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实业家 > 第4章 资金

第4章 资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亚菊在小板凳上坐下,犹豫了好一会儿,才低声说:“孙婶,我…… 我这次来,是想跟您借点钱。”

孙婶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和担忧:“亚菊,你又要借钱啊?上次借的还没还呢,你家这是又出啥事儿了?”

李亚菊眼眶一红,将工厂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孙婶,这真的是个好机会,只要能度过这难关,以后日子肯定能好起来。您就当帮帮我们一家,行不?”

孙婶皱着眉头,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亚菊,我这手头也没多少闲钱。而且你家这工厂,我也不太懂,感觉风险挺大的。我还得留着钱给自己养老呢,实在借不了你。”

李亚菊心中一阵酸涩,她强忍着泪水,挤出一丝笑容:“孙婶,我知道了,是我考虑不周到。您忙,我先走了。” 她起身,脚步虚浮地走出孙婶家。

步友国又接连去了几个亲友家,情况大同小异。在堂弟步友民家,步友民苦笑着说:“哥,我自己的生意也刚起步,到处都要投钱,实在拿不出多余的给你。” 在表舅王福生家,王福生叹了口气:“友国啊,你这工厂已经亏了这么多,再投钱进去,会不会打水漂啊?我得为自己的小家考虑。”

李亚菊这边,去了几个亲戚家,同样吃了闭门羹。她甚至去了曾经关系不错的同事家,同事委婉地表示:“亚菊,我家里的钱都有安排,实在帮不上你。”

一天下来,步友国和李亚菊一无所获。傍晚,两人疲惫地回到家,眼神中满是失落和绝望。步友国把摩托车推进院子,重重地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李亚菊走进厨房,想做点晚饭,可看着空荡荡的灶台,眼泪再也忍不住,簌簌地落了下来。

步轶丽放学回到家,看到父母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一阵刺痛。她走到父母身边,坚定地说:“爸妈,别灰心,咱们还有办法。” 可步友国和李亚菊只是茫然地看着她,此刻,他们的心中已被失败和无助填满,难以相信还有转机。

但步轶丽的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没有丝毫气馁。她知道,实在不行,还可以通过银行贷款。

步轶丽来到工厂,站在工厂那散发着陈旧气息的文件柜前,深吸一口气,双手稳稳地拉开柜门。刹那间,一股混合着纸张霉变和灰尘的味道扑面而来,呛得她忍不住咳嗽了几声。柜里的文件堆积如山,杂乱无章地叠在一起。她小心翼翼地将文件一份份抽出来,摆在满是划痕的办公桌上。

最先拿起的是工厂的营业执照,短短时间,因为保存不得当,纸张已经泛黄了,就像被岁月烤焦的落叶,边缘卷曲、破损,上面的字迹都有些模糊不清了。

轻抚着这张执照,步轶丽仿佛看到了父母之前决心创业时的热血与憧憬。再看财务报表,数字密密麻麻,详细地呈现着工厂过去几年的收入、支出、盈利与亏损,它们见证了工厂的兴衰起伏。

此外,步轶丽还翻出了产品的生产数量记录、质量检测报告、销售合同等,这些资料承载着工厂曾经的经营轨迹。她拿起抹布,轻轻擦拭着每一份资料,仿佛要擦掉岁月的尘埃,唤醒工厂的生机。随后,她按照类别将资料分类整理,整齐地放进文件袋。

紧接着,步轶丽坐在桌案之前,开始撰写贷款申请报告。电车间里的设备老化严重,时常发出嘎吱嘎吱的怪声,生产出的玻璃产品质量时好时坏;市场份额也在竞争对手的挤压下逐渐缩小,曾经熟悉的客户如今也越来越少。

但一提到与教授合作引入新工艺,她的眼睛就闪烁着光芒,笔下的文字也充满激情。她详细描述着新工艺能带来的巨大潜力。未来生产出的玻璃不仅质量更上乘,还能具备隔音、隔热等多种实用功能,新的生产工艺能精准控制原材料投放,减少浪费,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凭借优质产品和合理价格,工厂定能在市场中重新站稳脚跟,甚至脱颖而出。为了让报告更具说服力,她将教授对工厂改造条件的评估报告以及双方的合作意向书附在后面。

