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重生)与君谋山河 > 第30章 故人

第30章 故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彼此都知道傅安歌这句话是一句承诺,承诺不在乎程修明到底是出于什么缘由帮她一把,她都记得他这份恩情。那日朝堂百官谁又不知道傅安歌的功劳应当封赏,但却也仅有一个程修明站出来了。

程修明笑了,这次不再是之前那样淡淡的、温和却疏远的笑容,多了几分真心,也似乎多了几分人气。

“其实,”程修明顿了顿,直直的对上傅安歌疑惑地眸子,“下官也有私心在。”

说罢不等傅安歌开口,便从袖中取出了一个杏色药囊,递了过去:“大人可还记得此物?”

傅安歌伸手接过药囊,这药囊已经很旧了,但看得出主人保存的很用心,边角处只有极轻微的磨损。布料是珍贵的月华缎,然而针脚却很拙劣,缝的歪歪扭扭,上面绣的图案勉强能看出是水云纹。

傅安歌一时间有些愣怔。

不自觉的摩挲着药囊上的水云纹,仿佛又要看当年那个还没有成为循规蹈矩的傅安歌的小女孩。

那年傅安歌开始学刺绣,当然彼时的她自然是不怎么又耐性的,总是没绣几针就缠着母亲。母亲也也从来不舍得拘着她,断断续续一年也没修成个样子。

那年傅家得皇帝赏了一匹万金难求的月华缎,傅安歌看着好看,便觉得只有娘亲配得上,非要亲手给娘亲做个礼物。绣娘便帮她铰了样子,她绣了这歪歪扭扭的药囊荷包。母亲收到时欢喜极了,哪怕和精致的衣裙不搭,也日日带在身边。

后来傅安歌才明白,其实一个绣娘哪里有胆量动那珍贵御赐锦缎,是母亲宠着她纵着她,默默地实现女儿的每一个愿望。

傅安歌很快收拾好心中翻涌的情绪,看向垂眸静静等在一旁的程修明,语气平淡道:“程大人从何处得到此物。”

程修明忽然后退一步,躬身长揖到底,语气郑重道:“程修明拜谢傅大人与云夫人救命之恩,十七年过去,修明终于能亲口向恩人道一句谢。”

傅安歌摩挲着那幼稚的云纹,笑了:“原来是你。”

“大人还记得修明。”程修明的笑语中带着怀念,顺着傅安歌扶他的力道直起了身。

傅安歌还记得那天,也是因为这药囊。那天和往常没什么区别,傅安歌照例和母亲出门,回来之后药囊就找不到了,母亲非常懊悔,自责没有保护好安歌送的礼物。傅安歌便又做了很多绣着不同纹样的药囊给母亲。

若说还有什么,便是碰到一对可怜的母子。那母亲虽衣衫破旧,虚弱非常,却似是读过书的;那小孩瘦瘦小小,一双眸子却被怒火烧得亮的惊人。云夫人是个善心人,便帮了他们一把,因缘际会,十数年后,才有今日一谢。

傅安歌看着程修明,不知是怀念还是怅然地舒了口气道:“和当年变了许多呢。”

当年那个凶悍的、愤怒的小狼崽,不知经历了什么才变成这个人人皆赞如茂林修竹的程侍郎?

雨后清风拂过林叶潇潇,程修明低头一笑:“时移世易,谁又能不变呢?”

是啊,谁又能不变呢?

人事易变,唯金石长存。

历经数百年,皇权更替,西梁的都城和傅安歌曾在游记上看到的别无二致。

城墙以赭石叠砌,石隙灌铁汁,远远望去煞气腾腾。

傅安歌一行两日前到了西梁都城,便在西梁官员的安排下住进了和光别馆,只说一路辛苦,待休整后再等西梁皇帝召见。

此时,傅安歌正和程修明一同在别馆二楼用早饭。桌上皆是西梁特有的美食,厨子的手艺相当好,只可惜两位食客的心思都不在其上。

傅安歌呷了一口茶水,轻轻放在桌上。开口道:“这梁国的皇都的热闹倒也和大晟并无多少不同。”

程修明的目光顺着傅安歌的视线,穿过窗棂看向热闹的大街上。

叫卖的摊贩,来往的男女。百姓们安居乐业,晟梁两国的和谈交易对百姓们最大的价值也不过饭后谈资。

但程修明的目光落在驿馆对面一个卖木雕首饰的中年摊贩身上,笑着开了口:“哪里的百姓都不过是百姓,西梁也好,大晟也好,并无什么不同。”又道:“便如那卖木簪的小摊,朱雀大街上就有一个,我日日上下朝都要路过。”

傅安歌轻笑。知道程修明懂了自己的意思。

自从昨日入住了驿馆,周围就没少过监视的人。不提驿馆里的上官下仆,便是那对面卖簪子的小贩,街角卖茶水的婆婆,街边流里流气的半大小子……

双双眼睛都替主人盯在他们一行身上。

不过傅安歌倒也不担心,意料之中罢了,便是西梁使团在大晟都城也是不差多少的待遇。

只是……傅安歌摩挲着手上青瓷杯的暗纹,敛眸思索,西梁皇帝——她血缘上的表舅父——迟迟不召见他们是何缘由。

大晟使团此次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接沁玉公主平安到大晟,这是早已定好的事情。两国和谈已成定局,双方都需要休养生息。只是,也不得不担心,迟则生变。

辰时刚过,傅安歌便迎来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客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