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金枝破墙来 > 第58章 第 58 章

第58章 第 5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秦惊鹤拆开信,是他以往的风格,写满了几页纸。

她耐着性子读开头一张显得分外公事化的信纸,祝朗行在上面写明了几场重大战役的详细过程,再翻到下一页,便是建议秦惊鹤亲征来到前线,享受战果,战事到了这份上,大狄已落入下风,翻不出什么风浪,秦惊鹤作为登基不久的新帝,若能在大胜之际出现在战场上,政治意义无与伦比。

往前数几代皇帝当中,无一位御驾亲征过。

秦惊鹤怦然心动,她脑中盘算着此举得失,再翻到下一张,一时顿住。

通篇全是祝朗行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字里行间偶尔露出点哀怨之意,似是在控诉她这个负心人不念旧情,这厮在信上说什么有士卒得了新盔甲仍然保留着旧的,让他很是动容,秦惊鹤岂会看不出他的意有所指?

她有些哭笑不得,收起信件,沉吟了一会儿,站起身在书房踱步,片刻后,秦惊鹤叫人将几位在宫中值守的几位寺常卿以及中书令李知临跟新任御史大夫的陈敬之召来书房议事,正值科举大事,作为启元年首次取士,还是男女并取,朝廷很是重视,最近几日忙得团团转。

除去六部尚书侍郎跟全部的五监九寺官员外,秦惊鹤临时召集的这班人,已经够组成一个小朝廷了。她上任不久将中书省,尚书省及门下省重立最高长官,说来好笑,景瑞帝故意只让李敏做了一省之长,授予李敏实际意义上的唯一宰相之权,而现在三省重立,目前为止,只有中书省的李知临当上了中书令,尚书省及门下省则未定,暂时由尚书省的左右仆射与门下省的门下侍郎分担宰执职责,有传闻说,尚书省的尚书令陛下是打算留给女子的,至于门下省的侍中,倒是没做要求。

不提这些,成为中书令的李知临有了宰相之实,他上书提出种种建议,秦惊鹤一一应下,如此一来,启元时期便一改景瑞帝时期的雍肿庞大的官僚体系,废除了众多闲官,重新重视御史台,并要求基层官员每三年必须入京向李知临述职,重设考评制,基层官员除了向李知临述职,秦惊鹤还会随意抽几位召来昭阳殿书房亲自问询,掌管御史台的御史大夫陈敬之除了要监察百官,更要着重盯紧官员之间官官相护,贪墨成风的乱象,一经发现,允御史台先斩后奏,便宜行事的特权,但御史台每次动手之后须向中书令李知临及其余两省说明来龙去脉,后者有权进行质疑。

一系列举措紧锣密鼓地实行下来,对于承平日久的朝廷而言,不异于一场天翻地覆,众多官员离任,而许多受上司打压的能臣清吏成功上位,一时间政清人和,国朝有那欣欣向荣的态势。

若是在此之上,有一份御驾亲征的功绩?虽说此行完全是奔着捞名去的,但比之前几位而言,她作为新帝,好歹做了此事不是?往前线战场,使大狄臣服,同时也能安抚沦陷的三州之地百姓,以天下万民之主的权威表明朝廷对他们的关怀,修补先前朝廷无所作为导致的人心离散,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故此,李知临与陈敬之及其余几位常卿讨论过后,无一反对,毕竟陛下此行完全是捡漏去了,安全的很,大狄方面若知晓是陛下亲至,只会感念于陛下对他们的诚意与重视。

于是,这一件事便迅速地决定了。

翌日朝会,由李知临提出,陈敬之附议,九寺常卿赞同,而六部尚书也得了李知临的背书,纷纷赞同,秦惊鹤见此,从善如流地答应下来,实乃一幅君臣相宜的圣明场景。

可能整件事里唯一慌乱迷茫的只有大狄派来的使节了。

这位使节虽不明白为何来到京城还没见上那位年轻女帝呢,结果女帝便要亲往前线去了?是好是坏,他实在不安,他听人说过,这位女帝可是极为记仇的,之前他们大狄屠戮三州百姓,生灵涂炭,遍地白骨,各地筑京观,此等血海深仇,这位新上任的年轻女帝岂能轻易翻篇?

秦惊鹤等到殿试结束,这次科举圆满落幕,点了众臣一致同意的女状元男榜眼女探花,又是发榜唱名又是曲江游赏雁塔提名等等完事,足足半个月后秦惊鹤才带着惶恐不安的大狄使节自京城出发,当然也带上了自己亲点的女状元,姓王名连珠,虽出身贫寒,但才思敏捷,是个长相英气十足的姑娘,今年二十岁,王姑娘艺高人胆大,首次上朝觐见皇帝就敢大大咧咧地说她爱穿红衣爱戴珠宝,请秦惊鹤日后多多赏赐她这些,秦惊鹤甚觉有趣,一口答应下来,打心眼里喜欢这位王连珠。

据怀夕所说,王连珠出生时父母因她是女孩曾想过溺死她,好在外祖母救下了她,此后一直养在身边,自秦惊鹤开女子恩科,外祖母鼓励王连珠前往京城,王连珠背着几件衣服骑着毛驴就从穷乡僻壤里出发了,她出人意料地高中榜首后,父母带着四个弟弟千里迢迢赶到京城,王连珠理都没理,一心想着外祖母何日能抵达京城,四个弟弟懵懵懂懂跟着父母堵在秦惊鹤赐给王连珠的宅邸门口撒泼,这场闹剧到最后由爱管闲事的陈敬之收拾,王连珠父母及四个弟弟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类事秦惊鹤不会亲自插手,她身为一国之主,来插手这种事,实属小题大做,会引来许多没必要的风波。

她相信,她亲点的头位女状元,定能处理好这事。

随行士卒共计两万余众,随着她一路北上,沿途的官员个个诚惶诚恐,提前几日摆出大阵仗,劳民伤财弄出了许多事用来为秦惊鹤接风洗尘,结果人没接到,等到黄昏反倒被一位纵马而来的红衣女子骂了个狗血淋头,参与此事的全部降官一等,有人不服气想反驳,被同伴扯住提醒道:“她就是那位圣眷正浓的连珠状元。”

这人立刻闭紧嘴,乖乖挨罚。

眼前这位连珠状元可是个实打实的狠角色,连亲生父母都不认的,跟她对着干,活腻了不是?

王连珠骂完人,连日堆积的郁气散了个干净,神清气爽回到龙纛下,新纳入军队的女子士卒忙着搭营做饭,男子则负责巡防烧火,两项轮流换着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