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安歌突然有些紧张,深吸一口气取出夹层中玲珑小巧的匣子打开,霎时间清香扑面而来,傅安歌难以抑制的面露喜色,知道就是它了。
随即将匣子小心翼翼好好收起来,又仔仔细细将妆奁放回原位,一切皆恢复原状,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木约仍守在门口,看见傅安歌出来连忙上前。身为下属她本分地并没有开口询问傅安歌什么,只看傅安歌眼中难掩的一丝喜色就明白今夜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你们 ……”傅安歌本想让木约走他们的暗线尽快将东西送到萧承川手上,但刚要开口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时间尚且没有紧迫到需要冒这种险,还是她亲自带回去最安心。
傅安歌是第二日傍晚才出宫的。
可谓声势浩大。
京城众人都看到太子拓跋玄并二皇子、灵月公主亲自将东晟这位女子使臣送回驿馆。
一起到来的还有梁帝丰厚的赏赐,据说是这位东晟的傅大人精通医术,在宫里恰好碰上梁帝身体不适,出手解决了陛下多年的顽疾,于是得此赏赐。无论坊间如何传闻,至少有一点他们是确定的,那就是这位傅大人绝对不要轻易惹。
但这些议论都与傅安歌无关了,定了个最近的吉日,傅安歌一行便向着大晟的方向出发。
使团走在官道上,蜿蜒如一条黑龙,比来的时候还长了一些。傅安歌这回没有骑马,而是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
“大人,差不多了。”程修明骑马在来到马车旁,低声道,
傅安歌睁开双眸,冷然道:“传令,原地扎营。”
然而意外突至,就在他们停下的瞬间,二三十名黑衣刺客自山坳松林中杀出,手中流星镖毫不犹豫直直射向傅安歌所在车架的马腿上,似乎是冲着傅安歌来的,好在驾车的护卫及时挡下。
使团护卫迅速收缩成圆阵,将两辆马车护在中间。
刺客们不要命似的往前冲,还是被他们找到了机会,一名刺客穿越过重重防守来到马车前,却并未如一开始那般攻向傅安歌,反而忽然发狠似的将全力的一刀砍向另一辆马车——沁玉公主的马车!
刺客眼见即将得手,狞笑一声,然而一刀劈下去马车尽毁,车上却毫无人影。锦缎软垫上堆着的分明是沙袋,沙粒正从刀口簌簌泻落。
刺客的笑容僵在脸上,电光石火之间,转身便欲取傅安歌性命,也算不白来一趟,却忽然闻到一丝幽香,随后失去了力气,只能以刀拄地勉强维持不委顿于地。
傅安歌看着面前的刺客倒下去,面无表情地将药囊又收回腰间。
刺客来的凶猛,败得飞快。
刚刚厮杀过的战场仍是一片混乱,傅安歌和拓跋玄站在一旁空地上,听着太子近卫检查完来报:
“除了伏诛的刺客,其余俘虏七人,已全部自尽,身上无任何特殊印记,手中兵器无任何标记。”
“原地葬了吧。”拓跋玄淡淡道。
傅安歌闻言倒是看了拓跋玄一眼,正巧与拓跋玄的眼神对上,只得道:“太子殿下果然储君气度。”
拓跋玄叹息:“到底曾经是为我大梁在战场厮杀过的男儿。”显然是不需要调查已经认定了他们的身份。
傅安歌看向不远处仍在整理的众人,道:“看来慕容铮还没放弃。”
拓跋玄勾唇一笑,带着一丝讽意:“强弩之末,秋后蚂蚱罢了。”
又转向傅安歌道,“你真的不打算留在大梁吗,在大梁做公主不比辛辛苦苦做什么秦王妃要好?你知道如今大梁大局已定,你不必担忧未来。莫非你不信任我?”
傅安歌摇头轻笑,一个“我”字刚出口,只听见远远地传来几声惊魂未定地喊声:
“傅大人,傅大人!”
傅安歌只好转头循声望去,只见一向注重礼节的李茂正快步而来,后面还跟着面色无奈的程修明。
“太子殿下,小傅大人。”李茂到了近前,仍是气喘吁吁,看到拓跋玄方才努力克制了些,以免在外人面前丢了大晟的脸面。
李茂想开口问些什么,似乎又有些顾忌拓跋玄在场,面色犹豫。
还是顾修明上前一步拱手道:“大人,李大人是担忧沁玉公主不知是否已经顺利到了柘城。”
傅安歌明白这是顾修明润色过的话,李茂分明是想质问她为何私自做出这样大胆的决定,让沁玉公主先于使团出发,若是有何闪失如何对得起陛下隆恩云云。
傅安歌面不改色,一片从容笑道:“李大人放心吧,有拓跋太子殿下手下的亲卫护送,沁玉公主此刻应当正在柘城驿馆里用午膳呢。”
李茂闻言一愣,他刚刚只听顾修明说沁玉公主早已经在傅安歌的安排下提前出发,便着急忙慌前来质问,生怕躲过刺杀却出了什么疏漏——倒不是他有多在乎沁玉公主本人,而是两国之好不容闪失——倒是对其中细节一无所知,此时不由随着傅安歌的话望向了拓跋玄。
“孤的皇妹孤自然会亲自派人护送。”拓跋玄微微颔首道。
“如此李大人可放心了?”
傅安歌又道,“我早就料到会有人执意破坏两国和谈,所以才定下这个计谋。与梁国陛下都是禀明过的,不公开此事一怕走漏风声,二也怕一旦知晓后众人心存戒备,会被刺客看出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