为了提高贷款申请的成功率,步轶丽决定多了解银行政策,她一家一家银行走访,了解各家银行的贷款政策和要求。她发现,有的银行看重企业经营的稳定性,格外关注企业过往几年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有的银行则更青睐有创新项目的企业,注重行业发展潜力和项目技术含量。经过一番筛选,她选定了当地一家商业银行、一家对小企业的关注度比较大的本地银行,和以及一家在融资方面口碑不错的民间股份制银行作为申请对象。

准备妥当后,步轶丽带着整理好的资料和申请报告,前往当地商业银行。银行营业大厅宽敞明亮,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往来的客户络绎不绝。步轶丽穿着朴素但整洁的衣服,走向咨询台,询问工作人员:“您好,请问信贷经理的办公室在哪里?” 得到指引后,她深吸一口气,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走向信贷经理办公室。

轻轻敲门得到应允后,步轶丽推开门。信贷经理是一位中年男子,西装笔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正坐在办公桌前审阅文件。看到步轶丽进来,他微微起身,微笑着示意她坐下。步轶丽将资料放在桌上,定了定神,开始介绍工厂的情况和贷款用途。

她的声音清脆但略带紧张,有条不紊地讲述着工厂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规划。信贷经理一边认真翻阅资料,一边提问:“工厂过去盈利情况为何不理想?引入新工艺后预计投资回报率是多少?贷款还款计划怎么制定?” 步轶丽提前做了充分准备,对这些问题对答如流。信贷经理对她的专业和认真表示赞赏,不过也告知贷款审批需要时间,银行会严格审查工厂的信用记录、还款能力等。步轶丽留下联系方式后,离开了银行。

从商业银行出来,步轶丽马不停蹄地前往那家关注小企业的本地银行。这家银行的办公环境简洁朴素,墙上挂着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标语和政策宣传海报。步轶丽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被带到负责小企业贷款业务的专员面前。

专员是一位年轻女士,笑容热情。步轶丽再次详细介绍工厂情况和贷款缘由。专员对她带来的与教授合作的资料很感兴趣,仔细询问合作细节和科研成果应用前景。步轶丽耐心解答,还分享了自己对工厂未来发展的想法。专员认真记录关键信息,表示会尽快提交申请资料审核。

与此同时,工厂内的准备工作也在同步推进。步轶丽回到工厂,和刘刚工程师来到嘈杂的车间,头顶的灯光忽明忽暗。刘刚拿着图纸,对着轰鸣的机器,大声向步轶丽介绍引入新生产线后,每个生产环节需要做出的调整,比如原材料堆放位置要重新规划,产品运输路线也得优化,还得考虑工人操作习惯和工作强度,确保他们能顺利适应新流程。

另一边,李娜经理坐在堆满资料的办公桌前,眼睛紧盯着业内最新报纸,寻找商机。她还亲自走访当地建材市场和玻璃制品经销商,与店主们交谈,了解市场对玻璃产品的需求趋势和客户反馈,为产品市场推广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策略。

等待银行审批的日子里,步轶丽一家的心情犹如暴风雨中的小船,飘摇不定。

步友国和李亚菊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满心都是心疼。步友国常常坐在院子里,望着远方,默默叹气;李亚菊则在厨房做饭时,常常走神,锅里的菜差点烧糊。

他们既为女儿的坚强骄傲,又害怕贷款申请失败,让女儿遭受打击。而步轶丽始终坚信能找到出路,一边兼顾学业,一边兼顾厂里的事情,沉稳地等着银行的结果出来。

终于,当地商业银行的审批结果出来了。那天,步轶丽正在工厂办公室与刘刚商讨生产流程优化细节,厂里座机忽然响起。文员知道是银行信贷经理的电话,马上来通知步轶丽。

信贷经理告知,经过综合评估,银行认为工厂项目有潜力,但因工厂之前经营状况和负债情况,给予的贷款额度无法满足需求。步轶丽心里一阵失落,但还是强打精神,向信贷经理致谢,并询问提高贷款额度的办法。信贷经理建议提供更多资产抵押或寻找有实力的担保人。

挂了电话,步轶丽赶忙和父母商量。他们盘点家中房产,工厂现有设备等资产,发现可用于抵押的有限。接着,步轶丽开始联系当地有实力和信誉的企业主,希望他们能为工厂担保。通过朋友介绍和参加商业活动,她结识了几位企业主。然而,沟通时,许多企业主表示自己企业资金也紧张,或者担心工厂风险大,不愿承担连带责任。

关键时刻,新加入工厂的李娜帮上了大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