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在梁祝故事里当女帝 > 第103章 朱序叛变

第103章 朱序叛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身在曹营心在汉,不知使君这颗心是否依旧是汉心?”

来人的问话令朱序一下子明白了他的身份,确认道:“你是晋人?”

来人点点头并问了一个问题,“使君是吗?”

一个即将出口的答案在舌尖绕了三绕,没有出口,朱序轻轻说了几个字,“口说无凭。”

窗户纸透出淡淡月光,没有点灯的房间昏暗到仅能看到人影。

朱序感觉到手中被塞进一个东西,细细摩挲那是一块龙纹玉佩,指尖感受到一片凸凹不平。

“安石”二字不多时映入心底,来人身份昭然若揭。

朱序低头凝视了一眼脖颈上寒光闪闪的匕首,问道:“丞相就是如此对待晋人的吗?”

“当然不是。”来人的视线长久停留在朱序脸上,面巾之下露出的眼睛直视着朱序的,“但据我观察,秦皇对使君亲厚异常,使君亦是如此。”

说完,来人挪开了手中匕首。

朱序得到自由,并没有放声大叫,整个人反而沉默不语,几乎融进房间的暗影中。

当年襄阳之战,秦军兵分四路攻打襄阳,围城一年,城中所有人抱着必死的决心地守城,朱序的母亲韩夫人甚至亲自登上城墙鼓励守军,察看战况。

见西北角城墙破损,率领家中女仆与城中成年女子百余人修筑城墙。

众志成城,上下一心,大家又一次在秦军的围攻中守住襄阳。

襄阳之战本不该败的,但是襄阳督户李伯护见秦国势大,秘密派其子到秦军那里表示愿意做秦国的内应,献城投降。

里应外合,襄阳失守。朱序被俘虏,之后他与李伯护被秦军送往长安。

结局是所有人没想到的,苻坚当众杀死了李伯护,因为他叛国不忠,反而对宁死不降的朱序极为欣赏,礼遇有加。

因此,被朱序寻到逃跑的机会,他藏在友人夏揆家中,只等着熬过秦军的搜查,逃回晋国,却不想苻晖抓了夏揆,逼问朱序下落。

朱序不忍连累好友,主动到苻晖那里自首,被押送到苻坚面前听候处置。

朱序以为他会死,当初守城时,他杀了不少秦军,如今被俘虏了,非但不投降还敢叛逃,怎么看都是死路一条。

但苻坚没有杀他,也没有追究他的叛逃,还封他为度支尚书。

因为苻坚认为朱序死战守城乃是忠贞有气节之人,为友自首,更是有情有义。

就在朱序犹豫是自杀保全气节,还是认命留在秦国时,谢安派来的人给了他另一个选择——做内应,留在秦国为晋国尽忠。

从襄阳之战到如今,朱序被俘虏已经三年多了。这期间除了第一年,谢安派人与他联系过两回,让他安心潜伏在秦国外,后面再无联系。

有时候,他甚至在想那两次联系,是他不甘心投降幻想出来的,还是真的?

有时候朱序会想,当初他因内应李伯护而战败被俘,投降的李伯护死了,不降的他却得到了李伯护渴望的荣华富贵,何其讽刺!

更讽刺的是,最恨内应的人却成为新的内应。

被晋国遗忘的两年时间里,那些被迫当内应的痛苦也随之遗忘。他就像是一枚被晋国彻底抛弃的棋子。

不得不说,相比于司马皇室的刻薄寡恩,苻坚是一位所有忠臣都梦寐以求的明君、仁君。

朱序从没有因降臣的身份受到怀疑,苻坚对他恩宠有加,时常带在身旁。

就在朱序以为他能摆脱内应宿命时,晋国来人了,此时此刻,五味杂陈,一颗心像是落在蛛网的蝴蝶,颓然振翅却始终得不到解脱。

不知沉默了多久,朱序开了口,“丞相大人想要我做什么?”

黑衣人:“秦国对晋开战的情报,越多越好。”

黑暗中,朱序脸上的神色看不清,声音沉闷带着夏季暴雨来临前的压抑,“秦晋之间不一定会开战。”

黑衣人眼神一暗,问道:“也就是说还没有这方面的情报?”

见朱序点了点头,又说道:“我想看看秦国的财政账簿。”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秦国的调兵遣将信息在财政账簿上多少能透露一些。

而朱序是度支尚书,掌管财政大权,这些瞒不过他。

等了一会儿,朱序没有说什么,黑衣人拿过被放到桌上的玉佩,立即起身离开。

黑暗的房间中,朱序待了很久,忽然想到了什么,披上外衣,急匆匆出了房门,来到刘郁离三人居住的院落。

远远只见,三人的房间还亮着灯,朱序有些诧异,立即来到刘郁离房间门口,急促的敲门声在暗夜中十分清晰。

然而,房间里却没人开门。

莫非刚才的黑衣人果真是刘郁离?朱序揣测之时,隔壁的房间嘎吱一声,房门被打开。

开门的梁山伯还未来得及说什么,朱序已然闯进屋内,环顾一周,发现白敏行穿着一袭道袍,一手拿着桃木剑,另一只手背在身后。

房间里只有两人,还有一人不在。

朱序问道:“刘筠呢?”

“他……去……茅厕了。”不知为何,白敏行的声音有些气虚。

朱序扭头看向房间门口的梁山伯,反问道:“是吗?”

梁山伯点点头,似乎怕朱序找刘郁离有事,特意解释道:“应该快回来了。”

朱序:“他去了多久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