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覆命 > 第23章 爱恨两匆匆

第23章 爱恨两匆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浸了鲜血的钱币,洋洋洒洒,铺满了三个风水先生的后半生。

老杨在做完葛家的这一桩生意后,得到了一笔不菲的现金。

那个时候,网络还不发达,最容易被抓到的,是经过了银行的“本上钱”。

几经周折,葛家让这笔足够老杨安安稳稳地度过下半生的现金,变得“清清白白”。

就这样,老杨孑然一身,只带着钱,要寻个新地方,重新开始。

他是个坏人,又坏得不够彻底。

午夜梦回,他总是看见,王力刚趴在自己的身上,啃食自己的血肉,那血盆大口,还在喃喃自语:“你的血,是冷的……你的肉,是黑的……啊,你的心,也是黑的……”

一次又一次,辗转了不同的住店,他每天惊醒过来,后背的冷汗,总是会浸湿床单。身上粘腻的衣服,就像是王力刚在死死的趴在他的背上,只等他回头看一眼——看一眼,那张无辜惨死的脸,然后,就会在一瞬间……掐死他。

到底是害死了人,老杨寝食难安,竟让他不敢生出半分逃离的心思。

权衡利弊之下,他在莲村,找了个长久的落脚地。

在某些地方,有一些心照不宣的事情,偶尔……是不需要法律的约束的。

农村自建房,里面住的是谁,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双方之间有没有签署租房合同,这同样也不需要让外人知道。

老杨不需要任何的身份凭证、不需要向他人介绍自己曾经是谁,他只需要按时交够租房的钱,就可以在莲村,住下了。

另一方面,一个不做工的健全男人,在村里,是很容易招人闲话。索性,莲村附近,还有很多不那么正规的工厂。

一个月,两千块钱工资,这样的一份保安工作,老杨去应聘了。

他先是装模作样地讨价还价两下,在老板的咄咄逼人下,佯装老实、无奈、顺从,接着,他就正常的,得到了一份正经的工作。

同样,在这件事上,老杨也不需要出具身份凭证。

因为工厂老板不是个会乖乖遵守劳动法的本分商人。

不用帮忙交五险一金,也不用报税,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用人成本啊……

就这样,老杨在莲村,过着循规蹈矩、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

他的法律身份,没有再被使用,自然……就没人找得到他。

在吃穿不愁的前提下,老杨甚至是一个十分和蔼可亲的中年男人。

他的长相一般,但生活还算是过得去,断断续续的,也有不少差不多年纪的女人,想跟他搭伙过日子。

村里人,大部分都这样,相亲来的自由恋爱,更为常见。

尤其是龙吟的母亲,这样的对门,加上她平日里,又是个热情开朗的角色,所以也被人拜托过,来问老杨这些事。

老杨全部都没有答应。

坏事做多了,他信不过任何人,更不敢——在夜里,身边还躺着另外一个人。

谁知道,她是“她”,还是“他”呢?

左邻右舍,低头不见抬头见,龙吟自然而然的,就会跟对门的叔叔熟络起来。

一天,收废品的老头子,又在走街串巷。

在这个时间节点里的,是小龙吟。

他还在上小学,头发要剪得精气神十足、衣服得穿一整套校服,不像长大以后,喜欢走阴郁社恐风格。

总之,小龙吟就是一个特别可可爱爱的小孩子。

家里的卫生,等小龙吟有力气了,一直都是他在做。有什么杂物需要处理,他知道得一清二楚。

小龙吟踩着拖鞋,出了院门,朗声叫住老头子:“阿爷,这里有。”

老头子关了挂在车把手前的大喇叭,把破旧的三轮车停在小龙吟面前,和善的笑了笑:“诶,好。”

这屋要收废品,住对屋的老杨正好瞧见了,也就出来,问问情况。

老杨前几天收拾过家里,此时正好有东西要清理。能卖废品,比他自己一个人拖去垃圾池,要轻松多了。

两人商量完,一拍即合。老杨也搬了一堆杂物出来,堆在水泥地上,等着称重。

不同的废品,价格不一样,需要分开称。

老头子计数,是口算。

很耗时间的一个活动。

小龙吟就噔噔地跑回院子里,搬了张小板凳出来,坐在门口,乖乖地等着收钱。

老杨是在后面来的,他的东西,就放在一边等着。

一捆捆旧报纸的最上面,搭了几本用棕色布料做封皮的书,很旧,又保存得很好。小龙吟没见过这样的,小孩子的心里、满是好奇,就仰着笑脸,问老杨:“杨叔,我能看看那几本布料书吗?”

要卖废品,说明老杨也不在意这些东西了,他特别喜欢这个对门的小孩子,礼貌又懂事,就把那几本书都拿起来,放到小龙吟的大腿上,温声嘱咐:“看吧。”

老杨低头看着小龙吟认真看书的模样,看他一本正经地翻了一页又一页,好奇地问他:“小龙,你看得懂这上面的字吗?”

