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敢请将军欢心 > 第23章 回京

第23章 回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五日后,魏辛的军队抵达了京城。

他们离京时五千人左右,回来近七千,将士都被安置在城外。魏辛只带了两位副将进城,城门口宫里的人已在等候。

“恭喜魏将军凯旋,陛下特派臣等前来迎接。”

魏辛翻身下马,将马绳递给一边的副将,他上前一步拱手道:“竟得陛下亲派王大人来接,臣惶恐。”

王大人笑道:“欸,魏将军平乱有功,何必谦虚。”他朝皇宫的方向一拱手,“陛下忧心鄂州民情,正在等候将军,请将军随本官一同进宫。”

魏辛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说道:“自然,王大人请。”

他一跃骑上马背,两侧官兵清道,策马朝皇宫而去。

“好威风好俊俏的将军,又是哪家的公子?”“不就是之前去鄂州平乱的那位魏将军?”“哪个魏将军,北域杀两万降军英勇残酷的镇北将军?”

“是啊,还是那位昭王殿下的王妃呢!”“啊,竟然这般英俊厉害,怎会嫁给王爷为妃?”

“那位王爷之前残疾,魏将军杀孽太重犯了恶疾,成亲冲喜!”

“等会儿,那位昭王殿下是不是前几日在珠鋆轩英雄救美那个?!”“就是那位,还是头牌舞妓,听说长得貌若天仙,都迎进府了!”

“啧啧,多大的威风呢,还不是拦不住枕边人再纳新欢……”

街道两边的百姓聚在一起议论纷纷,又是将军嫁给当朝王爷,又是天潢贵胄的风流韵事,引起了大多人的好奇心,倒没人关注他刚平定鄂州叛乱的功劳。

披甲久凯旋,未赞功名身,闲言碎语名。

魏辛恍若未闻百姓间的窃窃私语,面不改色地策马前行。

御书房,皇帝坐在龙椅上,除了侍奉在侧的李公公,还有朱丞相、姚太傅和卢太尉。

魏辛一步踏进御书房,跟王大人一起跪下请安:“参见陛下!”

皇帝朗声笑道:“平身,魏将军奔波一月实在辛苦了。”

魏辛起身,恭敬道:“陛下言重了,此乃臣子本分。”他从怀里掏出一本折子双手奉上,“此乃鄂州长史跟臣一起拟定,请陛下过目。”

李公公上前接过折子然后递给皇帝,皇帝打开浏览,上面详述了平定匪乱的过程、鄂州前刺史吉昌翁所犯罪状和贪污的银两以及鄂州目前的情况。

啪的一声,皇帝将折子拍在龙案上,怒声道:“好一个吉昌翁,岂有此理!”

众人纷纷拱手:“陛下息怒。”

魏辛神色凝重,沉声禀道:“吉昌翁罪孽深重,除了贪污受贿,收刮民脂民膏,还多次抓捕童男童女施行人祭,数百孩童惨死,天怒人怨。”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你亲自前往鄂州,该有些想法,跟朕说说。”

魏辛拱手道:“臣观痛失爱子的几百户人家哀毁骨立,令人心生悲寒,鄂州百姓民怨四起,臣以为,应废除人祭的旧俗,并将人祭列为死刑写入我大周律法。”

皇帝未曾想他会提出这个看法,微微点头:“爱卿所言有理。”

一旁的太傅拱手道:“臣十分赞同魏将军的提议,上天有好生之德,天下人都是陛下的子民,如今民风开化,人祭实乃陋习。”

皇帝摸了摸胡须道:“既然太傅亦赞同,那便如魏将军所言。”

众人附和道:“陛下圣明!”

皇帝笑着点了点头,扫了一眼在场的众人,问:“那这鄂州刺史一任,可由谁来胜任?”

