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餐,卢元夏和卢全冬在街上闲逛溜达。
没有必须要去的地方,走走停停,穿过绿化道高大的古树枝干,赏赏路边花坛里的野花,听听枝叶里时隐时现、玩捉迷藏般的盛夏蝉鸣。
沐浴在夏日暖阳下,从身到心都是暖融融的。
偶尔卢元夏会顺手摘朵漂亮的野花下来,趁卢全冬不注意,偷偷别在他头上。
然后卢全冬便会毫无所察地头顶野花走一路,卢元夏跟在他身后,捂着小嘴使劲憋笑。
等卢全冬注意到四周路人看向他时的奇特目光,终于察觉过来不对劲时,卢元夏已经快把自己笑岔气了。
卢全冬把调皮的妹妹逮到身边,使劲捏她脸上的肉:“可恶的夏夏,我看你就是被我搓扁捏圆的命。”
卢元夏拉下眼皮,摇头晃脑地吐了吐小舌头。
大概半个多小时后,他们来到了一家音像店前。
音像店在一条青砖红瓦的古朴老街里,不仔细根本找不到这条街,卢全冬不用猜都知道卢元夏肯定常来。
不然以她的粗心大意,不可能连这么偏僻的街巷都找得到。
“你来过这儿吗,哥哥?”卢元夏说,“我经常来,家里电视上放的那些动画片,本来电视节目上是没有的,都是我在店里买光碟回去放的。”
卢元夏爱看一些稀奇古怪的动画片,大多是国外的,日本那边居多。
卢全冬对动画片兴趣不大,但偶尔也会被她死缠烂打地拉过去跟着看几眼,他记得种类还挺多。
有个动画片主角是个小和尚,叫什么聪明的一休还是二休来着?
噢,他记得还有一个会翻筋斗云,拿着红色棍棒的主角,叫《龙珠》;
还有《蜡笔小新》,男主是个长得有点幽默的平头小孩,叫小新,在“双叶幼稚园”读书,和他一样,都有个爱捣蛋的妹妹,叫小葵。
虽然卢元夏不叫小葵,但有时候卢全冬看着她,觉得她也挺像绘本书上画的那些向日葵的。
因为脸都很圆。
卢元夏说:“可能你不知道,这家店的老板姓邓,和我们班的音乐老师洪老师是夫妻,他们人很好的,我每次来他们都请我吃水果吃零食。”
卢元夏在班上人缘好不是一天两天,不仅很多同学和她玩得好,老师们也很喜欢她。
卢全冬习以为常。
一个眼睛总是亮晶晶,开朗又爱说爱笑的女孩子,哪个长辈见了都欢喜。
进了店,卢元夏挑了两盘新进的动画光碟。
付钱的时候,老板邓进国推了推眼镜,眯着眼笑:“元夏小朋友又来啦,旁边的是你的小伙伴吗?”
邓进国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年过四旬仍然斯文白净,不发福不谢顶,风姿不减青年,唯一缺点大概就是高度近视,老花眼提前,看人总是得把眼睛眯成一条线。
这不,他眼神又花了,对着卢全冬叫“元夏小朋友”。
卢全冬:“我是她哥。”
顿了顿,他又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强调了一下:“亲哥哥。”
“哦,是哥哥啊。”邓进国转向卢元夏,寒暄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卢元夏:“……”
她严重怀疑邓叔叔阴阳颠倒了,不仅把她哥认成了她,还把她认成了她哥。
元夏小同志只好尴尬又不失礼貌地说:“我叫卢全冬,全就是那个人字头的全,冬天的冬。”
“全东,好听,这名字好听。”邓进国随口称赞了句,问道:“平时都没见过全东来我们店,今天怎么想起和妹妹一起来了?”
