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钱别的本事没有,就是会看人。当年黑风山下,老钱一眼就看出主上天生奇骨,必成大器,当即决定效忠明主。带着主上攻上黑风山,现如今那里已是郁离山庄的大本营。”
“我看石校尉也不是个一般人,如今的职位有点屈才。将来有机会,我必定为你引见主上。校尉一个月才赚多少钱,要是成了郁离山庄护卫队的大统领,那才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上虞郁离山庄的白掌柜听过吗?原本是个婢女,现在手下掌管着上千人,去年光奖金就拿了五千两,她的父母兄弟都跟着沾光,如今也进了豆蔻阁当差。”
“石校尉要有什么亲朋好友需要帮助,您一句话,豆蔻阁必定给你安排妥当了。”
酒后之言,石渊也不会全盘当真。直到后来他有一族人石驷前来投靠,偏此人胆小见不得血,也没办法将人放到自己名下,于是请钱掌柜帮忙,顺便试一试钱掌柜话中水分。
谁知不到一年的时间,石驷因养马养得好,被奖励白银百两,上次见面,石驷还说只要他完成扫盲任务,上面就会立马提拔他做管事,允许他把家人接进郁离山庄。
石渊:“荆州郁离山庄的石驷是我的族人。”
全是关系户,荒诞又异常合理。刘郁离能说什么,只好开言道:“你们可以进护卫队,但必须在三年内完成扫盲任务。”
本想说一年的,但考虑到这些人都是异族,有些人连汉话都说不利索,直接放宽了限制。
石渊点头应下,朝着身后的人说道:“兄弟一场,有愿意跟着的,大家以后都是郁离山庄护卫队的人了,不愿意的,我也不阻拦,拿上金叶子走人,全了兄弟情分。”
月薪两万的诱惑,没有人能抗拒,之后的招聘现场比襄阳城外的交战更火热。
马文才悬着一颗心终于闯进刺史府,然而等待他的除了横七竖八的尸体,便是空洞到惊惧的庭院。
几番周转,终于来到隔壁,却发现此地的二十多具尸体,有两具格外不同,一具是头发花白的老妇人,除却额头的大窟窿,身上无兵刃之伤。
一具是被另一具尸体紧紧抱住的无头尸,以两人服饰推断很可能是一对主仆。
仆人抱住主人,挡在敌人的剑前,却被利剑无情刺穿,连环抱着的主人也未能幸免,更在死后被人割下头颅。
老妇人的身份,马文才倒是能肯定,至于无头尸的身份,他心中隐隐有猜测却又不敢置信。
但这一地尸体中,没有刘郁离,马文才悬了半夜的心,安稳了两分。但一想到城中乱象,又怕刘郁离身受重伤,无处可去。
思来想去,以刘郁离的性格,她若是性命无碍,只会去一个地方——城门。
马文才确实没有猜错,此时刘郁离穿着石渊的盔甲,以刺史府校尉的身份带着五百精兵一路奔袭到城墙之下。
战损的衣衫,脸上的伤痕,兵器上的血渍,无不暗示这是一支刚刚经过血战的队伍。刘郁离神色坚毅,朝着驻守在登城入口的士兵,焦急说道:“我有急事见杨迟将军。”
驻守的士兵见刘郁离眼生,心生警惕,此时石渊上前一步说道:“小孙,好久不见啊!”
小孙一见石渊心中警惕尽消,问道:“这是新来的?刺史府发生什么事?杨将军怎么还没到?”
石渊:“小孙,这些事哪是我们底下人该问的?”
闻言,小孙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他不是不知道,只是太担心了,没忍住就一股脑问出来了。
如今被石渊一提醒,焦急忙慌道:“那你们赶紧登城向杨迟将军汇报。”
此时,城下晋军凶猛的攻击再次袭来,高墙上传来杨迟声嘶力竭的喊叫,“投石机,放!”
不远处另一个宽达数米的登城楼梯站着几十士兵,他们正在将从城墙上垂下的麻绳拴在竹筐上,而竹筐里全是大石,手腕粗的麻绳收紧,竹筐升空,源源不断的巨石被运上城墙。
之后,便是巨石坠地的巨大声响,伴随着撕心裂肺的哀号,混着无数火箭成为襄阳之夜的背景。
被士兵层层把守的登城通道终于顺畅,刘郁离与石渊相视一眼,没有犹豫,直接带着十几人走上楼梯。
不是他们不想将五百精兵全部带上来,而是以他们的身份,带太多人会引发秦军戒备。
杨迟看到石渊,惊疑道:“怎么是你?”
“城中有人刻意制造混乱,司马杨建领兵出击。不料这是敌人的声东击西之计,他走后,有上千人夜袭刺史府。”石渊边走边说,一副心急火燎的模样。
一听刺史府遇袭,杨迟整颗心被吊起,“叔父,怎么样了?”往后一瞥,只见到十多位伤痕累累的小兵,心生不妙。
“使君没事,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石渊话是这么说,却一边朝杨迟使眼色,暗示杨安出了问题,但为了稳定军心,此事绝不能暴露。
不妙的预感被证实,杨迟有一瞬的心惊胆战,但到底不是一般人很快恢复镇定。
就在此时,刘郁离从石渊身后走出,弯着腰,双手捧着一个木盒,举过头顶,低着头,朝杨建说道:“使君,手刃刺客,大获全胜。现命我等将刺客人头悬于城墙之上,威慑敌军。”
杨迟没有迟疑,上前两步,打开锦盒,正对上一双死不瞑目的眼睛,熟悉的脸如同一记闷棍敲得他心神欲裂。
张口便要叫,腹部却骤然剧痛,当即失声。
城墙之上又一轮箭雨射出,杨迟却听不到任何声音,世界在他眼眸中迅速褪去色彩,只剩下黑色的箭雨,白色的火光,朝他袭来。
转瞬间,无边黑暗彻底吞噬杨迟,只见他身子一歪,倒在地上。
这一幕,落在城墙上众士卒眼里,宛若冷水滴进油锅,炸开了花,漫天火色与无边箭雨同时凝滞,时间仿佛停滞。
直到一道狠厉的声音打破禁锢,“杨迟已死,还不速速投降!”
刘郁离左手托住锦盒,右手一掏,朝着人群,将人头高高举起。“主帅杨安授首,投降者不杀!”
在众人眼中被举起的人头,宛若一轮黑日,升起在襄阳城墙之上,刻进众士兵眼眸,桎梏了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