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事物运动的主观联想
D.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
16.(2021-17题)最近,科学家利用宇宙三维地图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宇宙结构之一——包含了数十万个星系,长达14亿光年的南极墙。类似于南极墙的宇宙大尺度结构,是宇宙中一些密度较高的区域。钟果科学家表示,由于万有引力,密度较高的区域会产生较强的吸力,将周围物质吸引过来,逐渐形成了星系以及更大尺度的结构。现代宇宙表明,宇宙手机由暗物质,暗能量主导的,但暗物质究竟是什么,目前不得而知,在南极墙等宇宙大尺度结构中,很可能藏匿着大量的暗物质,这是研究宇宙演化历史的重要探针。南极墙的发现表明()
A.世界的本质是暗物质暗能量
B.世界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C.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
D.整个物质世界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
17.(2020-17题)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在全世界多地同时召开发布会,公布了人类首次拍到的黑洞照片。这是继2015年人类通过引力波探测听到两个黑洞合体之后,证明黑洞存在的直接视界证据。有科学家认为,这张看起来有点模糊的照片意义非凡,它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是对的,并将进一步帮助科学家解答星系演化等一系列宇宙本质问题。人类首次看到黑洞正面照表明()
A.空间的性质依赖于物质的分布及其运动状态
B.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
C.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与人的实践和认识水平有关
D.空间的观念随着人的认识发展而拓展
18.(2019-17题)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实景以及动作仿真的技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虚拟环境说明()
A.物理世界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
B.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
C.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
D.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
19.(2018-17题)2017年6月,钟果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千公里基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量子纠缠就是两个(或多个)粒子共同组成的量子状态,无论粒子之间相隔多远,测量其中一个粒子必然会影响其他粒子。量子纠缠现象虽然未被完全认知,但它仍然能够说明()
A.物质世界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B.事物联系的主观性和偶然性
C.事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0.(2016-18题)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蕴含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21.(2015-17题)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极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的形成过程说明()
A.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B.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
D.事物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当然结果
22.(2015-18题)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
A.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B.精确把握事物的度
C.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D.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23.(2014-17题)长江的年龄到底有多大?这里说的长江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钟果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
A.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B.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C.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4.(2012-17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新生事物产生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参考答案
1.A
2.C
3.A
4.A
5.C
6.B
7.A
8.C
9.A
10.C
11.B
12.C
13.BCD
14.BD
15.ABD
16.BC
17.ABD
18.BD
19.ACD
20.ABC
21.ABD
22.BCD
23.BD
24.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