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大夫人那里出来。“思雨轻声答道,不自觉地避开了他的目光。
谢北洵神色一动:“母亲找你何事?“
思雨咬了咬唇,正犹豫要如何回答,一个小厮匆匆跑来:“大少爷,老爷请您去书房议事。“
“知道了。“谢北洵应了一声,转向思雨,“我得先去祖父那里一趟。你先回去休息,我们明天再说。“
看着谢北洵远去的身影,思雨暗自松了口气。看谢北洵的神色似乎还并不知道大夫人提亲的事。但现在的她,实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北洵关切的目光。
回到自己院中,思雨取出中午写好的信,仔细再检查了一遍才派人送了出去。信中除了询问荀老是否查到什么线索,还特意提到了世子的情况,尤其是他提到归魂散的反常。
“姑娘,“小娟走进来递上一个包袱,“门外有个小厮送来的,说是世子给您的。“
世子?思雨连忙打开包袱,发现里面是一本医书,书页已经泛黄,显然颇有年头。翻开扉页,上面写着“医道辨证“四个字,字迹遒劲有力。
一张纸条从书页中滑落:
“今日所谈甚欢,此书或可一读。
——萧烨“
思雨立刻开始翻看,越看越是心惊。这本医书虽然不算稀有,但其中的批注显然出自高人之手,许多见解都颇为独到。尤其是关于毒理的部分,更是有许多她闻所未闻的见解。
用过晚饭后,思雨又迫不及待地拿起《医道辩证》开始阅读。等她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眼睛,才发现已是夜深人静,蜡烛已经燃掉了一小半。放下医书,思雨的余光又扫到了那张萧烨写的纸条——很小巧,以上好的宣纸裁成方寸大小。纸上的墨迹沉稳有力,笔画并不工正,而是连贯流畅,一气呵成。
思雨躺在床上不住地回想着今日种种。世子的试探、姑母的感伤,还有……大夫人的提亲,每一件事都像是一个谜团,等待她去解开。
一夜很快便过去,晨露未消,思雨便循着丫鬟的指引来到后花园。谢北洵已经在那里等候,一袭青衫,风姿俊朗。见她来了,微微一笑:“昨日匆匆一别,还未来得及问你在世子府的情况。“
思雨将昨日与萧烨谈医论道的经过简单说了,略去了关于归魂散的部分。谢北洵认真听着,时而为思雨分析几句。待说完世子的事,两人都有些沉默,并肩在谢府院里的墨湖边徐徐走着。
墨湖虽称为湖,但实际只是一个人工开凿的小池。冰雪消融后的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水面泛起细密的涟漪。岸边的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纤细的枝条随风轻摆,在湖面上投下摇曳的倒影。几只早归的水鸟点缀其间,时而低头啄食,时而展翅掠过水面,激起一串晶莹的水珠。
深吸了一口春色,谢北洵停步看向思雨:“昨日母亲找你说话,我已经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