“没办法。”卢全冬像个小大人一样叹了口气,“我前两天才听说邓叔叔家卖的动画片特别好看,本来打算背着我妹偷偷来的,结果被她发现,就被她一起拽过来了。”
邓进国被他这张不输卢元夏,能说又会道的嘴逗笑了,从收银台下翻出两袋玉米软糖,送给他们当零嘴。
“谢谢邓叔叔,但我和我妹在换牙齿,爸爸说了不能吃太多甜的。”
卢全冬拍掉卢元夏跃跃欲接的手,礼貌婉拒了。
卢元夏小脸上幽怨尽显,她小声嘀咕:“爸爸没说过不能吃糖,你骗人。”
两个孩子吃不吃糖对邓进国没有任何影响,他重新拿起桌上报纸,扶着眼镜看报。
卢全冬背过身去,压低嗓音瞪她:“学校教过的,陌生人的东西不能吃,拿都不要拿,你忘了?”
“可是邓叔叔不是陌生人,他是洪老师的……”
卢全冬又板着脸瞪了她一眼,卢元夏底气不足地消了音。
卢全冬大多数时候都是很惯着她的,由她打闹也由她欺负,可毕竟占了哥哥的名头,偶尔认真起来,卢元夏还是会有些敬畏的。
主要是,她哥力气确实挺大,她深有体会。
看似每次卢全冬都任由她捶,但纯粹是因为让着她,要真动起真格,卢全冬能轻松把她那小身板拎起来,怼在墙上当挂画。
男生和女生之间的身理差距,从妈妈肚子里生下来的时候就拉开了距离。
音像店一楼是卖光碟和磁带的店面,有幼儿动漫板块,也有成人娱乐板块,主要卖大城市里那些当红影星歌手的流行专辑。
二楼则是邓进国和他老婆洪玉玲的住处,平时的吃饭睡觉都在楼上解决,是节省房租,也是将工作与生活融为了一体。
夫妻俩相扶相持,共同经营着这家门面小店。
但音像店不比饭店那些容易来钱的旺铺,平时客人很少,小镇子嘛,大家都比较保守传统,只追求一个吃饱穿暖,对音像店里卖的那些娱乐性东西没什么了解,也兴致不高。
客人少,盈利自然不高,有时候一个月交完水电房租,甚至没什么盈利,纯靠着情怀在经营店面。
夫妻俩不可能光靠开店养活全家,洪玉玲还得去镇上小学当编外的音乐教师,恰好就教到了卢元夏和卢全冬的班级。
卢元夏在学校里最喜欢的气质女老师,竟然是她最常光顾的门店的老板娘,缘分神奇地连接到了一起。
音像店一楼和二楼有楼梯相通,洪玉玲似乎是听到了楼下的动静,她提着锅铲在楼梯口探出了脑袋。
见到两个熟悉孩子的面容,她喜闻乐见,赶紧下楼,邀请他俩中午留下来吃个饭。
因为身体原因,她和邓进国结婚二十年都没怀得上孩子,虽然夫妻感情仍旧很好,但总归有点遗憾。
每每看见这些面孔稚嫩的小姑娘小伙子,都会控制不住散发她的母爱本能,对他们极尽疼爱。
卢全冬本打算拒绝洪老师的午饭邀请,谁料卢元夏这个小吃货背叛了他,她馋洪老师家的好手艺,哒哒哒地就跟着跑上了楼。
“哥哥,我中午在洪老师家里吃,你自便咯!”
卢全冬:“……”
这个嘴馋丫头,他无语凝噎地抽了一下嘴角。
洪老师家的午餐很丰盛,标准的三菜一汤,土豆烧肉,炒莴笋,拌黄瓜还有莲藕排骨汤,色香味俱全。
北方人吃米饭的少,吃馍馍的多,邓进国心疼妻子烧饭辛苦,帮忙摆筷子摆碗,顺便给两个孩子的碗里一人盛了一个大白馍馍。
卢元夏啃着馍馍,感觉洪老师家好像有点不太一样了。
她观察了一会儿,终于发现了哪里不一样。
因为老师家的客厅比上次她来时多出了很多盆栽,客厅墙角摆了株嫩绿小树,沙发旁多了盆黄粉雏菊,阳台护栏上还装扮了一串又一串的碧蓝色风铃花……
明明都是些比较常见的植物,但装点在一亩三分地的室内,却能平添许多鲜艳亮色。
卢元夏嚼着口感绵腻的馍馍,脑海里逐渐积聚出一个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