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落叹了口气,对她们说:“老太太病情不太好,医生说需要插管。在等家属做决定,我打电话打不通。”
3床那个女人着急的问:“前两天不是说已经好了吗?“
吴姐也说:“可不,那会都说可以出院了,我还想着你后面又得再找一家当护工呢。“
陈落说:“唉,我也没想到,前几天确实说可以转出了,就是没找到病床,暂时转不出去,她儿子还说先稳定两天,准备转回老家的医院。谁能想到怎么突然又这样了。”
吴姐说:“这儿子怎么一直不接电话啊?万一这期间出点事怎么办?如果就因为电话没打通,没及时插管,老太太过去了怎么办?“
陈落默默的又拿起电话,开始拨出。
3床病人的女儿,忧心忡忡地离开,默默地坐在椅子上发呆。
陈落知道她肯定联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因为医生前天刚跟她说,她的父亲病情有好转。
8点20了,护士又一次叫:“9床,9床!“
陈落小跑着过去。
过去一看,医生和护士都在,医生严肃地说:“到底什么情况?为什么家属还没过来?老太太情况很严重,必须马上插管。”
陈落赶忙解释:“她儿子手机打不通,估计是这几天太累了,听到老太太好了,心情一放松,就睡的比较死。”
医生说:“这个很严重,必须马上做决定。”
陈落说:“好好,我马上接着打。”
陈落可是体会到3床的女儿的心情了,她那天跟陈落说医生一个劲的找她,催她做决定,她被找了几次实在是没抗住,就给父亲插管了。这谁能抗住啊。
陈落都要被吓死了,不停的打电话,生怕耽误一分钟老太太就喘不上气过去了。
陈落回到座位上,刚准备拨电话,电话响了。正是老太太的儿子。
“陈姐,什么情况?我看有20多个你的来电未接。”
陈落赶紧把医生的原话传达给张医生。张医生在话筒那边沉默了。
过了几秒,张医生说:“我马上到。“
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半个小时后,张医生到了医院。
他直接去找了医生,跟医生聊了一会后,没有签字插管,说要考虑考虑。
他面色沉重的过来坐在了椅子上。
陈落坐在他旁边,也安安静静的,一直没说话。
张医生自己默默地坐了半个小时。
吴姐还朝陈落使眼色,意思是,他怎么还不去签字给老太太插管?
陈落装着没看见。
又过了半小时,张医生对陈落说:“陈姐,我决定不给我妈插管了。“
陈落眼睛突然就睁大了,她被吓了一跳。
周围其他人也都安静了下来,3床的女儿、吴姐马上都看向这边,估计好几个人都在偷偷听张医生说话。
看出了陈落的惊诧,张医生解释说:“我是个医生,我知道我妈的身体状况,她前年刚得脑癌,经过那么多次化疗,身体各个器官机能都已经很脆弱了,如果插管,肯定会引起器官衰竭,是挺不过去的。而且插管太痛苦了,虽然她没有意识,但去世前还要这样受罪,也没有什么生存质量。我准备马上去给她办理转院,到我所在的医院,找一个好的病房,好好照顾她,想吃什么吃什么,起码人会比较舒服。“
陈落心想,这里离你老家还要开车5个小时,按医生说的情况那么紧急,万一老人路上都没挺过去,那可怎么办。
陈落没说出口,但张医生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说:“我路上尽力照顾,无论结果如何,这就是命了。“
说完,张医生眼圈红了。
然后他起身,说:“我去联系救护车,看最快什么时候能启程。”
他走出走廊。
陈落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想,医生都是这么理智的么?
陈落非常佩服这样的人。
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理智而坚定。
即使知道病人插了管死亡的概率很大,又有几个家属能果断地决定不插管呢?那毕竟是自己的亲人。
当生命走到最后,是生命的尊严和质量重要,还是生命的延续重要?即使延续的希望微乎其微。
可能只有极少数极少数人才能做出张医生这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