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敏有气撒不出,恨铁不成钢的瞪着女儿,扭头吩咐安寿:“姑娘屋里的茶水以后要用小暖炉一直温着,不能凉。”
“是。”
安寿送杜敏离开。
杜敏停在门边,皱着眉道:“什么味道?”
随琅双手紧紧抓着被褥,面上无半点异样:“隔壁的菜香味。经常这样,隔壁一做点味道大的菜,味道就会飘来我院子里。”
杜敏没怀疑,只皱了下眉就走了。
尤泾回来的时候就看到院子里多了一个猪蹄,一个啃完的猪蹄。
随琅紧张的听着对面的动静,听着越来越近的脚步声,随琅率先出声:“先生!”
尤泾望了眼地上的猪蹄骨:“嗯?”
“先生不好意思,我吃完猪蹄后就忘记收拾了,然后那猪蹄骨就被我的狸奴叼到了墙头,然后猪蹄骨就掉到了先生的院子里。”
尤泾意外的抬眉:“你是说,你养的那只叫霞娘的狸奴把你啃完的猪蹄骨抬到了我的院子里?”
随琅声音小小的:“是抬到墙头。还有,我养的狸奴改名字了,不叫霞娘了,叫市蜃。”
尤泾抱臂靠着墙:“要不把你的狸奴叫过来,把猪蹄骨抬回去,省的它惦记。”
随琅:“......它出去玩了,要很晚很晚才回来,有时候可能要好几天才会回来。”
“那还挺不巧。”
“嗯。”
尤泾动手把猪蹄骨扔出去,回来时,看到地上躺了一锭银子。
尤泾捡起银子,问隔壁的人:“你银子也被猫抬来我这边了?”
“......不是,你给我买了很多东西,我却什么都没有给你买,那锭银子是我的回礼。”
尤泾眉眼冷了下来:“还有这么好的事?”
话说完,门口传来敲门声,是郭乾。
郭乾母亲是个信佛的,儿子在赌坊做事她一直放心不下,所以只要儿子一有时间,就会拉着儿子一道去寺庙求神拜佛保平安。
郭乾母亲每次带儿子去寺庙都会捎上尤泾,郭乾来就是说这个事的。
尤泾点头应知晓了,把手里的银子抛给郭乾:“拿这钱去买点香烛。”
郭乾:“泾哥,要不了这么多?”
尤泾眉都没抬:“剩下的帮我捐给寺庙,当积福了。”
郭乾有些意外:“泾哥,你什么时候也信这个了?”
尤泾:“偶尔信一次。”
......
除了赌坊,寺庙是第二个人挤人的地方。
尤泾有些想不明白,人为什么总是不想着靠自己而是去靠一尊佛像,这香火这么旺盛,菩萨哪忙得过来。
郭母带着两人去庙里跪拜。
尤泾目光随意一瞥,顿住,又随意的移开。
长高了,也漂亮了,在诸多姑娘中出挑的紧。
随琅也看见了尤泾,人来人往,路过的人频频将视线落到尤泾脸上,窄腰宽肩加上一张俊脸,难怪引得众人暂时忘了佛祖,频频看向他。
尤泾偶尔也会回望之,若是姑娘,他嘴角就扯起不正经的笑,若是男的,则皱眉移开视线。
随琅听到娘在叫她,若无其事的收回视线。
随琅跪在蒲团上,郭乾的娘叫尤泾过来跪上,尤泾没拒绝,顺从的跪在蒲团上。
随琅和尤泾各跪在左右两边,中间隔着郭乾以及郭乾的娘。
跪拜完后,随琅拿着杜敏给的钱去捐。
郭乾也要跟他娘一起去捐钱,尤泾喊住他:“昨天给你的钱还剩多少?”
郭乾把钱拿给他看:“还有不到半两银子。”
尤泾一把抓过他手里的银子,越过郭乾去捐钱。
尤泾来的巧,刚好排在随琅后面。
尤泾身后的姑娘搭话他:“公子也是来为家人求平安的吗?”
尤泾望了眼那姑娘,笑起来:“来求佛祖让我明年讨个新媳妇的。”
排到随琅,随琅虔诚的将银子捐出,然后绕开众人走到杜敏面前。
尤泾捐好钱,走向郭乾。
郭乾纳闷的望着尤泾脸上的笑容:“怎么这么开心?”
尤泾瞥了眼前面那个不算陌生的背影,视线移到她红着的一双耳朵上,心情好的开口:“佛祖可能听到我的愿望了。”
郭乾好奇:“你许什么愿了?”
尤泾转向郭母:“郭婶,我还有事就不送你们回去了。”
郭母点点头。
尤泾绕路去了趟西街,回到家后,隔壁已经有了动静。
他走到隔墙边:“隔壁的?”
随琅软软答应:“嗯?”
尤泾算账:“今天没看到我?”
随琅抠着指甲:“看到了。”
尤泾得理不饶人:“那怎么没打招呼?”
随琅闷闷的答“你也没打。”
尤泾嗤了一声:“去寺庙干嘛?”
随琅语气软绵:“求平安。”
尤泾追问:“都给谁求了?”
随琅脸蛋通红:“都求了。”
尤泾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