卢颜修自是不敢说话,魏辛作为武将也没有立场,如此皇帝的目光便落到太傅跟丞相身上。

丞相沉思一瞬,说道:“听魏将军所言,这鄂州长史似乎是个可用之人,此人在吉昌翁麾下却并未贪污,且辅助魏将军处理鄂州的事务颇为得心应手。”

皇帝沉思道:“这长史是何人?”

太傅回禀道:“鄂州柳家长子柳瀚同,十年前进士登科,臣记得当年他在一众学子乃个中翘楚,如今看此人心性坚定,为官端正,是个可用之人。”

卢颜修瞥了一眼对面两个老不死的。

柳家在鄂州算小族,柳瀚同是个软硬不吃的,昔日他多有打压,如若柳家掌管鄂州,只怕是再难插手鄂州的事。

只是现在他虽站在御书房,却不是皇帝真要听取他的意见,而是警告居多,此时若再开口,只怕惹火烧身。

皇帝想起似有这么一个人,见魏辛垂头不语,便问他:“魏将军以为如何?”

魏辛心下有觉,说道:“柳大人不骄不躁,行大于言,臣能顺利解决鄂州匪乱,多亏有柳大人相助。”

皇帝点了点头:“如此,传朕旨意,鄂州刺史一职便由柳瀚同接任,鄂州三年灾旱,减赋税一年,以慰民心。”

众人齐声道:“陛下圣明。”

事罢,皇帝吩咐道:“众位爱卿先退下吧,魏将军留下,朕还有话要问。”

其他人很快退出了御书房,魏辛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等皇帝开口。

“爱卿可知朕留下你所为何事?”

魏辛拱手道:“想来是因为昭王殿下,臣在回京的路上听说了京城近日发生的事情。”

皇帝喝了一口茶,又问:“你有何看法?”

魏辛低眉顺眼地说道:“回陛下,臣,并无看法。”

皇帝将茶杯重重地放在龙案上,厉色道:“你可知跟容歧一起隐瞒朕,乃是欺君之罪!”

魏辛当即跪下,神色似悲似怒,又隐忍不发:“陛下,臣并不知道昭王殿下的事情,臣自跟殿下成亲以后一直相敬如宾……殿下的事情很少告知臣,臣亦不敢过问”

皇帝不置可否,语气不明道:“当初你重病缠身,魏侯爷苦苦哀求,朕才赐婚你与容歧,如今你的病好了,容歧的腿也好了,这婚赐得倒值。”

魏辛忐忑道:“当初臣束手无策,去护国寺求医,主持方丈帮臣算了一卦,未成想竟有这般奇迹。主持德高望重,佛法高深,臣深感佩服。”

皇帝看他神情不似作假,怀疑由七分降至三分,漫不经心地开口道:“这也算你跟昭王的命数,只是昭王年纪不小了,膝下无子,如今身体好了,自是要生儿育女继承血脉。”

魏辛闻言一怔,虽说早已有心理准备,亲耳听到心口还是跟针扎一样,疼得鲜血淋漓。

“陛下说的在理,当初主持卜卦并未说不可以和离,如今昭王殿下跟臣各自安好,也算了解了一桩荒唐事。”

皇帝垂眸看着他神情黯淡,笑了一下:“你也知荒唐,不过朕并非这个意思,而是让容歧纳两位侧妃入府,府里有人照顾,好过他出去拈花惹草。”

魏辛神色不自然,低低叹了一声:“陛下为昭王殿下跟臣考虑颇多,只是臣现在在王府尚且无法自处,等两位侧妃入府,臣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了,还请陛下成全臣的不情之请。”

见他这般谨小慎微的悲戚模样,皇帝倒是信了他对容歧有几分情意,说道:“既要和离,朕会召昭王进宫问话。”

他对两人的婚事兴趣不大,两人不和不如说正是他想看见的,于是说道:“春猎在即,爱卿常年戍边,想来还未参加过,好好准备,让朕看看镇北将军的实力如何。”

魏辛拱手道:“臣定当竭尽全力!”

皇帝又说了两句打发他离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