陛下的话,陛下圣裁,老臣不敢有异议。陛下命礼部操办皇贵妃娘娘的册封礼,此乃关乎国事,臣定当尽心竭力,不负陛下所托。只是老臣读书时,便知女儿家们该娇养着,故依臣愚见,女学还当以修养德行女红为首要,朝堂之事,还是少沾染为佳。”

这话便是在借着女学的事情讽刺圣上过于骄纵昭阳公主了。圣上似乎并不满意这样的回答,却也面色平和没有动怒,只顾着摆弄自己的棋谱,执着黑子的手踌躇了好一会儿,最终却随手拨弄打乱了棋盘,半晌才命令道:“孙宏茂,怎么回事?你怎么布得棋局?”

孙公公急忙配合道:“陛下息怒,请容奴才重新布置。”

圣上接过小太监递过来的大红袍,并不叫跪着的二人起身,只等着孙公公摆放棋子完毕,二人膝盖酸痛快要支撑不住,才假意呵斥道:“你是年纪大了,让二位爱卿等如此久。”

待孙公公退回身后了,圣上才从高高的台阶上走下来,慢慢道:“朕知道,你二人都是为我大云着想的。王荀,礼部准备册封礼的事宜繁琐,自林正犯事被罢黜,一直没个主事的侍郎为你分忧,这也不像样子。朕想起,临川城的知府苏楠曾为安氏美言,贺表文笔不错,朕已让尚书令拟旨,提拔苏楠为三品的礼部侍郎协助你,如何?”

王荀登时一个头两个大,这是典型的明升暗降,偏生这圣旨早就颁发到尚书令手中,已是更改不得了。礼部不过主管外交、祭祀、节日盛宴,而各地知府的权柄却掌着地方赋税劳役,甚至连官司的判罚都能说得上话。等新知府一到任,便是一番新景象了,只盼着苏楠在任时得人心,日后还能为大将军说上话。王尚书抬头间正对上圣上那不容推拒的严肃面容,便赶忙作感激状谢了恩典,圣上满意了,才肯抬手叫识趣儿的王尚书起身。

随后便行至跪着的赵侍郎身侧,关于这位侍郎的站队和互通消息,圣上更是一清二楚,此时因着大将军在征战,遂不便撕破脸,只面色稍缓地安抚道:

“你们呀,就是太过古板了。我朝官员必要贤能者才可任之,其不乏寒门的读书子弟。昭阳也曾同朕说,既然男子不论出身门第,皆可凭着读书习武平步青云,那么给女子同样的机会修习施展才能,也并无不可,朕深以为然。再言之,此次学堂的花费已经由户部审批,超出的部分由国子监祭酒程澈和他夫人负担。如此安排,你们可还满意啊?”

礼部尚书王荀一下就听出了圣上语气中的忍耐与不满,急急拉住面上不服且还想与圣上争辩两句的赵侍郎,跪下惶恐道:“臣等万万不敢,臣听陛下旨意就是。”

圣上面色稍缓,话里暗含了警告之意:“如此再好不过。朕再多说一句,朕最不喜自作聪明之人,你们满门的荣辱皆系于朕,要摆正位置,莫起歪心思。”

小太监们送走了二位烦人的臣子,圣上才招呼孙宏茂到自己身边,轻声吩咐道:“朕命你亲自去趟临川传旨,晌午就出发。”

这边苏稚宜一脚踏入自己院中的门槛,清早听旨的女官们便着急迎了上来,言语间不复往日的嬉笑吵闹,认真和苏大小姐讲起朝堂之上的动向。几位姐姐挨个儿解释道:“今日晚些时候,圣上身边的孙公公会来贵府传旨,我们也要回宫了。女学倒是不难;这册封皇贵妃,需得告知天地,祭祖庙,我们要重新编录史册,按着位分训练新增添的女史们,贵妃的贴身女官也要晋封,可够我们忙碌一阵子了。”

苏稚宜的心里一阵不舍,惋惜道:“你们这么忙,本还想着多留姐姐们一阵子的,怎的这样快便要回去了。”

素心爽快道:“无妨,再说若真有缘,来日自会相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