“懂啊。不过,有个别几个字,不认识,但能猜出来。”小龙吟点头,没舍得把头从书里抬起来,还是很礼貌地解答清楚大人的问题,“繁体字来的嘛。我看港台的动画片,都是用繁体字做字幕。”

老杨是外省人,不会说这边的话,但他知道,港城那边的语言体系,跟这里是一套的。

他手上的这几本书,都是民国时期的手抄本,确实是用繁体字写的。

他很多时候连看都看不懂的书,在现在这个时候,就是小孩子的科普读物。

生活环境的影响,还是太大了。

老杨没什么怨天尤人的负面情绪,只是单纯的想感叹一下这件事。

小龙吟看这些书,一目十行,看得特别快,让老杨不禁在想:果然,小孩子读书,没有真的在理解里面的文字,只是想看看那上面有什么有趣的插画。

等小龙吟看完书,老杨的杂物也开始称重了。

这些象征着老杨过去做风水先生的物件,就这么被埋藏在废物堆里。

那天以后,小龙吟愁眉苦脸了好长一段时间。

多亏对门的那几本书,很基础,特别合适,正好让他知道,自己身上的异样是怎么一回事。

在很小的时候,小龙吟就发现自己的眼睛异于常人。

他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却从未被人知晓。

只需要一次异样的眼光,他就知道,自己该把这个秘密藏好了。

甚至连那一次意外,也被小龙吟聪明地糊弄过去。

他的父母,都以为孩子只是眼花、看错了。后面的日子,又没再出现异常的表现,就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记得这个小插曲背后的惴惴不安。

小龙吟把这双眼睛控制得很好,最大程度上,可以做到对另一个世界熟视无睹,他从未慌张。

他带着一身的秘密,认真地过好每一天。

小龙吟一直都在很平静地生活,偶尔,他有点小苦恼。他需要把自己脑子里突然冒出来的、举一反三的小脑筋,给埋起来。

他不想碰那些道术。

直到再一天的到来,老杨彻底疯了。

那天,年关将至。

小龙吟搬了一张红色胶凳出来,放在墙根前,他站上高凳,够高了,把掉色的旧对联由上至下的撕下来。

两边都撕得差不多了,小龙吟拿扫把和垃圾铲出来扫垃圾。与此同时,小龙吟的爸爸,打了满满的一桶水,拿到院墙外。

父子俩都没有说话,各自为了这个家而努力。

小龙吟卖力地举着不断滴水的平板拖把,刷洗外墙的残余的红纸和浆糊痕。

“小龙,在忙啊。”

“嗯,杨叔好。”

“乖了乖了……”

小龙吟的父亲在院子里面洗地,听到门外有声音,扭头看了一眼,跟老杨对上视线。

两人相□□了下头,算作打招呼。

人家的父亲还在,小龙吟不会有什么事。

老杨只是心理压力太大了,想出门散散心,看见了小龙吟,又想着要跟他讲故事。

他疯了,行为没了逻辑。

小龙吟什么都“看”到了。

他从凳子上下来,先洗较低的墙面,这样一旦出事了,自己方便逃。然后他边干活,边听老杨讲话。

老杨本质上,还是一个虚伪的人,哪怕他已经疯了。

他的故事,被粉饰上了他的个人观念,美化了自己的行为,忏悔了自己的错误。

转述了这个故事。

没具体说,这是谁做的。

他的声音不大,屋里屋外,干着活,都有水声。

一个被“美容”后、依旧令人毛骨悚然的往事,只被小龙吟一个人听完了。

“杨叔,你讲故事,比榕树头的容伯还要有意思。”小龙吟懂装不懂,也不能对这件事表达想法,就夸夸他的口才。

容伯是个退休老人,他们一堆老伙计,平日里闲着没事,就会在榕树头下聚,谈天说地,偶尔听听他“讲古仔”。

老杨也只是想找人说句话而已。

他在这里,无亲无故,出门看到的第一个人是小龙吟,就对着小朋友,说了心里话。

说完,他就自顾自地走开了。

小龙吟没管他,继续干自己家里的活。

他知道老杨今晚就会死,出于同情,他答应了这位叔叔想讲故事的愿望。

他也什么都没有说,把这一切,都埋进了自己的心底。

当天晚上,小龙吟追完电视剧,正准备睡觉。

那个时候,智能手机没有普及,小学生也用不上电脑,他最大的娱乐,就是看电视。

小龙吟自己的房间里,就有一台小巧的液晶电视,还是配的两个小音箱在旁边、放声音。

龙爸、龙妈都特别爱小龙吟,怕他自己在客厅里看电视会孤单,就花了大价钱,买个小电视,让他能窝在床上看。

那块液晶屏,后面被装上了主机,成为台式电脑,到现在还能用。

小龙吟打了个哈欠,正准备关灯睡觉,忽然身后一阵阴风吹过,他在开关的倒影中,看见一只泛着青光的鬼魂,飘在自己背后。

演技,是从小就磨练出来的。

小龙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挺好的,视若无睹,跟没事人一样,照常关灯、上床,躺下睡觉。

老杨看不出来,小龙吟知道他现在是鬼了。

他还是跟白天一样,跟小龙吟絮絮叨叨地说心里话,说他自己,是怎么把自己杀死的。

他满腔怨恨,一直在不断地重复,是王轩超、赵鹏发和葛家,活活逼死他的!

怨鬼哀嚎,犹如尖刀划过玻璃面,委实是折磨常人的耳朵,呕哑嘲哳难为听。

说到最后,这只疯子鬼,居然想让小龙吟替他报仇。

小龙吟一直躺在床上,闭目养神。

他就是想睡,也睡不着,这人……这鬼,一直在他的耳边,唠唠叨叨的,谁能睡得好觉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